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荆楚民间歌谣

2013-04-10 21:33陈建宪
华中学术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间文艺荆楚歌谣

陈建宪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论荆楚民间歌谣

陈建宪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荆楚地区有悠远的楚歌传统,这一传统在楚地从未断歇。本文在研读近几十年来出版的大量荆楚民歌集以及结合多年实地考察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荆楚劳动歌、生活歌、节令歌与仪式歌、情歌、儿歌和时政歌的许多代表作,指出其“水味”、巫风与楚俗相联,反映了荆楚生活等独特之处。

荆楚文化 民间歌谣 水味 巫风

楚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浓笔重彩的一页,这种文化基因在楚地是否得到传承?现状又如何?近几十年来,湖北民间文学工作者经过艰辛努力,采录和出版了大量荆楚民歌,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充足的资料。

本文的“荆楚”主要指楚文化的中心地带,即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包括今荆州、荆门、孝感、襄樊、宜昌等地区和武汉市的一些市县。“荆楚文化圈”由江汉平原向周边辐射,其边缘西与秦文化相联,北与晋文化相接,西南与巴、苗文化相交,东与吴文化相会。

一、荆楚民歌的历史源流

荆楚民歌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

《吴越春秋》中记有一例远古楚地歌谣。春秋末年,范蠡向越王推荐楚国神射手陈音,陈音讲述弓箭起源时说:“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1]这首歌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看作是原始社会时期民歌的代表作。

周初至春秋期间楚文化走向鼎盛,楚歌吟唱极盛。战国末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提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2]可见楚人是一个爱唱歌的民族。

楚歌的肥沃土壤滋养了伟大诗人屈原。楚人喜淫祀,祭祀仪式中多以歌舞娱神。屈原的《九歌》,就是以这类神歌改造而成。有学者认为:《九歌》是夏后氏的宫廷祭神之乐,因夏桀亡命于苍梧之野而流入了沅、湘之域,逐渐成为充满南国风韵的荆楚民间娱神并自娱之歌,最后由楚国屈原“更定其词”[3]。也有学者认为:楚歌有宫廷楚歌和民间楚歌之别,其中《扬荷》、《扬阿》、《阳阿》之类的歌曲名,就是江汉平原杨水流域的“田歌”[4]。

文献中有许多楚人爱唱歌的证据。《论语》载有楚狂人接舆对孔子唱的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矣!”《孟子·离娄》中记有汉水流域的《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项羽兵败,四面楚歌,乃唱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衣锦还乡,则唱得意洋洋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楚地流传的伯牙、子期知音传说,随州擂鼓墩出土的编钟,都印证了古代荆楚地区歌谣之发达。

两汉南北朝乐府中多见楚地民歌。汉乐府“相和调”中有“楚调”《皑如山上雪》和《悲歌行》。南北朝时期的“西曲”,又叫“荆楚西声”,《古今乐录》所载《石城乐》、《莫愁乐》、《襄阳乐》、《江陵乐》等三十四曲,均出于荆、郢、樊、邓之间。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西洲曲》,描写一位少女回忆她与情人在西洲的美好时光。“西洲”在哪里,《乐府诗集》未交代。唐温庭筠《西洲曲》说:“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应该距武昌不是太远。

自唐至清,荆楚民歌传承不绝。唐人刘禹锡(722—842)《插田歌》描写的插秧场面:“……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就提到了“郢中歌”。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所引《甲乙存稿》云:“扬歌,郢中田歌也。”成书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重修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的《随州志》中,有一篇清应城进士程大中所写的《随郢行记》,描述荆楚“抟鼓踏歌”的风俗:“明昌缘涧过山脊,闻郢中田歌,历历数十里不绝。其调曰噍声子;一曰扬歌。别为三声子、五声子,甚可听,然声悲哀,视安陆人所为。黄花叶落,怅然有土风之感也。”[5]

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蓬勃兴起,湖北省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属于荆楚歌谣的有马山民歌(荆州市)、潜江民歌(潜江市)、京山田歌(京山县)、啰啰咚(监利县)、汉江磨调(宜城市)、汉江硪歌(沙洋县)、大洪山民歌(随州市)、沔阳民歌(仙桃市)、沮水呜音(保康县、南漳县、远安县)、挑担围鼓(荆州市)、脚盆鼓(赤壁市)、天门民歌(天门市)、京山民歌(京山县)、坐丧鼓(荆门市)、阴锣鼓(南漳县)、南河套曲(谷城县)、火居道音乐(谷城县)等。可见荆楚民歌至今保留着非常丰富的遗存。

下面我们按歌谣的不同类别,展示荆楚民歌的一些代表作品及其独特风格。

二、荆楚劳动歌

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劳动歌带有不同的特点。江汉平原多江河湿地,“湖汊汊,水洼洼,没有一块平整地,十有九步把沟跨。出门把船划,动脚把桥搭”[6]。所以荆楚劳动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水味”。

水上劳动歌主要是船工号子、放簰号子、码头号子、船歌、渔网号子、鱼鹰号子等。以船工号子为例,它有自己一整套适合各项行船活路的曲目,如启航前的“活锚号子”,平水时的“摇橹号子”,上水喊的“拉纤号子”、“撑篙号子”,顺风时的“撑篷号子”,避浪调头的“搬艄号子”,过险滩时的“过险滩号子”及过码头时的“过街调”等。船工号子一般用来指挥共同劳动、鼓舞斗志,多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重点在节奏感,短促而激越,唱词和衬词都不多,见什么唱什么。如:

领:齐上船罗,拿起桨啊,

齐:划!划!

