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元小说写作范式研究

2013-04-06 06:46崔永光
关键词:纳博科洛丽塔互文性

崔永光

(大连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元小说写作范式研究

崔永光

(大连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纳博科夫在文学创作中明显地折射出叙述虚构、自我意识以及文字游戏等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文体策略和写作范式。其英文小说《洛丽塔》和《微暗的火》便是具有元小说写作策略的经典文本。两部小说分别暴露出后现代文本的互文性策略和虚构的文本策略等文学创作机制,诠释着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写作范式及其文学创作意义的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元小说;互文性

元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自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就备受关注和讨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世界里,元小说如一枝独秀,在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中颠覆了传统小说形式,独树一帜,成为一种独特的写作“范式”,在文学是否已枯竭的后现代论争中发出了自己的最强音。

尽管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颇受争议,但其作品中明显地折射出叙述虚构、自我意识以及文字游戏等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文体策略和写作范式。仔细研读其小说,我们会发现纳博科夫的文本中隐含着一种元小说写作范式。在那里,作者和文本在进行着对话,读者游走于现实与虚幻之间,读者沉迷于作者的文字游戏。或许,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元小说的现实意义便“在于使人冷静地审视自我在现实中的位置,认识文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在有为与无为、真实与虚幻、瞬间与永恒间寻找平衡自我的和谐点。”[1]

一 《微暗的火》:一种暴露虚构的文体策略

作为一种文体策略和写作范式,元小说所关注的并非去揭示现实生活,而是试图揭示由话语构成的叙述文体的虚构性质。也就是说,“在对小说的创作方法本身加以评论的同时,元小说关注的不仅是记述体小说的基本结构,它们还探索小说文本之外的现实世界的虚构性。”[2]这种在叙述上暴露小说虚构的话语和文体策略直接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写作模式。

仔细梳理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观,我们不难发现,其文学观正是后现代元小说写作策略的真实写照。首先,在他看来,“好小说都是好神话。”[3]因为神话的本质属性在于幻想、虚构与魔力,这种本质属性渗透在欺骗性的叙述技巧及语言中。另外,纳博科夫还认为:“文学是创作,小说是虚构。说某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是侮辱了艺术,也侮辱了真实。”[3]纳博科夫在其小说创作过程中,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在解构和颠覆故事内容,以各种方式暗示读者故事的虚构性,让读者感觉所了解的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大文本,是语言虚构的文本,充分体现出元小说的特点。”[4]纳博科夫魔法般的话语策略和艺术世界,形成了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对话,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小说叙事结构及写作范式。

1962年出版的小说《微暗的火》因其独特的小说结构、怪异的写作形式以及复杂的艺术创作驳斥了当时美国一度出现的小说形式危机的论调。小说结构之所以独特在于全书以“前言”、“诗篇”、“评注”和“索引”四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999行诗,仅占全书十分之一,后一部分则是对长诗所做的繁琐注释,“前言”和“索引”也纯属虚构。纳博科夫是要作者、读者和文本三者之间形成对话,使其产生意义,“从而揭示小说所表现的艺术与生活之间、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张力。”[5]

首先,纳博科夫在《微暗的火》小说文本中直接引入作者。作者的闯入这一特殊的叙述手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叙述手法,把读者推进了文本创作的漩涡里,使得作者与读者合作,通过反复对照阅读,自行在头脑中建构一个虚构世界。作者现身并加以评论的策略是作者探索小说写作艺术的最直接方式。“作者用他们的批评观察打断小说叙述,公开告诉读者现有的故事只是虚构的,告诉他们故事建构中作者的思想过程,详细探讨小说写作的规则。”[2]这一叙述策略使得作者出面暴露小说创作机制的同时也赋予了读者创作的义务,“借助于语言的、艺术的和文化的传统来进行创作。”[6]可见,《微暗的火》小说文本本身所具有的创作性,揭示了后现代作品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

再者,纳博科夫在《微暗的火》中还频频使用蝴蝶、迷宫、镜子、影子等意象来隐喻小说写作。作者通过它们来表达自己对小说创作机制的关注,最终使小说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性”和“自我反省性”。元小说作家文本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它强调自己的虚构本质。小说的诗篇“微暗的火”便具有元小说的叙述策略—它是“作家对一个文本的创作和艺术批评的理性反思,它的先锋性在于对一个文本是由作家来进行自我指认的。”[7]

纳博科夫在对诗篇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又对叙述本身进行评述。作者直接表达了对文本的艺术思考和质疑,玩弄小说的性质和创作过程,使得叙述策略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迷宫式的元叙述在构筑小说幻象的同时又揭露这种幻象,是读者意识到它远不是现实生活的摹本,而只是作家编纂的故事。这种元叙述“打破了创作与批评的明显界限,使它们合并为‘阐释’和‘分解’的概念。”[8]纳博科夫这部莫名其妙的诗篇揭示了元叙述的一个革命性,即指出小说虚假性的本质。因此保持了小说作为虚构想象艺术的魅力,构成了显示生活和小说之间的巨大张力。

