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文化建设服务龙江大水利发展

2013-04-09 03:40单晓波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3年1期
关键词:龙江水利单位

□ 单晓波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利厅及直属各单位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战略部署,为实现“以水兴业、以水丽城、以水惠民”的目标进行水利建设大发展快发展的同时,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力构建先进的思想文化体系,逐步形成具有龙江特色的水利文化,为黑龙江省水利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使文化建设更好的引导和服务于水利发展,根据厅机关年初调研计划安排,机关党委对厅属17家单位就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以听取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查看了相关的文本资料,参观部分单位文化建设的成果展,召开专题座谈讨论,组织专题问卷调查(下发收回问卷360份)等形式,对厅属各单位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和成绩有了基本的掌握,剖析了厅直单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形成了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认真总结厅直单位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先进思想文化定位发展战略,确立发展目标。厅党组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提出“以水兴业、以水丽城、以水惠民”的创新发展思想文化理念,确定以理念先进、设施完善、管理高效、科技领先、行业兴旺、环境优美等为基础发展条件,努力在2020年以前建成现代水利“五大体系”,完成“十大工程”的总体发展目标。厅直各单位按照厅党组的要求,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定位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并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水利部对我省水利工作大力支持的重大机遇,坚持在开拓中追求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打破常规和固定思维,自觉将先进的思想文化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引领干部职工不断向新的更高的目标攀登,促进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和谐水利的协调发展、齐头并进。

(二)坚持以物质文化发展为前提,拓展长远发展基础。在工作实践中,厅直各单位把构建和谐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通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确保职工人身安全,关心职工成才成长,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自觉性。各单位都积极修缮扩建办公楼、实现办公现代化。厅属国有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市场为向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龙江“大水利”建设中,全面完成国家以及省、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创造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单位的综合实力,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坚持以文化品牌为载体,塑造全方位水利形象。近年来,各单位十分注重打造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品牌文化产品,积极营造和提升水利行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厅机关每年都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进行系列活动,造势宣传水文化,营造爱水、护水、节水、亲水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以文化立人,建设学习型队伍。近年来在厅党组提出的“尊重人、服务人、提高人”的现代学习理念引导下,各单位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功能,开展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积极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高层次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制、国防、水资源,着力突出了学习内容的多元性、前瞻性。

(五)坚持以文化立形,锤炼行业精神。水利事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必须坚定进取的信念,确立明确的目标,形成和弘扬具有自身特点的水利行业精神,攻坚克难,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我省水利广大职工在大打水利攻坚战的实践中,培育了“不畏艰难、勇挑重担、敢打硬仗、无私奉献”的龙江水利行业精神,为实现龙江水利事业的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六)坚持以廉化人,打造廉政文化。廉政文化是水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廉政工作在文化层面的延伸。一直以来,厅直各单位紧密结合水利行业特点,形式多样,内容具体地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突出廉政教育和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廉政各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行业形成了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到了工程、资金、干部三安全。

(七)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文化。厅直各单位遵循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和谐文化建设,在营造和谐氛围中凝心聚力。特别是2012年以来,按照厅党组要求实施了“幸福工程”,多渠道增加职工收入,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广大职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正视厅直单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水利文化建设规划工作亟待加强。在问卷调查“目前各单位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多选题),有82%选择了缺乏文化建设规划,说明大多数职工认为各单位的文化建设的规划还比较薄弱。

实际工作也表明,各单位对文化建设规划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对本单位文化建设前瞻性、系统性、长远性研究,缺乏明确的长远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没有将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充分纳入到水利建设总体发展规划中,同时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统筹协调不够,文化建设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建议还不充分。

(二)龙江水利行业精神的大力宣扬彰显不够。问卷中有63%的职工认为龙江水利行业精神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一般和不够充分。说明各单位在弘扬龙江水利行业精神方面做的还不够。

从实际工作看,有的单位在大力宣传和弘扬我省水利行业精神上做的还不够,在水利工作的方方面面引领和激励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结合各自实际没有形成独特的理念和具有可操作性思路做法,特别是在大力宣扬发扬水利行业精神上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上很欠缺。同时作为水利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知还不够,相关建设还比较滞后。

(三)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问卷中“当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多选)有40%的认为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欠缺。目前,厅直单位的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统筹协调不够,有效组织比较欠缺,尤其是依靠广大职工共同建设水利文化建设的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四)文化建设在各单位的特色不够鲜明。问卷中有75%的人认为本单位的文化建设特色一般。目前,各单位的文化建设特色不够鲜明,主要表现:各单位的文化特色研究不够,定位不明确,单位的历史与传统中缺乏文化元素,文化的移植和对接比较薄弱,导致文化的传承、宣传不够,文化建设与工程建设的结合不够,水利工程中缺乏高品位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近年来有的大型水利工程还缺乏文化特征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气息,各单位在打造自身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上还不够,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还不多。厅直各单位多半都是成立几十年的老单位,在长期的水利建设与管理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好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但面对新形势,有的单位还缺乏文化的自觉,还缺乏文化管理的理念。