领:人稳坐罗,心莫慌啊,

齐:划!划!

领:上身低哟,好出力哟,

齐:划!划!

领:桨伸直哟,莫打横哟,

齐:划!划!……[7]

水上运输还有一个常见方式是放木簰或竹簰。湖北许多地方都有利用水流放簰的习惯,如武昌白沙洲和汉阳鹦鹉洲两地的放簰工人,每年二三月江河涨水期间,要将从湖南常德、岳阳和其他内河送到武汉的小簰改扎成大簰后再放送南京、镇江和上海等地,其号子通称为“竹木号子”或“汉帮放簰号子”[8]。笔者家乡也有不少人以放簰为生,有一首放簰歌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拉簰沙泡脚难蹲,

恰似蛤蟆四脚撑,

从早到晚汗淋淋,

走一步来哼一声。

荆楚劳动歌的另一个特色是田歌。江汉平原素有“荆湖熟,天下足”之说。民谣说:“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要是收一年,狗子不吃馊气粥。”[9]荆楚田歌非常丰富,有薅草歌(孝感叫“推草歌”,荆州和荆门叫“扯草歌”、“捅草歌”、“攘草歌”或“推秧草歌”,襄樊叫“耠秧草歌”)、打麦歌、车水歌(车水锣鼓)、栽秧歌(栽田歌、秧田号子)等。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由歌师傅在田边演唱,用锣鼓伴奏,叫“薅草锣鼓”;另一种由劳动者自唱自乐,无锣鼓伴奏,有时个人信口歌唱,有时对唱或一领众和。

荆楚劳动歌涉及各种各样的劳动内容,如打硪歌:“会做媒的嘴会说,会做道士会钗钹,会做驴子会推磨,会打硪的会唱歌。”[10]放牛歌:“新姑娘的手像白莲藕,新姑娘的脚像菱角;金簪子,管头发,银挖耳,随头插;新姑娘的屁股像城墙,生的儿子像霸王。”[11]还有赶秧雀歌、打麦歌、采茶歌、打柴歌、纺棉歌、轿夫歌、木匠歌、篾匠歌、打铁歌、剃头歌、货郎歌等,正如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所言:“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节奏。”[12]

三、荆楚生活歌

荆楚生活歌在内容上可分为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两个方面。

家庭生活以婚姻和人际关系为多。婚姻方面,男子多叹单身苦恼:“单身汉,真遭孽!衣裳穿得像锅铁。腊月三十换衣洗,手指搓断三半截。去找铁匠把手接;铁匠一看:我的爷!一不用钢,二不用铁,叫我铁匠怎么接?去找木匠把手接,木匠一见:我的爷!一不用木头,二不用楔,叫我木匠怎么接?……”歌者依次找了篾匠、裁缝、窑匠、郎中,都不能接好手指,愤而唱道:“坟前去找爹娘接,爹娘哭声儿遭孽!阳世人间不能够接,我们鬼能跟你接?!”[13]女性则多骂媒人将自己说到贫困人家:“苋菜叶,叶子红,梗也红,根也红,韭菜开花虫打虫,做媒的,老杂种,把我说的船家中,脚蹬舵,手扯篷,口里喝的冷北风。”[14]

“养女不嫁”是荆楚地区的一个流行母题。试看几例:“养女不嫁拜相湾,成年累月水不干。大雨一下水围湾,行走无路虰螺趴屋檐”(京山)[15];“养女不嫁天星洲,出门要把裤子搂,下雨床上顶簸箕,天晴屋里出日头”(仙桃)[16];“养女莫嫁北泾嘴,只见藜蒿不见米。满湾都是大肚子病,男不长来女不生”(孝感)[17]。这类歌谣中虽地名不同,但都借用一种相同的修辞模式,反映了民众真实的历史与生活,是研究地方文化的好资料。

“童养媳”是荆楚家庭生活歌的重要主题。流传最广的是《小女婿》:

鸦雀子呷几呷,老鸹哇几哇,人家的女婿多么子大,我的女婿一丁嘎。

说他一丁嘎,他人小鬼还大。我与别人说闲话,他鼓眼翻绿花。

他横睛鼓眼斜,我也不怕他,十二三岁就犯法,难道说拿刀杀。

站在踏板上,冇得两尺长,我说把他喂豺狼,他吓得像鬼汪。

睡到个鸡子叫,他扯起来一泡尿,把我的花卧单屙湿了,真是他娘的急着宝。

拉他爬身上,雀雀蚕蛹样,老娘气得肚子胀,把他蹬下床。

隔壁的王大妈,过来劝奴家,一年小来两年大,你好歹不说他。[18]

