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群教授针感传导、保留、消减技法总结

2013-04-07 19:28区颖仪黄泳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针感行针医者

区颖仪,黄泳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515)

欧阳群教授通过逾50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对激发针感传导、控制并保留针感强弱的有效技法。兹将欧阳群教授之独到见解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1 针感

针感,在针灸中也称为得气,亦即针刺的感应。古人对针感反应多有所记载。《素问·针解》[1]:“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明代针灸家杨继洲认为:“若气不朝,其针为轻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者,莫与进之,必使之候。如神气既至,针自紧涩,可与依法察虚实而施之。”[2]由此可见,针感反应的指征,是医患双方同时对针刺作出的有效反应,即包括患者自觉与医者他觉两个方面。

1.1 针感的自觉指征

针刺时,患者的自觉针感,该感觉是一种深部感受,有的定位明晰,有的定位不甚明晰;其性质多为酸、胀、重、麻、触电感,其中最常见的是酸、胀两种,临床上可纯挚一种,也可见几种感受同化呈现;此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针感如抽动感、蚁行感、跳跃感、气流感、热感、凉感等。

1.2 针感的他觉指征

针感的他觉指征即医者施术时,客观观察反应出来的某些指征。《标幽赋》[2]:“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当针刺入患者穴位处,行一定手法后,医者常能感觉针下沉紧,有下坠感。或见患者局部或一定区域肌肉颤动、抽搐等不同程度肌张力增强的现象。临床运用提插捣捻搓弹留等针刺手法,均可获得针感。

1.3 针感与治疗的关系

针刺治疗时,针感的有无,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针感对于针刺治疗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标幽赋》[2]:“气速至而有效,气迟至而不治。”《针灸大成》[2]:“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这些都是强调得气重要性的一个方面。在临床治疗中,根据辨证循经远端取穴,进针行气,使其气直达病所,往往能获得较好疗效。

2 针感传导的激发

针感传导,就是针刺时,患者在针刺部位自觉有一种酸胀的针感,这种针感沿着一定方向向病所传导(多数是循经络走行传导),以推动气血,激发经气,达到治疗目的。如在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初起时,针刺同侧足三里穴。运用向上传导的手法,若有从足三里穴处循胃经上行针感传导至面部,其疗效多较为满意。促使针感传导的手法很多,欧阳群教授主要强调进针方向与捻转方向,以及必要时循法的辅助。

2.1 进针方向

进针时,针尖朝向病所方向,以 35°~45°的角度,斜刺进针,则针感易于感传。一般垂直刺入或平刺进针时,针感只在针刺局部范围,不易发生感传。

2.2 捻转技法

进针后,以一定指力持针柄,向一个方向捻转,从而激发针感传导。一般地,医者拇指向后捻针时,针感多向上传导;若拇指向前捻针,针感则向下传导。亦有个别患者与此相反,遇时需留意。

2.3 循法辅助

如得气后,针感不能到达病所,则可运用循法辅助。《针灸大成》:“指循者,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欧阳群教授运用循法时,在刺手持续捻针的同时,自然弯曲压手手指,以押手之食、中、无名指指端并拢,从针感传导末端开始,沿经脉循行方向,向所需传导的部位循经叩打。叩打时注意,每次叩打需间隔3~5 cm距离,需按传导方向循经轻叩,叩打频率控制在每秒1次,轻重程度视患者体质而宜。如针刺内关穴治疗心悸,当针感已达肘部,则从肘部沿着手厥阴心包经向心区顺序叩打,使针感传导直至心前区。

2.4 注意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针感能否获得良好传导,与多方面因素相关。

其一,与医者施针熟练程度以及取穴准确性有关。例如针刺背部各脏腑俞穴,若能取穴准确,针技熟练,针感能传导到循行所及的脏腑。如针刺肺俞针感能传肺,针刺心俞针感能传心。

其二,与患者体质有关。比较敏感的患者,针感传导出现快,范围广。《灵枢·行针第六十七》:“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熇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重阳之人”即属易兴奋型的人,其反应灵敏,针感传导良好[1]。

其三,与针刺时患者的体位有关。针刺时,使患者肌肉放松,肢体处于自然功能姿势,针感则易于传导。若针刺下肢穴位,欲令针感向上传导,则令患者平卧,下肢伸直的姿势为宜。

其四,与疾病之有无、病程之长短有关。患病之人,针感易于传导,出现也较快;而健康人则不易出现或不明显。例如,初患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针刺足三里穴时,针感即能传导至面部,随着病情好转,针感传导逐渐缓慢,个别患者接近痊愈时则难以出现感传。而久病的面神经麻痹患者,几乎无一例针感能从足三里穴传至面部。

