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的路径选择

2013-04-10 16:46张书林
实事求是 2013年1期
关键词:领导力建设文化

张书林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 山东济南 250021)

大力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关系文化建设全局的问题。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努力锻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能力素养。

一、大力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而言,着力提升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就必须自觉地坚持以十八大作出的布局结构为指导。为此,必须切实理清以下问题:

1.理清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里,实际上阐释了文化对以下角色的担当。其一,文化承载历史与传统,是历史与现实交流对话的基本平台,割断了文化血脉也就等于割断了历史;其二,文化是民族气质和精气神的集中展示,是一个民族整体精神风貌的标签;其三,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旗帜引领,展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其四,文化生产力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其五,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复合性功能,这种复合性功能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将越来越得到强化。

2.理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及道路选择的若干问题。其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发展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历史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在符合国情、回应传统、映照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创新与创造。其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二为”方向,牢牢把握文化建设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其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文艺发展百花争艳、使学术研究畅所欲言。其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三贴近”的文化发展原则,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过程中,充分展示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导向性。其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建设“三个面向、三种属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当下性与长远性、精英性与大众性有机融合的发展目标,是文化建设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体现。

3.理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设计。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着力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就必须紧紧抓住十八大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设计。其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炼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据此提出了“倡导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要求。其二,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主要抓手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其三,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重点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其四,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二、大力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必须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

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提升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就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理性认知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价值性,自觉地将文化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把握和推进,将物质家园建设与精神家园建设统一于科学发展的整体架构之中。要使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必须把握以下方面:

1.从世情看文化自觉。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更加紧迫。要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争取中华文化的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增强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2.从国情看文化自觉。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倒计时”与关键时期,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此情况下,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文化也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3.从党情看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领导能力、执政能力的不足,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手软、一手硬”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因此,从进一步增强全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效能入手,提高全党推进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显然已经刻不容缓。

4.从文化建设现状看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文化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断加重。主要是: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舆论引导能力不足,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暴露出我们在推进文化建设方面的差距与不足,也深刻启示我们: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必须增强应有的文化自觉,努力克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大力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就是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革命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充满信心与信任、满怀热爱之情和自豪感的精神状态。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尤其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因为如果领导群体对文化建设也出现了信心、信念、信任上的动摇,那就根本谈不上强有力地去领导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而言,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就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必须对优秀文化真学、真懂、真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优秀文化学得透、弄得懂、信得过。因此,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就必须做到对优秀文化的真学、真懂、真信。为此,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就必须努力学习、深刻领会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建设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党文化,不断提升文化认知能力。只有具有清醒准确的文化认知能力,才能进而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2.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自信既应包括文化传承,也应涵盖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树立高度文化自信之时,一定要处理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将先进优秀文化的内在品质不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结合新的实际、新的发展要求、新的政治社会需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并自觉做到以文化创新引领社会创新。

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必须把握限度性原则。

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认知模式,它是有自己限度的。在既定的限度范围内,文化自信有利于我们提升对文化的认同和信心,对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都是一种推动力量。不过一旦超出了既定的限度,文化自信盲目膨胀,就会发展成为文化自恋。如果是那样,文化自信也就走向了反面。所以,对于文化自信而言,妄自菲薄要不得,妄自尊大更是要不得。

四、大力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必须按照文化建设规律办事

文化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旦违背了文化建设规律,往往就是南辕北辙,付出再多努力也是白费。因此,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探寻、严格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自觉按照文化建设的规律办事,最基本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

1.正确处理文化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规律,即必须首先关注社会效益、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先,在突出社会效益的同时视情况照顾经济效益。文化建设是公共性事业、是公益性产业,文化以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鼓舞人为主要价值追求,而不能单纯地以金钱的收益作为价值评判。说到底,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要为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而不是为壮大经济基础服务的。所以,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高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就要始终在文化建设中突出社会效益的价值导向,要严防以经济效益冲击社会效益、以经济效益掩盖社会效益。

2.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上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一样也是需要进行投入的,也是需要以必要的资金投入作支撑的。在领导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应正确处理好文化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能整天呼吁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但却紧紧捂住财政钱包不投入,结果造成文化发展因投入不足而产出乏力的局面。正确处理文化建设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要切实把握以下原则。第一,在文化建设上的投入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以盲目投入去搞文化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第二,对文化建设上的投入与产出比的测评,要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个视角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切忌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第三,文化建设上的投入要以各地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文化需求、文化认同状况为主要依据,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先决条件。

