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南缘冲木达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2013-04-10 05:42莫济海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广东广州510800
地球 2013年8期
关键词:含矿矿床成矿

莫济海(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广东 广州,510800)

冈底斯成矿带位于喜马拉雅-西藏造山带的南部,发现了大量的斑岩型铜(金)矿床,空间上形成了斑岩铜矿带,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推进,在斑岩铜矿带的南缘发现了一系列夕卡岩型铜-金(钼)矿,形成了克鲁-冲木达矿集区。该矿集区处于西藏南部的扎囊-桑日之间,面积约1500Km2,西起克鲁、普下、温区、桑耶寺、趴把林,经劣布、双步结热、多吉、明则北、明则南、张堆沟,东至冲木达、罗母浦、趴堆等,已发现大小铜金矿床将近20处(如图1),累计估算铜金属资源量达200多万吨[1],具有远大的找矿前景。该区域的地层以中生界三叠系和白垩系为主,次为侏罗系和第三系、第四系。区内的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岩石化学以K2O/Na2O低,CaO高为特征,属钙碱性系列。冲木达铜矿床位于克鲁-冲木达矿集区内,本文通过概述冲木达铜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远景。

图1 克鲁 -冲木达矿集区区域地质简图(改自文献[1])

一、矿床地质特征

1、地层

冲木达矿区范围地层从老到新主要为:桑日群、罗布莎群及第四系。桑日群遍布全区,为本矿区的含矿地层;罗布莎群仅见于西南角,不整合于桑日群及石英二长岩体之上,第四系残坡积,冲积层覆盖面积在80%以上(如图2)。桑日群地层属上侏罗-下白垩统桑日群为一套浅海相的碎屑至化学沉积建造,轻微的区域变质作用与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迭加在一起,组成了变质岩。按岩性组合,将其划分为两部分:下部出露于矿区东部及南东部,以中厚层灰岩为主,接触变质程度浅,主要为大理岩、夕卡岩化大理岩、角岩化砂页岩;上部地层主要分布于冲木达矿区中部,以中薄层状砂页岩为主,夹多层不纯灰岩及少量基性火山岩。接触变质作用很强,原碎屑沉积岩及基性火山岩已变为长英质角岩、云母角岩和基性角岩,灰岩则变为夕卡岩及夕卡岩化大理岩。局部因交代作用不均匀成为粗粒大理岩。

图2 冲木达铜矿地质简图(改自文献[2])

2、构造

矿区内的构造主要有以下两种:

褶皱:比马组下部地层为一向北倾的单斜构造,倾向320°左右,倾角约为40°,沿走向形成规模不大的舒缓褶曲。

断裂:主要为一些小规模断裂,稍具规模的断裂共11条规模最大者长约340m,破碎带最宽达8m,沿245°方向展布,倾向北西。破碎带的局部可见角砾状含铜磁铁矿矿块及孔雀石、褐铁矿等次生矿物。矿区北部的断裂,表现为对地层和矿体的错断,断距一般为数米。

3、岩浆岩

矿区出露岩浆岩为中粗粒黑云角闪石英二长花岗岩、花岗岩脉以及少量的超基性岩脉。石英二长花岗岩呈灰白色至浅肉红色,不等粒半自形粗粒结构、似斑状结构,局部见压碎结构块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花岗岩脉,主要分布于外接触带内,少量侵入于内接触带或石英二长花岗岩岩体内。多呈细长的脉状,个别有分枝现象,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宽数十厘米至三米。小超基性岩体,呈脉状侵入于桑日群地层中,主要岩石类型为斜长辉橄岩,夹有含辉纯橄岩、纯橄岩。

二、含矿岩体特征

冲木达铜-金(钼)矿床是夕卡岩矿床,矿体赋存在桑日群比马组层纹状灰岩、微晶灰岩与似斑状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的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夕卡岩中。与成矿密切关系的岩体是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中多以钾长石为斑晶,条纹长石亦多见,多呈自形程度较高的斑状晶体,不均匀分布于岩石之中,偶见角闪石也呈斑晶出现,一般晶体大小0.6~1cm。经对冲木达含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测定得出 SiO2的变化范围为 65.32%~ 66.45%,Al2O3含量在15.77%~ 16.14%,MgO含 量 在 1.73~ 2.00%。TiO2含量在 0.48%%~ 0.53%,CaO含量在 3.16%~ 4.18%,∑ Fe2O3含量变化范围为 1.88%~ 3.99%,K2O+Na2O含量变化范围为7.22%~8.06%,总的来含矿岩体元素的含量变化范围不大[3]。

