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手写速记电子设备研制的可行性论证

2013-04-06 06:46张纪州
关键词:速录速记手写

张纪州

(新乡学院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中英文手写速记电子设备研制的可行性论证

张纪州

(新乡学院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为中英文手写速记电子设备的研制提供可能。其保障来源分别为市场有需求,相关技术成熟,中英文统一速记体系创设有保障,最终方案的灵活性、适用性的有机结合,这些为成功研制双语手写速记电子设备提供了可靠依据。

中英文;手写速记;电子设备;研制

将手写速记和电子设备结合起来,开发出一种能够发挥出手写速记的优势和电子设备的长处的产品,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一 市场有需求,前景广阔

需要产生动力。催生手写速记电子设备的动力源泉正是市场的需求。进入现代社会,信息时代的提法异常响亮。置身于信息化社会洪流中的人们,切身体会到信息的重要性。在第一时间记录信息,传播信息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工作内容。

1994年,速记专家、学者唐亚伟带领他的科研团队,与北京一家电子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以双手同时敲击键盘为特征的快速记录汉字信息的中文速记(录)机。这之后专门从事中文信息速记的人大大增加。速记速录区别于传统的看文稿打字的简单的打字员工作,不仅打字速度提高数倍,而且要求速记人员头脑灵敏,文字文化素养深厚,能够同声记录讲话。随着会展经济崛起,速记人员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速记(录)师的诞生。2004年国家劳动保障部与其他部委联合制订了速录师的从业规范、职业技能评定,正式宣告了这一职业、岗位的诞生。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到一般的二线城市,近几年来,速记速录公司像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一大批速记速录人员携带着专门的设备在各个会场、工作地点穿梭,成为一种新的人文景观。他们由于收入高,工作环境好,而被人称为“金领”阶层。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各样的速记速录设备层出不穷。它们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专用的速录键盘,需要和电脑连接的,一种是运用普通的电脑键盘即可,但需要用专门的软件。两种速录方式,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前者是专门的速录小键盘,双手并击,劳动强度较小,但和普通电脑键盘不兼容,需要外挂在电脑上,出行移动办公不太方便。后者不用购置专用键盘,使用普通电脑键盘即可,但双手击键劳动强度相对较大。

两类速记速录方式,都是以击打键盘为特征,和传统的普通手写记录方式大相径庭。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就目前的电子速记速录设备而言,一个人要想达到真正快速记录谈话、发言水平,是需要经过一年甚至数年不间断枯燥的训练,否则是不会真正有效果的。它的成熟期较之于传统的手写速记培训仅花费几个月是大大增加了,并且它们在使用时都会有击键噪音出现。传统的手写速记在这方面,几乎是得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不分环境场合,不受干扰,符合人的传统手写方式,应用范围广,所需材料简单,只是一支笔、一张纸。所以传统手写速记的便捷性、适用性等优点更加凸现出来。将传统手写速记的便利性和现代电子设备处理信息的迅速性相结合,开发出一种能够在其上进行手写速记的新型电子设备,可以说是速记速录从业人员的愿望,也是普通办公人员的实际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

二 相关技术成熟,研制有基础

如果仅仅预见到产品有市场潜力,但没有成熟的技术支持,对该电子设备的研制也只能限于空谈,或者是从零起步,非常艰难。但可喜的是,研制该电子设备的相关技术已经成熟,给研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多年来手机的手写信息输入逐渐为人们所习惯。人们拿出专用的手机手写笔或干脆用手指直接在手机屏幕上书写汉字,信息随后就被存入。人们尝到了信息自动处理所带来的方便快捷。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手写汉字也是他们信息输入的首选方式。针对一些不熟悉电脑键盘的人群,许多公司开发手写板来代替电脑键盘进行文字数字等输入,也有一定市场。与此相关联的是,近几年平板电脑也是大行其道,一改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一统江山的局面。平板电脑的人性化,生活化设计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国外厂商和国内厂商也都化大力气在这方面进行技术开发和竞争。这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开发信息手写输入,在手写输入的简单快捷上下功夫。不同厂商开发的手写信息输入技术都较为成熟。经过市场检验,完全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有鉴于此,完全可以将这些成熟的编码技术移植在我们将要研制的设备上。将常见的手写汉字形式转换为手写速记符号,将针对汉字的编码系统转换为对速记符号的编码,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实践上也是可以操作的。这样当我们在专用电子设备上快速书写速记符号时,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和存储的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文字。这样快速记录和传播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在手写电子屏幕上书写速记符号的速记机,其记录速度可与专用的键盘速录机相媲美。但这些手写速记机就和键盘速录机一样,是专门记录英语的。了解手写速记的人都知道,不管是英语手写速记还是汉语手写速记,或者是其他语言的手写速记,其符号系统都是以点、直线段、曲线段等符号作为基础的。既然可以做出英语手写速记专用电子设备,也必然能够做出汉语手写速记专用电子设备,同时也可以做出兼有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手写速记专用电子设备。依葫芦画瓢,“仿制”出中国自己的手写速记电子设备,也只是时间问题。当初,中国第一台键盘式中文速录机,其外观样式和工作原理也是仿效西方国家速录机的。有这样成功的仿制先例,对我们研制新的手写速记设备是不无启发的。