3.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上的人才与产品的关系。

没有文化人才,就不会创造出文化产品;缺乏高质量、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就难以建构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领导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人才与产品的关系,并将其当作重要的文化建设规律来看待。这就要努力做到:对文化人才要多给他们优惠政策、多关注他们成长、多关心他们需求,努力创建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政治社会环境,致力于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文化精英、文化大师。

4.正确处理文化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文化的硬件建设离不开软件建设的支撑,文化的软件建设离不开硬件建设的庇护,二者是相伴相生、互为存在条件的。领导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其一,坚持在推进文化建设中“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而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忌将二者对立起来,集中全部精力去抓硬件建设,去抓文化场馆建设、文化广场建设、文化设施与设备置办,却忽视忽略了文化软件建设,以致呈现“新房子、旧文化”的尴尬处境。其二,随着我国文化硬件建设的初步到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应从硬件建设尽快转换到软件建设上来、应从形式建构尽快转换到内容建构上来、应从外在扩张尽快转换到内涵发展上来,努力从内涵品质上提升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五、大力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必须着力增强驾驭文化发展能力

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来说,着力增强对文化发展的驾驭能力是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的关键,应从这些方面发力:

1.着力增强文化发展的规划能力。推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科学的、完备的规划蓝图,将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有机联通起来,推动文化建设的美好愿景逐步实现。因此,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有意识地提升对文化发展的规划能力。第一,掌控实情。提升对文化发展的规划能力,就必须深入了解文化实情。这就要做到:对本地文化现状清晰把控,明晰成绩与问题所在;对本地文化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和前瞻,明晰发展方向;对本地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了如指掌,明晰工作任务。第二,遵循规律。文化发展规划科学与否,根本地看是否遵循了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律。因此,提高对文化发展的规划能力,就必须严格按照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切忌违背规律自行其是。第三,动态管理。规划制定出来以后在具体推进实施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没有预想到的特殊情况,导致规划对正常轨道的偏离,从而影响规划的实施进度、效果或造成规划的部分失灵。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地对规划进行调整,增强规划的伸缩性和灵活性。这就决定了对规划实施动态管理在推动文化发展预期目标实现中的极端重要性。

2.着力增强多元文化的整合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内为文化松绑、对外实行文化开放。所以,各种文化现象,或以内生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或以外来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不同的文化思潮、文化流派都呈现在我们的文化领域中,形成我国文化建设空前繁荣的局面。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而言,在文化的空前繁荣境况下,要着力提升文化建设领导力,就必须切实增强对我国多元文化的整合能力。为此,就应在能力建设中自觉做到: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基本价值衡量标准与整合依据,对各种文化思潮进行甄别归类、借鉴吸收、去伪存真,在自觉扬弃的基础上凸显我国文化整体的包容性与先进性。

3.着力增强文化的统筹发展能力。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而言,着力增强文化的统筹发展能力,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增强统筹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其他各项建设的能力。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相并列的一项基本建设。因此,提升文化建设的领导力,有效驾驭文化发展,不能就文化建设谈文化建设,应从宏观视角、战略视角、系统论的视角切入,将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推进文化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的融合,在处理解决好文化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的内在关系中推进文化建设在更高水平上的创造与提升。第二,增强统筹文化建设的不同方面、层面与领域的能力。基本的要求是:要从我国文化建设的整体性要求出发,统筹推进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统筹推进不同行业、部门、人群的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文化建设的软件与硬件、投入与产出、当前与长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统筹协调文化建设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权利关系与权力关系,努力增强文化建设整体“大合唱”的能力。

4.着力增强文化风险的防控能力。我国的多元文化并存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危及到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了潜在的文化风险。而且,文化本身也有良性文化与不良文化之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文化风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一,随着实行对外开放涌进我国的西方文化尤其是欧美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也使某些西方国家利用其文化影响、文化优势、文化霸权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风险加重。第二,一些腐朽没落文化、低俗媚俗庸俗文化、潜规则文化的广泛流行,冲击着优秀文化的主阵地、挤压了先进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加重了我国推进文化建设的危机感。因此,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提升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就必须着力增强对不断加剧的文化风险的预警能力、防范控制能力,努力做到:在文化危机初露端倪之时能够防患于未然,在文化危机发生之后能够冷静沉着科学应对,进而自觉地在应对文化危机中增长本领、在防控文化风险中提高能力。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猜你喜欢
领导力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