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013-04-09 03:40张小强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3年1期
关键词:枯水径流水土保持

□ 张小强

一、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目前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首先是水资源利用粗放,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低。我国的总供水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与部门执行的是粗放型的,水资源利用模式浪费严重,不注重节水。我国人口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16亿,经济发展基本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持平,对水资源的需求将大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变得非常突出。其次,洪涝旱灾非常频繁。我国洪涝灾害每年几乎都会发生,城乡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水利工程不尽如人意,导致十分严重的灾害损失。我国也经常发生旱害,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次灾害为一些地区带来的损失将不断上升。再有,我国的大部分耕地中缺少有效灌溉面积,管理粗放,灌溉技术落后,对水的利用率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最后,我国相当一部分现有水利工程设计标准偏低,质量较差,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在大中型灌区中,还存在工程配套不齐的问题,工程效益低下,一些工程因此而报废。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不少方面的内容,如: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开发、配置、治理、保护、节约、水利的投资与建设、工程的运用与管理、水土保持人才的开发与使用、体制与机制、防洪除涝等。在以上诸多因素中,水土保持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我国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

(一)枯水季节易发涝灾

枯水季节水量减少是水土流失的首要后果。在严重的情况下,河道断流,水源枯竭,其后果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减少了土壤中的蓄水量,土壤总体积的30%~50%属于颗粒间的空隙,这些空隙同时也是水分在土壤里存在的空间,由于土壤被水带走,就丧失了土壤的贮水功能,也因此减少了土壤的总蓄水量,直接的后果是使径流的年内变化大大增强,使枯水季节水更少,洪水季节水更多。其次,水土流失造成水塘、梯田、水库、河流、湖泊等产生淤积,减小了蓄水容积,也相应减少了蓄水量,也同样使枯季水更少,汛期水更多。可见,水土流失是涝灾的重要成因之一。

(二)地表径流加剧,诱发洪水

枯水季节由于水土流失而使水量减少,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洪水季节来临时,由于植被的大面积破坏,使山区更易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由于植被覆盖率低,地面坡度大,导致坡面截流能力降低,暴雨发生时,表层土壤涵水能力较低,使得土壤入渗速度远远小于降雨强度,雨水来不及入渗,形成大量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汇集后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形成山洪,洪水过程历时短暂,陡涨陡落,与暴雨过程相似,倾泻而下,夹杂泥沙,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三)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

在水力侵蚀下,裸露的表层土壤,随着地表径流冲刷,大量泥沙流向江河、湖、库,造成严重的后果。首先,泥沙淤积使库容减少,水库的防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水库的使用寿命明显降低,情况严重时,还容易发生漫坝、垮坝等危险。此外,抬高了沟、渠、江、河的河床,使行洪能力遭受严重影响,致使水位上涨,洪水宣泄不畅,严重的还将危害江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黄河下游河南开封段河床高出地面8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而河床现在仍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抬高。

(四)易引发泥石流灾害

在地质结构复杂的地区,植被的破坏导致径流改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土壤结构乃至地质结构,遇到暴雨时,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极易发生,形成灾害。灾害使道路、房屋、通讯、电力等设施受到巨大破坏,同时对水库、水电站等水利设施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使河道断流,影响航运。

(五)水环境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洪水发生次数增加,水量增大,降雨径流冲刷带走表层土壤,造成水体含沙量增加,水的浊度相应增加,更重要的是,土壤中含有的残存农药、化肥以及大量的有机质随土壤一起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降低,如此恶性循环更加快了水环境的污染速度。

三、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首先要加强宏观调控。为使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现有的水土保持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从而为落实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其次要加强技术支持。构建水土保持的综合性防护措施,采取由耕作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共同作用的方式,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土能力和抗蚀能力,增加植被覆盖度,从而提高土地生产力。组织建设也是重要的一环,应大力调动各级政府可持续发展和水土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将各类开发项目统筹兼顾,组建联合体,借鉴外国的管理方法,规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行动。

猜你喜欢
枯水径流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哲理漫画
丹棱县晚熟桔橙枯水现状及防控技术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柑橘枯水研究进展
水土保持
Topmodel在布哈河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长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多重组合神经网络模型在年径流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