小女婿与成年妻子的巨大年龄反差,使童养媳歌常显得很无奈。如公安民歌:“桃花谢哒麦儿黄,男人没能女人长,搭起板凳亲个嘴,一声媳妇一声娘,我几时长得你这么大。”歌中将小男孩的稚气表现得惟妙惟肖。孝感民歌:“苦苦菜根儿长,十八岁女子三岁郎,早上要端水洗脸,晚上要我抱上床。吃饭时候没吃饱,这时候找我要奶尝。睡到半夜一泡尿,屙湿了我的半边床……”[19]将这种男小女大的日常生活刻画得活灵活现。

荆楚家庭生活歌中女性的歌特别多,如《十月怀胎》就流传极广,有许多异文。

在人际关系方面,民歌多反映家庭矛盾。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刊载的汉阳民歌中,就有这种生活歌。如《天上的星》:“天上的星,颗颗黄;地下的小姑无爷娘。有爷有娘金活宝,无爷无娘一根草;堂屋梳头哥哥骂,厨屋洗脸嫂子嫌,哥哥你莫骂,嫂子你莫嫌。在屋里过不到三五年!”[20]这首歌反映的就是一个父母过世后孤女随哥嫂生活的状况。婆媳关系也是民歌的常见主题。如“婆婆背后背个鼓,背地里说媳妇。媳妇背后背个锣,背地里说婆婆。昨日婆婆整媳妇,今日媳妇成婆婆”[21]。还有关于后娘的歌谣,如“白鹤子,颈项长,亲娘死了讨晚娘。亲娘坟前一张纸,晚娘坟前一堆屎”[22]。这些歌既反映了生活现实,也有道德教育的功能。

七情六欲是民众生活的正常需要,由于封建社会的非人性化,一些处于社会下层和边缘的老百姓,在感情生活上常常不能满足,于是有一些反映寡妇、偷情、性压抑之类的歌。如《寡妇养儿河里丢》:“月亮弯弯照九州,寡妇养儿河里丢。不怪为娘心肠狠,有娘无爷难出头。”[23]歌中表现出了一种极为痛苦和无奈的心情。

生活歌的另一大类是社会生活歌,多以叹苦情为主。江汉平原多水患,“茫茫七里畈,虰螺是祸患。要是发大水,人会死一半”[24]。水上生活的渔民:“进门是水,出门是水,活是水的人,死是水的鬼。春涨水,秋涨水,活着伸不起腰,死了伸不起腿。”[25]“长工苦”是生活歌的常见主题。如马山民歌《伙计调》:“日头落土又转东,拜上老板要收工,老板说他自己好,我们说老板是一条牛,他把月亮当日头。”[26]钟祥民歌“太阳一出照红山,人在做活狗在玩。长工累断肋巴骨,狗子拖起尾巴转,畜牲吃的轻松饭”等[27]。其他类型的苦情歌,如汉口人力车夫歌谣:“亲戚六眷你莫笑,我在洋街做马跳。说你不相信,背后有卯印。”[28]“手提车灯真惨凄,家中没有柴和米;人力车子拉在手,祖孙三代被人欺。”《搬运工人谣》:“千年扁担万年箩,压到腰弓背也驼。今夜码头睡一觉,不知明朝活不活!”“进了怡和站,人人背药罐。不是吐血死,就是筋骨断。”[29]这些歌谣都很有特色。

社会生活歌比家庭生活歌表现的内容要广阔得多。有的歌用来传授社会知识。如《鱼歌喜相逢》,就用拟人手法将各种鱼的名称和特性进行描绘[30]。有的歌用于乞讨。如 “一打铃,二打板,恭贺老板吃早饭。吃的吃,看的看,我的心像钻子钻……”[31]还有卖老鼠药的:“老鼠药,老鼠药,老鼠吃了要‘过脚’;大的吃了蹦几蹦,小的吃了跑不脱;公的吃了死一个,母的吃了死一窝……”[32]京山小调《烟花女告阴状》,是一首为妓女申冤的叙事歌。歌曲以“八月十五庙门开,牛头马面站两排。判官拿的生死簿,小鬼钩个魂过来。烟花女子跪在地,叫声阎王听奴摆。莫怪小女来告状,爹妈做事太不该……”开头,历数了烟花女子的苦难遭遇,直到无钱治病死去,“一根杠子穿心过,两个叫花抬出来。一抬抬到荒郊外,一不打开二不埋。老天爷呀下雨来,只在躲雨哪里埋。西边来了一群雁,先挖眼睛后挖腮”。最后,“判官奏本阎王爱,叫声烟花快起来。你在阳间受了害,打入地狱不应该”[33]。歌谣运用奇特的想象,以阴间告状的方式,控诉了一个女人生前被凌辱的经历,使阎王判官也对她的命运表示同情,表达了与封建主流意识相对立的价值观。

四、荆楚节令歌和仪式歌

节令歌和礼仪歌,是在由自然节令变化、人生阶段变化和祈福禳灾所举行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吟诵或歌唱的歌谣。在原生状态中,它依附于特定祀典和礼仪的程序而展演。今天有的祀典、礼仪虽已消失,歌谣却仍在传唱。