三 中英文统一手写速记体系创设有保障

在大多数人看来,中文手写速记和英文手写速记是记录两种语言的速记体系,是“井水不犯河水”,无法统一起来。这就像两种语言,从外观形式和实质内容是截然不同的。如果真是这样,将不得不对两种速记体系符号分别进行编码。这不仅增大了软件开发的技术处理难度,也给速记使用人员带来烦琐的记忆和操作困难。但是了解手写速记知识和历史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中文手写速记体系是借鉴西方速记体系而产生的,无论从速记符号的样式来源和设计原理以及发音规则,两者和西方国家速记尤其是英语速记是一脉相承。正如前面讲到的,其符号系统都是以点、直线段和曲线段等符号系统为基础的。长期以来中文手写速记和英文手写速记也确实各自担负自己的职责,互不干涉。但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加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走向中国。呼唤一种新的速记体系,既能记录中文,也能记录英文,这种速记意识也愈来愈强烈。许多速记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和创新,一些能进行双语记录的统一速记方案也陆续产生了,如2001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弋义、弋力合著的《中英文通用速记》和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童之侠的《汉语和英语速记》等。尽管上述这些统一速记体系相互间并不一致,优劣高低也难以比较。但这些速记方案明确给出这样的信息特征:中文速记和英文速记是可以统一在一个大的体系中。中英文统一手写速记在理论上不仅有创设的可能,在实际中也有应用的实例。所以对研制中英文手写速记电子设备而言,究竟采取哪一种双语统一速记方案,或者在现有的统一手写速记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或者抛开旧的,重新创设适合在电子设备手写屏上高速书写的新的统一体系,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本着符形简单,易写易认,编码技术难度小等原则,是能够寻找出一种较为理想的统一速记体系符号来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统一速记方案的创设是必须要由速记学者和编程专家一起来参与,一起来进行合作的。盲目认为这是职责分工,互不干涉,从而各干各的,将从一开始就影响该项电子设备的研制进程。研制小组成员必须团结一致,戮力同心,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小到一个符形的创制,大到统一方案的最后敲定,都需要研制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统一速记方案的可行性。

四 手写速记电子设备方案的多样性考虑

是像平板电脑或手机直接在屏幕上进行文字的输入还是采取更为灵活的手写输入方式,这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给了人们多样的设计方案。在屏幕上直接书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运用特制的书写笔或者直接用手指进行。但除了这种类似传统的信息输入外,这里还提出了似乎更为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案。那就是直接在纸上书写速记符号,而在书写的同时,垫衬在下面的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书写者书写的压力痕迹进行自动的存储编码,将其变为常见的文字最终保存。或者是当纸张书写完毕后放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扫描存档,扫描的同时电子设备自动进行编码处理,“翻译”成规范的中英文字体存储。当然这些电子设备也是在先前设想的设备基础上才能研制。它们使人们回到更为熟悉的纸张书写习惯,并且因为多了实际的书写纸张原稿而增强了原始谈话发言等的真实和有据可查。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机器故障而导致记录信息的失误。

这样的手写速记电子设备较之直接书写在电子屏幕上的设备自然技术难度增加,但也不是不可行的。现有的技术提供了方案实现的可能性。对于第一种设想,因为要在书写的同时进行压力痕迹的辨认和编码处理,可以适当考虑纸张的大小厚薄等特殊性,比如是否要配备专用的书写纸等。对于第二种方案,形式上给人感觉就像是在单纯的扫描,但实际上是应该在扫描的同时进行编码处理,整理成规范的文档从而得到有效保存。现在电子市场上有一种扫描笔,只要将其对准印刷的或手写的规范字体,不断移动,就能够迅速扫描,将扫描笔经过的文字和标点符号直接存入电脑,可直接对其进行文字删改等处理,而不是像处理普通的扫描文件那样费时费力。将其技术“嫁接”在我们将要研制的手写电子设备上应当也是可行的。这可能要求手写速记符号更加规范一些,为电子设备自动辨认编码提供方便。

从以上论证不难看出,中英文手写速记电子设备的研制,不仅有相关配套软件技术的支撑,也有成熟的同类硬件产品做参考,其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涌现出来的愈来愈多高素质双语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些构成了开发研制该项电子设备的强大动力源泉和成功保障。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中英文手写速记电子设备的开发研制步伐,而该项设备的最终研制成功和投入使用,相信必将进一步推动信息化社会的更快发展。

[1]唐亚伟,王正,居正修.中国速记百年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2]弋义,弋力.中英文通用速记[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童之侠.汉语和英语速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张纪州.速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

[5]John Robert Gregg.Gregg Shorthand[M].McGraw—Hill Ryerson Limited,1976.

ClassNo.:H126.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FeasibilityStudyofDevelopingShorthandWritingMachineforChinese-EnglishWriting

Zhang Jizho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Xinxiang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0,China)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at provide us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the shorthand writing machine for Chinese -English.. The facts that the relative technology to manufactured the device has been matured, the higher market demand for those devices and the developing guarantee measures provided provide us a lot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those electronic devices.

English- Chinese; shorthand; electronic devices; development

张纪州,讲师,新乡学院文学院。研究方向:中英文手写速记。

新乡学院2010年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

1672-6758(2013)07-0142-2

H126.1

A

猜你喜欢
速录速记手写
我手写我心
抓住身边事吾手写吾心
灵感速记
30小时速记3000个单词 抗遗忘®英语单词速记
30小时速记3000个单词
基于集成学习的MINIST手写数字识别
浅谈“如何上好速录第一堂课”
全面推进速录教育的策略探讨
速录教学方法浅见
基于计算机速录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