2.5 病例介绍

患者,女,34岁,1981年6月初诊。患者失眠半年,难以入睡,容易惊醒,心烦盗汗,腰酸畏寒,全身乏力。予以针刺左侧足少阴肾经照海穴,刺手以捻转法行针约 3 min,押手沿肾经巡行方向轻叩,患者自诉针感从内踝沿肾经向上传导至头顶,复交对侧向下至对侧足内踝照海穴,留针30 min。当晚即能熟睡5 h。如法每日针刺1次,都取得同样针感,共接受3次治疗,患者睡眠基本恢复正常,1年后随访告知疗效巩固。

3 针感保留的调控

3.1 留针时针感保留技法

欲使留针时针感有所保留,可在针刺得气,引导针感气至病所后,行提插捻转等手法。每隔 10~15 min行针1次,可使留针期间持续保留针感。

3.2 出针后针感保留技法

出针后的针感保留,是指在出针后一定时间内,患者仍自觉有遗留针感。其手法具体操作为,行针得气后,用重指力捏持针柄,单方向捻针数圈,再改用轻微指力持针柄,向相反方向捻转半圈许,同时将针提起少许(主要测试是否滞针),然后迅速出针,干棉球迅速按压;这样,针刺部位便可遗留针感。出针后针感保留的程度强弱及保留时间的长短,由持针力度和捻转幅度大小而决定。凡持针力度大,捻针幅度大,针感保留就强,保留的时间亦长。最长可长达数小时。反之,则所保留的针感弱,时间短(仅几分钟)。古代采用捻针,留针以候气,亦属保留针感的手法类别。

3.3 注意事项

保留针感的程度之强弱,及保留时间之长短,对提高疗效甚为重要。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如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显著者,保留针感宜强,保留时间要长,方能达到理想的镇痛作用;对于治疗关节炎、胃脘痛等慢性病,保留针感宜轻,保留时间3~4 h即可;对于针刺治疗后要马上从事工作的患者,保留针感不宜强,保留时间也不宜长,尤其是针刺上肢的穴位,更应很好掌握,以免影响患者的工作。

3.4 病例介绍

患者,男,56岁,1979年8月初诊。患者腰部酸痛,尿不尽感,尿后带出白色黏液,肛诊前列腺增大,稍有压痛。前列腺液检查为卵磷脂小体 50%,白细胞 10~15/HP。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炎。患者曾服中西药2年,疗效不显。予以针刺治疗,取双侧次髎、血海、三阴交。针刺次髎穴时针感传到盆腔,针刺血海、三阴交时针感传导至会阴部,出针后保留针感1 h。每日针刺1次,共治疗12次,自觉症状消失,随访5年未复发,达到临床治愈。

4 针感消减的控制

4.1 针感减少技法

如果针感过强,患者感觉不适,需要将其程度减弱。未出针时,可在行针得气后,用同等指力持针,向相反方向,以同等幅度捻针,针感可逐渐减弱,然后出针。患者已出针,而欲使针感减少,可由医者以指尖轻按患者手背落零五穴片刻,针感即可获得减弱。该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上 1寸,略靠第二掌骨缘处。取落零五穴,能消减全身各部的针感,左右两穴任选一侧均起作用,但以取同侧的效果为佳。

4.2 针感消除技法

如针刺结束后,不需要保留针感,则可通过手法将遗留针感完全消除。未出针时,可在行针得气后,以同等幅度向相反捻转,再采用似持针非持针姿势,医者拇指向前和向后反复捻转片刻,针感即可消除。已出针而需要完全消除针感,则由医者按揉患者落零五穴直至针感完全消失。如个别患者以指揉不能完全消除,可用长25 mm毫针,直刺落零五穴3~5分,轻持针柄,拇指向后捻转少许,即可将针感减弱,直至针感完全消除。

4.3 注意事项

临床上,应根据不同体质和不同病情,采用针感消减法,以控制针感。当患者感觉针感过强而不舒适,甚至影响受针部位的功能活动,则应灵活运用上述技法,相应减轻或消除针感。

5 讨论

欧阳群教授认为,针感与针刺的疗效息息相关。针刺取效的关键之一在于运用恰当的手法,使针感传导至病所,针感保留相应的强度与时间。在针刺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针感消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1]:“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从临床疗效上观察所得,在针刺治疗中,能够起到良好疗效的,多是取得针感传导与保留感较好的,即是此意。

[1]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300,436.

[2]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48.

猜你喜欢
针感行针医者
头针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量效和时效参数分析
针感量表的研究现状及新量表的设计思路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黄梅挑花服饰刺绣中的针法解析
针感及其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进展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视觉针感量表在脑卒中手痉挛状态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