(五)水文化建设的宣传研究运用还不够。问卷中,96%的职工认为单位水文化建设的宣传投入依然不足。对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水利,研究水文化,促进水文化的教育、传播和交流还比较薄弱。有38%的职工认为文化建设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从实际工作看,各单位对水文化建设的宣传研究和运用做的不够,水文化建设的引导、示范作用比较薄弱,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比较欠缺,有的单位有的职工对水文化的认识还不够统一。近年来,随着我省水利事业的大发展,各种文化的交流更加密切,越来越成为水利事业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实际工作看,水文化建设实践的成果和经验的总结归纳还不够,对我省的水文化的发展历史、管理理念、文化科技、职工思想、水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三、加强厅直单位文化建设的思考与途径

(一)进一步明确水利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主线,以水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工程建设、制度建设、行为建设和环境建设为载体,以“以水兴业、以水富民、以水丽城”为目标,为实现我省水利建设事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支撑。

(二)立足龙江水利发展总战略,加强水利文化建设的研究与规划。适应龙江水利发展总战略和发展目标的需要,把水利文化建设纳入水利发展总体规划中,全面启动水利文化建设的研究与规划工作。要站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高度,按照厅党组确定的龙江现代水利发展“十大战略任务、五大体系和十项工程”,形成的“理念先进、设施完善、管理高效、科技领先、行业兴旺、环境优美”的现代发展战略和目标要求,积极谋划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入研究现代治水理念,科学定位文化建设,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对水利文化建设进行前瞻性研究和系统规划,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制定好实施方案。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水利文化建设合力。水利文化建设要在厅党组和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共识,加强水利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强化领导,完善组织机制,把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处室负责人配合抓,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强化管理,建立考评机制。把文化建设纳入单位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与行政、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要强化参与,建立发挥广大职工作用的工作机制。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立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职工主体作用的水利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将水利文化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向广大职工交代清楚,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上。要把文化建设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广大职工文化思想方面的聪明才智,把它体现在现代水利建设发展上,体现在工程建设中水利文化内涵的展示平台上。

(四)高度重视水利行业文化建设,充分彰显行业精神。要高度重视水利行业精神的凝聚、培育和弘扬,围绕“献身、负责、求实”的全国水利行业精神,围绕厅党组提出“三个一流”水利行业建设目标和“不畏艰险、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龙江水利行业精神,加强龙江水利行业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弘扬的力度,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全省水利行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各单位要结合各自特点,挖掘、传承和彰显本单位特色的单位文化精神,宣传文化典型。通过全省水利行业对精神文化的积极构建,营造出现代水利建设理念的文化氛围,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水利精神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水利建设的跨越发展发挥文化引领、智力支撑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载体建设,促进水利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有效传播。水利文化建设离不开有效的建设载体与活动平台,加强载体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水利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有效传播。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单位环境、工作岗位、网络通讯、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学术活动、工程建设等水利文化载体和活动平台的建设,加强规划、指导与投入。要特别重视素质教育和文化知识拓展的基地建设,为适应职工工作特点和需求,搭建更多寓教于乐的活动平台。要注意吸纳地域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推进文化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加大文化设施投入,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六)实施水利文化阵地建设计划,加快水利文化建设步伐。

━━建龙江水博馆。新建龙江水利博物馆,展示龙江水利发展的历史文化,龙江水脉的沧桑变迁,特别是建国以来龙江水利发展的辉煌成就,记载龙江水利重大历史事件、抗洪救灾、重要水利工程、重大发展阶段等,发挥水利文化宣传教育、研究交流、会展鉴赏、人才服务、咨询服务、旅游休闲的功能,提升龙江水利声望,提高水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激励我省广大水利职工积极投身现代水利建设发展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凝聚和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利建设改革发展。

━━办好《水利天地》杂志。要进一步凸现机关特点,体现水利特色,创建广大干部职工喜爱的文化品牌栏目,开展龙江水文化建设论坛活动,使之成为反映全省水利建设发展、体现水利文化特色、展现龙江水利形象的重要窗口。

━━推进网络建设。重点建好厅机关门户网站,努力建设具有时代气息、水利特色的水利网络文化,培育水利历史文化信息研讨等精品栏目,开展水利网络文化活动。加强机关网络与全省水利系统单位的网络联通,以达文化交流、资源共享。

━━开设热线。机关与各单位开设电话服务专线,加强沟通,解疑释惑,鼓励大家对全省水利工作建设提出问题,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使电话连线成为龙江水利文化宣传的渠道、沟通感情的桥梁。

━━制作精美画册。制作反映龙江水利系统工作业绩和形象的精美画册,展示现代水利建设成果。同时也可以制作明信片、台历、挂历等宣传载体,全面提升龙江水利文化的品位。

━━制作光碟。集中反映近年来龙江水利建设发展的宣传光碟,尽可能在电视媒体上播放,同时也可利用互联网,扩大龙江水利文化的宣传面。

猜你喜欢
龙江水利单位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剧《弘治私勘》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填单位 要推敲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看错单位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