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数学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2013-04-10 14:34胡珍妮唐凤玲
河南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数学课数学课程专业课

胡珍妮 唐凤玲

(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200)

1 前言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个专业的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肩负着为后续课程服务的重任,对其他专业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数学思维和方法广泛应用到计算机、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学等领域,因此,数学教学要按照“基础理论教学以突出应用为目的,以必须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做好数学课程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目标,有目的、有意识的改进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打好基础,突出应用,强化能力,适当延伸的目标,使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新世纪合格实用的技术型人才。

2 高等职业教育数学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现状做了深入的了解。总结出目前高等数学的教育情况大致分为下列几个方面:54%的学生认为数学数学和专业课没有关系,31%的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对理工类的专业有帮助;只有15%的学生对专业课相关的数学问题很喜欢,运用过数学知识去学习专业课的学生只有不足5%,由此,不难看出在学生的眼中,数学课成了“鸡肋”,这种局面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育情况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1 学生偏科严重

大部分都是因为数学成绩影响高考总分,所以才选择高职院校,最近这两年学生入学高考数学成绩分数普遍偏低,数学分数相应低的可怜,平均分甚至不足60分,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而对于目前流行的计算机网络、游戏、设计等专业非常感兴趣,偏科现象严重。

2.2 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差,缺乏自信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降低了招生标准,分别从高考落先生、职业高中及职业中专中进行招生,由于这些学生生源基础较差,进入高职院校后,对数学学习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弱,数学对他们来说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缺乏自信,自卑感严重,学习的自觉性逐渐下降,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考试及格而勉强学习,对数学学习的价值很迷茫,没有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没有确立学习目标,再加上没有升学压力,普遍存在能过则过的现象。

2.3 对数学这门课还处于高考的认知水平

目前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更多的还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做题为主,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不符合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大多数学生觉得枯燥难学,对数学不感兴趣,对学好数学毫无信心,加之教材偏重逻辑性、系统性,实践应用性不够,强调结构的严谨,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重视不够。

3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对数学的需要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数学知识已经渗透到包括计算机、机械制造和铁路运营等课程的各个学科领域。高职数学课程主要以讲授“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线性代数初步等知识,学习数学也是为学习电工、电子、机械制图计算机、物流、铁路运营等必备的基础课,因此,高职数学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职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数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应为这一目标服务。近几十年来,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数学知识迅速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基础,通过高职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受到了数学思维及方法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的实际问题能够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并利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加以解决,这种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高职学生能否快速适应职业的发展及岗位的变化。

4 高等职业院校数学为专业服务的措施

4.1 树立数学课教学为专业服务思想

不能把数学课作为独立的知识体系,职业教育的专业分工,决定着数学教学必须具有服务性,因此职校的数学教师要牢固树立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指导思想,应加强与专业课老师的交流,平时讲课的所涉及的举例、都应从专业课上出发,例如线性规划可以应用到生产安排上,微积分可以应用到线路的铺设问题上,线性代数可以应用到运输物流上等。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都要切实做到为专业课服务。在不破坏数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选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切实做到为专业课服务。课程安排上应注意对专业课的支持性。各专业在进行课程安排时要全面了解各专业的课程的先后顺序,把数学课安排在专业课之前,使学生先掌握数学工具和方法,以利于专业课学习。也应处理好课时数量,不要因为课时不够,而让数学成为其他课程的牺牲品。

4.2 根据专业类别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的选取和编著

数学课程内容应针对不同的专业,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应是具有基础课与专业课重组的课程结构,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例如对机电专业,应注重“三角函数”内容,对财会专业,应加强“概率”有关知识学习,重点掌握统计初步,对管理专业应加强线性代数的讲解。目前使用的高职数学虽然版本繁多,但是没有针对相关专业的专业数学,充其量进行了一些压缩和例题的改编。使那些学习过高等数学的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很难也很少应用高等数学去理解、描述与处理实际问题,这反映出传统教学的弊病。这就要求学校应鼓励老师参与教材的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应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专业的数学教材。

4.3 注重心理指导,创设良好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职校学生刚入校时,学习环境的变化,学生往往急于了解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就业前景,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使他们以短浅的眼光看待知识的学习,数学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强调数学与高考的区别,使学生获得学习专业知识就必需所掌握数学知识,给学习专业课带来方便,从方法上拉近与专业课的距离,这就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否则对今后的学习带来影响。

4.4 提高职校数学课的教学效率

传统的数学教学为黑板、粉笔加教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枯燥的方法难以适合数学教学的改革,在高职数学课上,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数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的抽象的概念、定理等通过图表、图像、动画等多媒体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解决了课堂信息量不大的问题,使教学过程灵活多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介绍数学软件,结合专业课设立数学建模案例,增强数学的实用性传统的数学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运算能力和运算技巧的培养。而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业以后不会要求他们用严密的逻辑来证明一个纯数学问题或公式。数学是他们从事专业工作的工具,学数学主要是为了用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这种人才规格决定了使用数学工具的重要性。

5 小结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地将新的思想和新的手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的各种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韩国涛,金燕,李贺江.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报学报,2004,6(2):57-58.

[2]葛世斌.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6):85-86.

[3]李文静,路允芳.高等职业院校数学教育教学及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10,(9):167-169.

[4]贺小萍.论高职学院学生的数学行为现状及解决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2):144-145.

[5]詹玉.职业院校经济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模式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5):109-111.

[6]杨俊平.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29-30.

[7]王亭.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5):109-110.

[8]雷兴辉.以数学文化引领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2,(12):252-253.

猜你喜欢
数学课数学课程专业课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网红”数学课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