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36例

2013-04-01 03:24肖建军李庆华淮宗让
重庆医学 2013年15期
关键词:脓胸纤维板胸膜

张 涛,肖建军,李庆华,淮宗让

(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军第一五九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河南驻马店463000)

急性脓胸为公认的电视胸腔镜的最佳治疗时间,但部分农村患者,因健康知识缺乏及医疗条件局限,待来医院就医时,病程已大于2个月甚至更长,脓腔未见消失,脓液变稠,脓腔壁增厚,患者往往出现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提示脓胸已进入慢性期。对于慢性脓胸的胸腔镜治疗,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末即开始进行探索[1],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本院对于慢性脓胸的合适患者,均首先行电视胸腔镜探查,适合病例即选择行全电视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必要时改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36例慢性脓胸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无1例中转常规开胸,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慢性脓胸患者36例,男25,女11例;年龄4~72岁,平均40岁。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10个月。术前经胸部X线、B超及胸部CT诊断,术后胸膜病理诊断确诊,脓胸部位:左侧15例,右侧21例,均位于胸腔后、外、下方,为局限包裹性脓胸,其中合并肺不张7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1例。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或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以肺能够复张,消灭脓腔为手术效果评价标准,重点在于剥离胸膜脏层纤维板,如胸廓合并畸形塌陷者必须同时剥除壁层胸膜上的纤维板。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36例患者中完全镜下完成23例,辅助小切口完成13例(其中包括合并支气管胸膜瘘者1例,行瘘口周围清创,周围瘢痕组织松解,可吸收线直接“8”字缝合,创面术毕喷洒生物蛋白胶)。术中剥脱纤维板情况:完全剥脱29例(80.6%),未能完全剥脱7例(19.4%)。手术时间60~145 min,平均107min,术中出血量50~450mL,平均216mL。36例患者全部治愈,拔管时间6~96d,平均12d,1例患者(病史3年)术后胸腔再次感染,通过反复胸腔冲洗,3个月后治愈拔管。患者出院时胸部X线片检查:患侧肺复张良好32例(88.9%),复张不全4例(11.1%)。

2.2 脓胸病因分类 细菌性25例,结核性9例,外伤性2例。

2.3 随访 全组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均未见复发,已恢复正常生活。

3 讨 论

1962年,美国胸科协会(ATS)颁布了脓胸的3期分期标准,即渗出期脓胸(Ⅰ期)、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机化期脓胸(Ⅲ期),其目的是根据脓胸的不同阶段制订对应的治疗方案。王浩[2]认为Ⅱ、Ⅲ期即进入慢性脓胸期,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胸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于慢性脓胸的电视胸腔镜手术应用,一直存在不少争议,焦点即围绕胸膜纤维板剥脱的难度问题[3-5]。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技术积累,本院对于慢性脓胸的合适患者,均首先选择行电视胸腔镜探查,这样保证了能够给予患者最小的创伤。

3.1 电视胸腔镜适应证 本组排除了合并肺脓肿、食道瘘、肺内广泛病变,肺纤维化变、合并结核性空洞、活动性肺结核灶、支气管扩张或狭窄的慢性脓胸患者,认为以上目前尚不适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为病程在6周以上,患者健侧肺功能可耐受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肺内无广泛破坏性病变,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胸部CT胸膜纤维板与肺实质可看到界限,无明显浸润。肺部分实变不能作为手术禁忌,因为通过临床证实,很多CT提示实变的肺叶,在充分吸痰,解除胸膜纤维板束缚后,绝大多数都能够复张。少数不能完全复张患者,则可通过胸廓塌陷、纵隔移位来填补空腔。对机化初期脓胸仍可考虑手术,但对典型机化期脓胸患者则须慎重,目前暂不列为胸腔镜手术适应证[5-6]。

3.2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包括: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纠正患者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前可B超定位下行胸腔穿刺术,抽取脓液行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明确诊断并选用敏感药物。