三、矿化特征

冲木达铜矿床赋存于第二火山-沉积旋回中的“层纹-条带状夕卡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总体倾向北北西,倾角20°~40°,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矿化带长度约1900 m,宽约150 m。矿区见矿化层位3个,均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主矿体断续延伸长度大于1200 m, 厚度介于4~25 m之间。矿石平均品位较富,铜品位多介于1%~8%之间,最高达20%,平均品位约2.9%。矿石中伴生的金品位一般介于0.8~3.4g/t之间, 平均为 2.3g/t,银平均为 48.3g/t。冲木达铜矿铜金属资源量估计为50×104t[4]。

夕卡岩是冲木达铜矿体的主要容矿岩石,由层纹状-条带状的石榴子石夕卡岩、石榴子石透辉石夕卡岩等组成。除夕卡岩外,还见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蚀变。

四、成矿远景分析

冈底斯带经历了洋壳俯冲-陆陆碰撞及碰撞期后的构造-岩浆热事件俯冲作用使岩浆加热,驱动地下水的热循环,溶解矿源层中成矿元素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大规模富集,同时,形成一系列弧内局限盆地和海底火山与热液活动, 为成矿元素的聚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冈底斯成矿带南部发育着十分完整的与洋壳俯冲-陆陆碰撞及碰撞起火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成矿谱系[6],冲木达铜矿床含矿岩体的形成时代为27.7±1.1Ma[2],表明冲木达矿床的形成主要与晚碰撞造山过程有关。此外,在克鲁-冲木达矿集区一个夕卡岩型铜金矿点含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92.1±0.6Ma(梁华英,未发表数据),这说明,克鲁-冲木达矿集区是多期次构造-岩浆事件形成的,不但发育与晚碰撞构造岩浆事件有关的铜金钼矿化,也可能发育与新特提斯洋壳俯冲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金钼矿化,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单单在克鲁-冲木达矿集区,就有研究者指出其铜金属资源量不少于200×104t[1]。

克鲁-冲木达矿集区内矿床的研究程度不高,这些层状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主要受控于黑云角闪花岗岩与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桑日群比马组火山-沉积岩接触带,含矿岩系主要是桑日群的麻木下组(J3-K1)、比马组(K1b)和旦师庭组(K1d)的一套深海、滨海-浅海、海陆交互相的蛇绿质硅质复理石、钙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矿化组合常为Cu+Au组合或Cu+Mo组合。克鲁铜矿为Cu+Au组合,冲木达铜矿为Cu+Mo组合。根据上述的冲木达铜矿床地质特征,推测冲木达铜矿矿区范围内可能存在有隐伏岩体,发育有较大规模的铜矿床。

王少怀, 陈自康.西藏克鲁-冲木达铜金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J]. 地质与勘探 , 2003, 30(2): 21-25.

莫济海,梁华英,喻亨祥,陈勇,孙卫东.西藏冲木达铜-金(钼)矿床黑云母角闪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J] .地球化学,2008,37(3):206-212.

莫济海.冈底斯南缘冲木达与冲江、驱龙含矿岩体对比研究[博士论文]. 2009.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王全海,王保生,李金高,等.2002.西藏冈底斯岛弧及其铜多金属矿带的基本特征与远景评估[J].地质通报,21(1):35-40.

郑有业, 王保生, 樊子珲, 张华平. 西藏冈底斯东段构造演化及铜金多金属成矿潜力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2, 21(2):55 - 60.

梁华英,喻亨祥,莫济海,等.2008.西藏冈底斯矿带成矿作用及远景分析[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27(3):289-293.

猜你喜欢
含矿矿床成矿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青海哈西哇金矿床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新疆寨北山铜矿成矿新认识及找矿预测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床含矿岩石及围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简析
西昆仑新发现盐湖型卤水硼锂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