二 《洛丽塔》:作为后现代文本的互文性策略

《微暗的火》中的元虚构叙述策略暴露了小说本身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体现在多种层面上,导致小说文本批判功能的加强,而贯穿其批评行为始终的是文本无所不在的戏谑性。同时,仔细研读文本,读者不难发现纳博科夫小说文本的互文性策略,即文本中不乏作者的自我指涉,“从而把小说当作再现自身的世界,由此构成一种深藏的互文性。”[9]其代表作《洛丽塔》便是体现互文性策略的经典文本。纳博科夫在文本中运用充满文字游戏以及各种具有戏谑性的修辞进行叙事,从而构成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主要特征。互文性策略同样是革命性的。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固有的秩序、结构与框架,通过使用对传统小说体裁戏仿、中国式套盒及开放式结尾等技巧,“颠覆结构主义的中心关系网络,破解其二元对立系统,揭示众多文本中能指的自由嬉戏现象,进而突出意义的不确定性。”[9]总之,互文性策略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立足文本形式的解构精神,是颠覆单一与稳定,主张多元与不确定的解构策略。一言以蔽之,互文性策略是具有革命性、实验性与先锋性的后现代文本策略。

作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纳博科夫如魔法师般在其作品中玩弄各种“后现代招式”:从作者闯入叙事到自暴虚构性,从打破小说样式到文本互文指涉,以及引用、戏拟与戏仿、文字游戏等不一而足。

《洛丽塔》的出版引起了激烈的争议,各方可谓众说纷纭。避开小说道德感的争议,从其创作技巧来说,《洛丽塔》毫无疑问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开始便运用了文本互文策略。对主人公亨伯特而言,象征其生命之光的洛丽塔就是美国诗人艾伦·坡笔下的安娜贝尔。阅读其诗歌《安娜贝尔·李》,读者不难发现诗歌充满着回忆与感慨、美丽与哀伤。诗人回忆了多年前诗人和安娜贝尔一同住在夏日的海边,热烈的相爱。诗人在第二节里回忆道:我和她在孩提时/在海边的王国里/热烈的相爱/我和我的安娜贝尔·李/就连天堂的六翼天使都羡慕她和我的爱。打开《洛丽塔》第一部分中的第一章节,读者会发现文本字里行间充斥着戏拟手法。“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10]在阅读活动中,读者时常会遇到一些文字,它们似曾相识,却又别具匠心。不管是语言体裁风格,还是主题思想都有着前文本的影子。这是作者一种独特的创作机制,使得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关系,并引起读者们的思考。

纳博科夫的作品不仅明显带有别人的前文本烙印,《洛丽塔》中还弥漫着自我指涉和作者的影子。作品中有一个什么女人,英文名为Vivian Darkbloom。如果把这个名字重新组合,我们不难发现这15个字母正是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15个字母。这不仅让读者徘徊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究竟谁是真实的作者,谁是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一切都构成了意义的不确定性。细节的真实与逻辑的虚假奇特巧妙完美地结合在这部元小说中。

纳博科夫,如同一位乱世中的革命者,在文学是否已经枯竭的后现代论争中发起一场小说创作方面的革命,革新推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进程。其独特的艺术结构、复杂的文体策略、怪异的文学体裁颠覆了传统的结构主义的中心关系网络,破解了其二元对立系统,暴露虚构意识,揭示众多文本中能指的自由嬉戏现象,使其作品具有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写作特征,进而突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意义的开放性及不确定性。

[1]童燕萍.谈元小说[J].外国文学评论,1994(3):14.

[2]Waugh, Patricia. 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1984:2.

[3]纳博科夫.文学讲稿[M].申慧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1-4.

[4]汪小玲.纳博科夫小说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54.

[5]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123.

[6]胡全生.“乱花渐欲迷人眼”—谈元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1992(2):37.

[7]刘恪.先锋小说技巧讲堂[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64.

[8]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3.

[9]陈永国.互文性[J].外国文学,2003(1):75-77.

[10]纳博科夫.洛丽塔[M].主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9.

ClassNo.:I106.4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StudiesonMetafictionalWritingParadigminNabokov’sNovels

Cui Yonggu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China)

As a postmodernist master, Nabokov in his literary creation clearly exposes postmodern metafictional strategies and writing paradigm such as fiction of narration, self-consciousness and word game.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English—Lolita and Pale Fire— are the classic texts be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fictional writing strategies. Both novels respectively lay bare literary mechanism of intertextuality and fiction of narration, illustrating the writing paradigm of metafictional novels and the indeterminacy of its meaning in literary creation.

postmodernism; metafiction; intertextuality

崔永光,硕士,讲师,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1672-6758(2013)07-0075-2

I106.4

A

猜你喜欢
纳博科洛丽塔互文性
洛丽塔裙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纳博科夫:归去来兮松菊犹在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国内首次结集出版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
《洛丽塔》:薇拉必须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