3.3 手术过程技巧 电视胸腔镜观察孔要准确定位,本组患者采用三操作孔,首先于接近脓腔最低处胸壁切口,手指钝性分离出足够的空间以置入胸腔镜镜头及操作器械。其步骤可先用两指头自两孔对应钝性分离致互通,再于镜头观察下继续分离,打开间隔,采用吸引器结合卵圆钳以捣、刮、吸等方法来清除脓液、纤维分隔、坏死组织及脓苔,可较好解决大部分胸腔粘连问题,手术中尤其要注意肋膈角、膈上、心膈角部位的脓苔清除,防止残留死角[7]。值得注意的是:(1)一些致密粘连带内往往存在较大再生侧支血管,须注意止血彻底,防止术后出血。超声刀对于含有血管的粘连带的处理十分重要,可以减少电刀所致碳化,止血效果确切,值得推广。(2)术中解剖空间的找寻非常重要,务必找到脏层胸膜与纤维板的间隙,准确的层次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漏气。传统的胸膜纤维板剥脱包括脏层和壁层的全部剥除,但临床常导致创伤增大,术中、术后失血多,带管时间延长。通过实践认为壁层的纤维板适当保留,清除其表面脓苔,刮净肉芽即可,有利于脓腔的填充,减少创伤及失血量(包括术后创面渗出)、缩短手术时间及难度,这和相关文献[8-10]的研究一致。在脏层胸膜纤维板尽量整体大块剥离后,剥离后采用长条形分别切除,以利于自操作孔取出。对于脓腔以外的胸膜粘连区,除因引流需要,不予剥离,减少无谓的肺挫伤。术中可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预防复张后肺水肿,术后聚维酮碘及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胸腔,嘱麻醉师鼓肺,小的漏气肺表面无需处理,多可自行闭合,中等漏气可表面喷洒生物蛋白胶,对较大漏气可采用缝扎处理。对术前考虑为结核性脓胸的患者,胸腔内留置5%碳酸氢钠溶液200mL浸泡术野,也可根据情况给以胸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或者尿激酶治疗[11]。

3.4 术后处理 术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抗菌药物,对于术后证实为结核的患者及时给予正规的抗结核治疗。重视加强营养治疗,患者因病史长,往往体质差,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情况,对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胸膜腔渗出量较大,必需注意补充血容量,可间断给予清蛋白静脉滴注,但须注意输液速度,防止复张性肺水肿。术后于第一操作孔及观察孔分别留置胸腔引流管。可加用胸腔引流管负压吸引[12],以利于肺组织充分膨胀,消灭残腔。术后鼓励患者尽快进行肺功能锻炼,如咳嗽、深呼吸、憋气、吹气球等,以利于肺充分复张。

综上所述,慢性脓胸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术前充分准备,手术的方式选择,术后的恢复过程,均十分重要,电视胸腔镜治疗慢性脓胸是微创外科理念的进一步扩展,实践证明其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而逐步推广。而随着新技术的掌握及器械的改良,甚至有在单操作孔下完成手术的可能,但不否认的是,其手术要求较高,需要医生的体力和耐心、技巧等综合素质,对于开展例数较少的单位,首先可选择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仍能够减轻患者创伤。

[1]朱成楚,叶加洪,叶中瑞,等.电视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脓胸及包裹性胸腔积液[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4(4):203-204.

[2]王浩.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J].健康研究,2010,30(6):401-403.

[3]Wurnig PN,Wittmer V,Pridun NS,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for pleural empyema[J].Ann Thora Surg,2006,81(1):309-313.

[4]施伟,王浩,吴佩卿.电视胸腔镜外科治疗脓胸36例分析[J].浙江医学,2007,29(12):1317-1318.

[5]王俊.胸腔镜和纵隔镜手术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韦鸣,廖勇,黄喜峰,等.电视胸腔镜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机化初期脓胸[J].微创医学,2010,5(4):324-326.

[7]张瑛,白舒,丁国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脓胸12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14(7):616-617.

[8]谢再伦,徐业新,黄荆钟.保留壁层的纤维板剥除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2):122.

[9]杨宗夫,张祥英,范进贤,等.保留壁层纤维板的胸廓成形术治疗慢性脓胸33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20(6):373.

[10]王小雷,金澄宇,马金山.电视胸腔镜在脓胸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5(2):110-112.

[11]金明华,王伟,王传庆,等.电视胸腔镜脓胸廓清术治疗结核性脓胸[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6):524-526.

[12]周亚,封锡清,高杰,等.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10,25(2):355-356.

猜你喜欢
脓胸纤维板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2017年墨西哥纤维板进口额下降14.5%
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分析
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密度纤维板全球产能过亿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剂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