节令歌是与节令转换和节日相联系的仪式歌。如春节,荆楚各地都有相关的歌谣。如“二十三,打场尘,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办鱼肉,二十七,年办毕,二十八,插香蜡,二十九,百事有,三十夜,昙花谢;初一早,年拜了,拜年拜年,踝膝向前,恭喜三婆,又是一年”[34]。春节期间有许多禁忌,有不好的事发生,要念咒语禳解。如不小心打破了碗,要念“瓷碗落地,大吉大利;成了两块,买田买地”。发生了火灾,要念“发了发了,新春大发;旧的去了新的来,还要发!”小孩子说了不吉利的话,大人要念:“天地阴阳,百无禁忌;童言无忌,万事顺遂!”[35]……春节期间祭灶神也有祈祷歌:“九天司命,太乙府君;上天传好语,回府保平安。”[36]

元宵期间,江汉平原到处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灯歌特别多。在董永的家乡孝感,每年元宵节,姑娘们会聚在一起,捧起针线盒,供一把织梭,仰望天空唱《乞巧歌》:“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看花灯。花灯花灯真好看,一玩玩得梭罗转。左一梭,右一梭,梭得七姐笑呵呵!来一耍,去一耍,请得七姐骑白马。宰白猪,杀白羊,年年请那个七姑娘。请得七姐下凡来,教我织布缝衣裳。”[37]仙桃、京山、钟祥等地也有类似的歌谣和仪式。

端午节在荆楚地区是极为隆重的节日。明代袁宏道曾有一首《午日沙市观竞渡》诗:“金鳞折日天摇波,壮士麾旄鸣大鼍。黄头胡面锦抹额,疾风怒雨鬼神过。渴蛟饮河貌觸石,健马走阪丸注波。倾城出观巷陌隘,红霞如锦汗成河。……”[38]许多民谣也记述了竞渡场面。如这首仙桃市彭杨镇的人唱给竞争对手的歌谣:“芦林湖,紫金冠,锣打破,鼓打穿,棹一惩,船一翻,龙头下水摸藕苫。汪的汪,喊的喊,帅字斗旗河中转;水淋淋,落汤鸡,岸上人看了笑嘻嘻。”[39]

荆楚地区伴随人生仪式所唱的歌谣更是丰富。婴儿降生,江汉平原多盛行“祝九”,即孩子出生第九天摆酒席。在钟祥,祝九时还要请乐队助兴:“人逢盛世喜事多,一龙一凤全家乐。亲友华堂来恭贺,敲起鼓来打起锣。爷辈勤俭人夸奖,父为家乡作栋梁。长江后浪推前浪,宝贝定比先辈强……”[40]在京山,女儿在夫家产子,娘家要送鸡蛋、米面等表示祝贺,还要唱《祝米歌》:“喜鹊叫几叫,叫到园中把喜报。亲家亲家恭贺你,我在屋里打花篮。一个花篮未打起,特来送祝米。”[41]老人过寿诞,除了请酒宴客,也有祝寿歌:“捷足先登贵府门,特意前来祝福君。年至六旬不见老,花甲初逾有精神……”[42]

人生仪礼中最隆重的莫过于婚礼,荆楚传统婚礼的每一个仪程,都伴有仪式歌。从《吵嫁妆》开始,到《哭嫁歌》、《陪十兄弟》、《陪十姊妹》[43]、《劝姑歌》、《盘女婿》、《抬彩盒》、《上轿歌》、《下轿歌》、《迎接歌》、《拜堂歌》、《进洞房歌》、《撒帐歌》、《闹洞房歌》等,一直到《送客歌》。人们用吉祥的歌谣伴随着婚礼的整个过程,寄托着美好的愿望。有些歌词编得非常有意思,如孝感流传的下轿揭盖头歌:“冇揭盖头糊里糊涂,揭了盖头明明白白;明媒正娶容容易易,称心如意难得难得。人坐花轿糊里糊涂,出了花轿明明白白;少年恩爱容容易易,白头到老难得难得。”[44]用的是民间故事中常用的对诗方式,传授的是民众关于婚姻生活的经验与哲学。

荆楚文化圈流行一种奇特的闹洞房风俗,宾客们在闹房时要新郎新娘学说“四言八句”。这种方式其实是宾客才艺大比拼。既要说得文雅,还要影射夫妇之间的性生活,让新娘子说不出口。所以有民谣:“新姐配新郎,新床配新房。说得到四句上新床,说不到四句站天亮。”[45]与其说是刁难新郞新娘,不如说是考宾客的才学。如:“一枚红枣含口中,佳人含羞脸带红,今夜解脱罗裙带,好叫蜜蜂采花丛。”“鲜红枣儿口中含,喜得才子叫心肝,二人干柴遇烈火,红罗帐内戏牡丹。”[46]当然也有更直白些的,但仍用比喻,如让二人对念:

(新娘):

爹妈给我一只船,

十七八年都没有玩,

今夜落到你手里,

划了一船又一船。

(新郎):

爹妈给我一只篙,

十七八年都没有捞,

今夜落到你手里,

撑了一篙又一篙。[47]

中国古来没有性教育,对女孩子要求“非礼勿视,非礼不听”,许多人直到婚前对性生活完全无知,心理上也存在障碍。闹洞房习俗,既是婚礼中喜庆热闹的需要,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性教育,帮助新娘子快速完成从女儿到女人的心理转型。洞房“四言八句”风趣幽默,也有文采,是一种很特别的民间文学形式。

