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脑膜转移1例

2013-04-08 02:48翟真真吴战军王春梅张丽艳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癌病头颅脑膜

翟真真,吴战军,王春梅,张丽艳

患者,女,53岁。因间断头痛、头晕、呕吐8个月,上腹痛、腹胀20 d,加重1周为主诉,于2011 ̄05 ̄20入院。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头痛、头晕,疼痛呈搏动性,以双颞侧及枕部为重,伴后颈部疼痛,头晕发作时伴视物旋转、耳鸣、恶心、呕吐,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外院多次头颅CT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先后诊断为“神经血管性头痛、抑郁症”,给予“川芎嗪”、“丹参”、“阿普唑仑”、“黛力新”、“天麻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病情仍有反复。入院前近20 d头痛明显减轻,视物旋转及耳鸣消失,但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疼痛向背部放射,伴纳差,恶心,间断呕吐胃内容物,自服“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前近1周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加重,平均每日呕吐10余次,伴周身乏力。既往颈椎病、糖尿病史4年。查体:T 36.7℃,BP 135/85 mmHg(1 mmHg=0.133 kPa)。 意识清,精神差,痛苦面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正常。剑突下、右上腹、右下腹压痛,未触及包块。颈椎压痛,颈部轻度抵抗感。右眼裂下垂,视力可,余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尿、便常规正常,AFP正常,肝肾功、血脂、血淀粉酶正常。CEA 50.54 ng/ml,血钾3.3 mmol/L,血钠 131.7 mmol/L,血氯 86.8 mmol/L,血糖 16.27 mmol/L。胃镜示:①胃癌;②胃息肉;③食管息肉。病理示:胃体小弯侧后壁低分化腺癌。头颅CT、颈、胸椎CT未见异常。胸片、腹部B超未见异常。头颅增强磁共振提示:脑内普遍性脑膜强化改变,双侧大脑半球局部脑沟内异常信号,考虑脑膜转移可能性大。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为:胃癌脑膜转移。住院12 d,自动出院,出院后3 d病死。自发病至病死共生存8月余。

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是指癌细胞由原发病灶向颅内转移,在脑膜种植,从而引起脑膜的癌性病理改变,尸检研究提示有神经症状和体征的癌症患者19%有脑膜累及。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而极易被误诊,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绝大多数为颅外恶性肿瘤转移,也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肿瘤种植播散而致。脑膜癌病原发病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肺癌或胃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素瘤等。临床上除原发病灶的表现外,主要以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肿瘤细胞还可随血管周围间隙进入脑实质表面导致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及意识障碍等。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头痛等症状常早于原发病先出现症状,故极易误诊。由于癌细胞沿脑、脊髓软膜弥漫性转移,在脑、脊髓内并无肿块,因此头颅CT或MRI检查多无异常发现,增强MRI扫描可见脑膜强化、脑积水和皮质结节,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有报道脑膜转移患者根据神经系统查体、脑脊液细胞学和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脑脊液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组合,三项指标任意一项阳性的诊断敏感性100%,三项指标同时阳性的诊断特异性100%。脑膜癌病属恶性肿瘤晚期,无有效治疗措施。一般采取常规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痛苦,主要目的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预后不佳。

本例患者主要以头痛为主要表现,出现症状后一直辗转于各家医院门诊就诊,未住院系统检查与治疗,对疾病的诊治有很大的影响。既往有颈椎病史,一直没有腹痛、胃灼热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与头痛相伴随发生,对诊断亦产生一定的干扰。患者颅内压增高,影像会诊不建议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以防形成脑疝,脑脊液未找瘤细胞对诊断有一定的影响,但脑脊液检查发现癌细胞的阳性率只有60%,3次以上脑脊液检查敏感性为85%。因此,要提高对脑膜癌病的认识,对顽固性头痛反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颅脑CT或磁共振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常见病,要警惕脑膜癌病的可能。

猜你喜欢
癌病头颅脑膜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蓝莓根癌病的发生与防治
樱桃引种过程中根癌病的发生情况调查
油菜花
嵇康·绝响
家畜的脑膜脑炎
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的MRI征象分析
脑膜癌病与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
脑膜癌病7例临床分析
会说话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