婚礼之外,荆楚民间最看重葬礼。在荆楚文化的中心地区江陵、沙市一带,丧事流行“鼓盆歌”。传说它与“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有渊源关系。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坐丧鼓》(荆门市)、《脚盆鼓》(赤壁市),是这种丧礼歌的代表。如《鼓盆歌》是把一个大木盆的底朝上,一面敲打盆底一面唱歌,后来又在盆底上置一个大鼓,复鼓而歌之而得名。演唱时,歌者在丧家桌上点灯设像,围桌而唱,由一人击鼓领唱,其余人和之。丧鼓内容大都唱一些完整的故事,也叙说死者的生平,或对死者家属加以宽慰。

荆楚丧仪中的歌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风俗。《孟子·告子下》中有“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之句,说的是孟姜女传说的原型杞梁妻,在其夫战死后,以其善哭而改变了整个国家的风俗。在荆楚,亲人去世后,女性亲属的歌哭,是一个普遍的风俗。笔者幼时曾目睹这种歌哭。1967年祖母去世,为等父亲从新疆塔城回家奔丧,尸体停放了半个月,每天都有亲戚朋友邻居来吊唁,母亲在棺前以歌哭来迎接他们。那歌哭,既有哭,也有诉,哭得声嘶力竭,诉得肝肠俱碎。曲调颇似楚剧的“悲迓”。来客中的一些妇女,也坐在棺前歌哭。那场景,令人永世难忘。当代人已不会如此歌哭,一些地方专门请人唱楚剧的“悲迓”腔来哭灵。武汉电视台录制的专题节目《哭灵》,反映的就是这一风俗。

五、荆楚情歌

情歌在传统歌谣中是数量最多、艺术性最高的一类民歌。世界各地的情歌主题都是一样的,无非是青年男女的相见、相识、相恋、相思、相诫、相誓、失恋等。这些情歌主题在荆楚地区亦普遍流行。但荆楚情歌在选择曲式、意象、比喻、衬词等方面,有自已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与水相关的意象较多。如“荷花出水朵朵鲜,荷花爱藕藕爱莲,荷花爱藕生生白,藕爱荷花朵朵鲜,去年想哥到今年”[48];“秧田唱歌口里渴,妹在河边捧水喝,哥到荷塘挖嫩藕,折节嫩藕甩过河,妹吃甜藕歌更多”[49];“走出门来一条河,河里放满鸭和鹅,麻鸭戏水上下翻,白鹅交颈叫呵呵。扁毛畜牲也跳窝,逗得情妹想情哥”;“妹是桨来哥是船,日里同出夜同还。有桨无船桨放烂,有船无桨船搁穿。驾船划桨共生死,五百年前金银滩”[50]。这些歌充满了江汉平原水乡的气息,表达了水乡青年的情爱观。

第二个特点是与当地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如“月亮圆,月亮弯,哥哥砍柴下了山。肚子饿,腿子软,歇在山下水路边,我跟哥哥挑一肩”(钟祥);“郎在屋外学鸟叫,妹在屋内把手招。娘问女儿招什么,织完棉纱伸懒腰”(京山)荆州一带广泛流传的民歌《喊我的情哥吃火烧》,更是从一个细节反映了荆楚地区的日常爱情生活:“郎在高山薅粟苗,姐在家中把火烧。磨子推,箩筛摇,冷水调,猪油包,锅里烙,灶里烧,长棍打,短棍捞。脚踏门坎手叉腰,口里喊,手一招,喊我的情哥回来吃火烧,看我的火烧泡不泡!”[51]

情歌描写的是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与肉体的激情密不可分。青年男女的相爱源于生物本能,对性感身体的欣赏,是情歌的重要主题。如“见妹生得实在乖,兰袄汗衫红花鞋。两眼好比青铜镜,抬头照亮九条街”(京山)。“姐儿生的秀,眉像新月钩;一对鹞子眼,眼珠黑黝黝,魂都勾得走”(松滋)。对性压抑和性生活的描写,也是情歌的重要内容。过去人们站在封建阶级的价值立场,对这部分内容以“黄色”、“荤”之类的标签将其一律屏蔽,缺乏研究。其实,这类情歌反映了人类的真情实感与真实心理,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黄色下流,或有强烈直接的感官刺激,绝大多数还是借助比兴、以非常含蓄的方式加以表达的。下面这首《闹五更》,就属于这类以比兴手法表达女性性欲的作品:“一更里来,实是难得挨,忽然间想起了筛子簸箕来,这筛呀筛坏人呐,我的郎,来把这人筛坏。二更里来,实是难得挨,忽然间想起了纺花车子来,这搞啊搞坏人呐,我的郎,来把这人搞坏。三更里来,实是难得挨,忽然间想起了豆腐干子来,这压呀压坏人,我的郎啊来把这人压坏。四更里来,实是难得挨,忽然想起了醪滓粑粑来,这捏呀捏坏人,我的郎啊来把这人捏坏。五更里来,实是难得挨,忽然间想起了发面包子来,这揉哇揉坏人,我的郎啊来把这人揉坏。”[52]情歌运用日常劳动生活常见的意象,比拟健康的性生活场面,表现了一个劳动妇女对性生活的回味与渴望。

六、荆楚儿歌

儿歌是童年生活的保姆和伙伴。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歌主要有如下几类:

摇篮曲:摇篮曲以节奏为主,歌词不复杂。如“摇篮摇,过高桥,粘米饭,肉汤淘,吃了喝了再来摇”(钟祥);“小宝宝,睡觉觉,姆妈在山里赶猫猫。赶几个?赶三个,赶回来,煨汤喝”(仙桃)。

练习语言的歌:荆楚各地都有“绕口令儿歌”,如 “会飞的老鸦飞顺风,不会飞的老鸦飞横风。飞了横风飞顺风,不能飞了顺风再飞横风”(新洲)。

练习智力的谜语歌:如江汉平原的《湖乡谣》,说的是湖中四物:“爹爹憨厚水里睏,婆婆拄拐棍,姑娘出水擦花粉,儿子出世鼓眼睛。”它的谜底是:藕、荷叶、荷花、莲蓬。

有的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一种充满童趣的顺口溜。如仙桃流传的《新姑娘的脚》:“新姑娘的脚,菱果角;新姑娘的手,白莲藕;新姑娘的屁股像笆篓。”又如武昌的“树叶子绿,树叶子黄,扬州来了胖大娘。梳的头,簸箕大,绾的簪子扁担长。黄鹤楼上坐一坐, 压死四十八个老和尚”。这些歌谣以逗乐为主,反映了儿童的天性。荆楚各地流传着一种好玩的《颠倒歌》,如“月亮哥,半边梭,打铜锣,倒唱歌,爹爹完婚我打锣,姆妈出阁我抬盒。一人抬轿八人坐,抬到家家门口过,家婆还在摇窝坐,拱呵拱呵要妈索(吃奶)。我抱家公敦过敦敦过(将小儿立在一只手上),一只脚站在我手心窝”(京山)。这类歌故意将常识颠倒起来唱,孩子们非常喜欢。

儿歌很多是伴随着游戏而唱的。江汉平原流行的儿童游戏,有年龄大小之分,男孩女孩之分。有的游戏,据笔者所知,仅流行于荆楚文化圈中,如《打麻城》,见于仙桃、孝感、麻城等地。玩时需要较多儿童,分成两队,手牵手对面站成两横排,中间相距约十步左右,由一边先唱:“天上雾雾尘,地下打麻城,要得麻城开,单要××跑过来!”[53]一方唱完此歌,最后一句点到××过来,对方队伍中的××就跑过来撞唱歌一方挽着的手;撞开了,就将被撞方的人带一个回自己队伍;撞不开,自己就“被俘”加入被撞的一方。

还有《打豆腐》、《牵羊》等,也是荆楚常见的儿童游戏。笔者儿时常常玩这些游戏,那一到天黑时的兴奋和期盼,记忆犹新。在没有电视机、电脑这些现代游戏工具的时代,孩子们更多的是在户外做集体游戏,这些游戏既培养了智力和体力,又锻炼了团结的精神,值得当代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借鉴。

七、荆楚时政歌

时政歌是人民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政治事件、政治措施、政治人物,以及与此有关的政治局势的认识和态度,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政治理想和斗争精神。

荆楚地处中国中部,南北交通中枢,历代统治者管治很严。荆楚时政歌谣的最早代表,当推战国末期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国时期荆楚是主战场,产生了大量反映三国人物和事件的传说歌,如《借荆州》、《唱东吴》、《骂曹魏》、《摆三国》等。荆楚地区封建时代遗存的时政歌很多。如清代石首民歌:“巡抚,巡抚,只巡不抚。专寻皇上的钱粮,不抚百姓的痛苦。”清代远安《点兵歌》:“正月点兵百花开,朝廷圣旨昼夜来。家有三个抽一个,家有五个抽一双。……冬月点兵下扬州,逢到吉日摆阵头。大喊三声洋毛子,小喊三声血直流。腊月点兵到了屋,娃儿大小一场哭,左手提的弓与箭,右手提的死人头。”[54]

近代以来,荆楚地区历史事件频发,时政歌也特别多。太平军曾三次攻克武昌城,四次攻克汉阳、汉口,活动遍及湖北省绝大部分州县,留下了不少歌谣。辛亥革命前夜,湖北响起“楚有三烈,覆清必楚,三烈在前,我们继后”的时政歌谣,其精神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呐喊一脉相承。

土地革命时期,湖北建立了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等几个重要革命根据地,留下大量红色歌谣。笔者曾多次在鄂东和鄂西拜访红军老战士和宣传队员,他们演唱起当时流行的革命歌谣来,充满激情,让人感动[55]。荆楚革命歌谣主要有诉苦歌(如洪湖的“县长梳,土匪篦,乡长剪,保长剃,百姓整光,只剩一口气”)、发动歌(如仙桃的“穷人面前三杆铳,租子重,猴子蹦,抓了壮丁把命送。穷人眼前三条道:逃荒乞讨,投河上吊,跟着共产党打土豪”)、战斗歌(如“老子本姓天,家住洪湖边,有人来提我,除非是神仙。枪口对枪口,刀尖对刀尖。有我就无你,你死我见天”)、气节歌(如“要脑袋,你就取;姑娘岂肯把头低。山前山后去打听,谁不知我是红军妻”)等等。这些歌谣在荆楚革命老区广泛流传。

红色歌谣记录了荆楚大地发生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里举一个例子。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潜江县委书记胡幼松,发动群众闹革命,他大义灭亲,亲手处决了为国民党县保安团当坐探的舅兄周昌植,并派人枪杀了贪污和挥霍公款并屡教不改的胞弟胡小松,歌谣这样唱他:“胡幼松,有真理,革命先从自家起;和盘托出大家分,自己不留一把米。”[56]1930年夏,胡幼松为掩护群众壮烈牺牲,年仅32岁。他的头被敌人砍去示众,妻子李幺姑请乡亲偷回无头尸体,用面粉做了一个头,接在丈夫遗体上,用荆楚传统的歌哭方式,痛哭自己的亲人。她的哭诉词被人们记了下来,成为一份难得的史料:“上孝堂见血灵珠泪滚滚,哭一声胡幼松奴的夫君。大前天到谢市游动农民,作鼓动开演讲激动人心。……实指望奴的夫逃脱性命,又谁知老天爷降下瘟神。四方面打包围夫君受困,将夫君解潜江壮烈牺牲。耳听得奴的夫铡刀丧命,你的妻请乡亲偷尸回程。小女子见夫君身无头影,无奈何做面头斗在夫身。生身母到潜江将夫查寻,见夫头悬挂在潜江西门。八个月小娇儿腹内滚滚,未知男未知女皂白难分。久日后生一男胡家有后,等只等儿长大替夫报仇。直等得两个月皇天开眼,纵然是生一女也有后尘……只等得大红军各处占定,为妻的请同志来把冤伸。你的妻只哭得咽喉哽哽,我的夫在阴世怎知详情。”[57]

荆楚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主战场。国民党抗战名将张自忠将军,牺牲在湖北宜城,当地有不少关于他的歌谣。如《将军禁烟》:“……将军张自忠,是个血性汉。听了长官戒烟令,说办就要办。先交自己(烟)枪,后搜师和团,三天之内全禁绝,真是不简单。”[58]又如《白鹤子一飞往上升》:“白鹤子一飞往上升,唱个抗日的张将军,手拿穿山透海镜,仗仗打败日本兵……”[59]

新中国建立之后,歌谣伴随着共和国的历史和民众的喜怒哀乐前行。人民公社时期全民吃大食堂,不少市县流传着这样的歌:“走进食堂门,稀饭一大盆。沿转起波浪,中间淹死人。”[60]20世纪60年代运动一个接着一个,社教运动、四清运动直到“文化大革命”,老百姓无所适从,动辄得咎。于是他们编出这样的歌谣:

要得安,居深山,

不入党,不当官,

睡我的瞌睡打我的鼾,

屁事没得我相干。[61]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歌谣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社会急剧转型过程存在的许多问题,引起群众不满,特别是分配不公、贪污腐败和干部作风,成为歌谣中最集中的主题。最近,我们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到许多县市调研,听到许多新歌谣。如:“领导来了怎么办?先住酒店后吃饭。吃饭以后怎么办?找个亮点看一看。看过之后怎么办?找过地方再吃饭。吃饭以后怎么办?洗脚城里按一按。按过之后怎么办?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明天早上吃早饭,饭后送到收费站,拿上礼物就滚蛋。”民谣伴随着社会前进,始终充满活力。

俄国著名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民间诗歌只有在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充满沸腾的生活、真挚的感情、尊严和高尚情操的民族中才能欣欣向荣。所以它永远崇高、贞洁……民间诗歌属于全民族,所以它与一切浅薄与空虚无缘……民间诗歌一般说来,总都充满生气,精力充沛,朴素、真挚,表现了精神的健全。它的内容怎么样,它的形式也就怎么样:单纯、朴素、优雅、有力。”[62]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荆楚民歌既有悠远的传统,又始终以人民的生活感受为创作源泉,她是一部荆楚文化的百科全书,又是一部无可替代的、人民自己的口述历史。

注释:

[1] 事见《吴越春秋》卷九。

[2] (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十八,版本不详。

[3] 黄灵庚:《〈九歌〉源流丛论》,《文史》2004年第2辑。

[4] 孟修祥:《先秦楚歌之滥觞与蔓衍历程》,第四届荆楚民俗研讨会论文,2010年。

[5] 转引自枫波:《涢山祭祀锣鼓音乐赏析》,刘大业主编:《涢山祭祀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242页。

[6] 王老黑:《水味歌谣》,武汉:湖北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印,1993年,第2页。

[7]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5页。讲唱:阮学良,搜集:郭银斌,1989年9月11日录于金桥渔场。

[8]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录》,2008年,第52页。

[9]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04页。

[10] 彭善梁、吴光烈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远安分卷·远安歌谣》,内部印刷本,1990年,第110页。

[11] 张相国主编:《湖北民间文学集成·孝感市歌谣集》上,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33页。

[12] [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3年,第36页。

[13] 钟祥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钟祥县文化馆编:《钟祥民间文学作品选集·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375页。

[14]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20页。

[15] 王克森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京山县歌谣分册》第一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16]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12页。

[17] 张相国主编:《湖北民间文学集成·孝感市歌谣集》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512页。

[18]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33页。

[19] 张相国主编:《湖北民间文学集成·孝感市歌谣集》上,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384页。

[20] 李继尧:《抬轿点睛录》,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8页。

[21] 王克森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京山县歌谣分册》第一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

[22] 钟祥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钟祥县文化馆编:《钟祥民间文学作品选集·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510页。

[23] 王克森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京山县歌谣分册》第一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50页。

[24] 王克森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京山县歌谣分册》第一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29页。

[25] 王老黑:《水味歌谣》,武汉:湖北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印,1993年,第16页。

[26] 荆州马山民歌研究课题组编:《马山民歌集》,荆州区文化体育局印,2007年,第7页。

[27] 钟祥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钟祥县文化馆编:《钟祥民间文学作品选集·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362、363页。

[28] 洋街即外国租界,马跳即拉人力车,卯印即租界特制的“号衣”。

[29] 转引自李继尧:《抬轿点睛录》,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2页。

[30]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28页。

[31] 王克森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京山县歌谣分册》第一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03页。

[32]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5页。

[33] 王克森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京山县歌谣分册》第一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52页。

[34] 张相国主编:《湖北民间文学集成·孝感市歌谣集》上,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21页。

[35] 钟祥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钟祥县文化馆编:《钟祥民间文学作品选集·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219、220页。

[36] 钟祥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钟祥县文化馆编:《钟祥民间文学作品选集·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233页。

[37] 张相国主编:《湖北民间文学集成·孝感市歌谣集》上,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375页。

[38] 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5页。

[39]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会,1990年,第192页。“汪”,方言,模拟狗的声音,猛烈喊叫的意思。

[40] 钟祥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钟祥县文化馆编:《钟祥民间文学作品选集·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91页。

[41] 王克森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京山县歌谣分册》第一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86页。

[42] 钟祥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钟祥县文化馆编:《钟祥民间文学作品选集·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92页。

[43] 笔者原以为《陪十姊妹》和《陪十兄弟》为土家族特有习俗,现在发现在京山、孝感等地,也有这类习俗与相关的歌谣,值得将来进一步研究。

[44] 张相国主编:《湖北民间文学集成·孝感市歌谣集》上,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269页。

[45] 王克森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京山县歌谣分册》第一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74页。

[46] 张相国主编:《湖北民间文学集成·孝感市歌谣集》上,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279页。

[47]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71页。

[48]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77页。

[49] 王克森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京山县歌谣分册》第一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41页。

[50] 王老黑:《水味歌谣》,武汉:湖北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印,1993年,第89、95页。

[51] 荆州马山民歌研究课题组编:《马山民歌集》,荆州区文化体育局印,2007年,第16页。

[52]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80页。

[53] 此儿歌流传很广,此处选用的歌词出自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99页。

[54] 彭善梁、吴光烈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远安分卷·远安歌谣》,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36页。

[55] 笔者曾于1981年、2002年到麻城、红安等县对革命歌谣进行过多次专题调查,采访了许多革命老人和群众。同时在湖北省档案馆查阅过大量当时留下的歌谣手抄本。此外在长阳、五峰等县市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也多次接触到红色歌谣,深感这是湖北省一份非常珍贵的精神遗产。

[56]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49页。

[57] 彭万鹏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仙桃市歌谣分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70页。

[58]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湖北卷·宜城县民间歌谣集》,宜城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宜城县文化馆编印,1989年,第310页。

[59]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湖北卷·宜城县民间歌谣集》,宜城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宜城县文化馆编印,1989年,第313页。

[60] 枝江县三民集成领导小组编印:《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湖北卷·枝江县民间歌谣集》,1989年,第401页。

[61] 彭善梁、吴光烈主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远安分卷·远安歌谣》,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85页。

[62] [俄]车尔雪尼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全集》第2卷,第294—317页,莫斯科:苏联国家大学出版社,1949年;李帮媛译:《俄国作家论民间文学》,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主持人语】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潮愈来愈深入人心,立足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与救治当代文化弊端的保护思潮,不仅在抢救濒临绝境的文化遗产方面功效卓著,而且在培育文化自信、延续文化传统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当代形态、如何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从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文化遗产的内涵等,成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潮的一些重要问题。本期的三篇论文正是这一背景下的集中研究。这三篇论文以湖北省的民间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或立足文本,联系实地调查经验,梳理荆楚民间歌谣这一传统,分析了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并于荆楚文化研究联系起来;或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论析黄陂木兰传说的传承和保护存在着脱离传统,远离民间,逐渐官方化、精英化、个人化、市场化的倾向;或从历史学、考古学的角度,梳理知音传说的历史源流,分析其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研究角度的多元性,折射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可能性与探索性,对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践,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陈建宪)

猜你喜欢
民间文艺荆楚歌谣
李汉超新著《荆楚诗韵》出版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荆楚老乡敲钟忙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歌谣》
改革开放40年 荆楚弄潮40人
市场与权力:“民间文艺”批判
“感党恩爱核心 喜迎十九大”全区民间文艺汇演
竹画奇技巧天工——记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省级“民间文艺大师”李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