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和完善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制度化路径

2013-04-11 08:26朱凤荣田淑霞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政治大学生学校

朱凤荣 田淑霞

(石家庄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5)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申,“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1]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而有序政治参与是人民民主的本质体现和基本路径。这里的有序参与,是指合法、理性、适度的参与,目的是实现人民作主、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稳定与和谐。而有序参与有赖于不断开辟和完善制度性参与渠道,有赖于在有序参与实践中培养合格参与主体。大学生是青年的代表,是未来祖国的栋梁,开辟和完善大学生有序参与渠道,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我国政治过程,增强政治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归属感;有利于在有序参与中增强大学生从全局出发,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益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规则和方法;有利于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和全面发展[2]。因此,探讨如何开辟和完善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路径意义重大。

一、加强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制度性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建设

(一)建立国家层面的大学生代表参与制度。有序参与需要学习,民主决策和有序参与理念与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为未来的决策和参与主体提供学习与提高的平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增加吸收适当数量的大学生代表作为所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所在地方人大会议并提出议案的条款,为他们提供学习依法参与和在政治实践中了解我国政治,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大学生在具体的参与实践中,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发展重点、地方特色和存在主要问题等真实信息,倾听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学会从个人、他人、地方实际和全局的角度全面思考的思维方法,学会倾听、平衡和解决不同利益诉求的方法,进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增强学习与成才的内在动力;在参与中,感受我国民主氛围,了解民主程序和进程,学习民主思维和方法,提高民主、法治、权利和责任意识,提高参与能力及其政治素养;在参与中,大学生不断增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地方发展决策的认同度,提高参与地方治理和建设的积极性,放下高傲,脚踏实地,发挥其创造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从而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社会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大学生代表产生,要严格遵守本人自愿、学生自主推选基础上,轮流参与的原则,以保证参与面广、程序民主与平等。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则是通过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来培养合格公民、合格参与主体和青年管理人才。要培养具有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廉洁的、能够调动群众积极性的管理人才,真正改变官本位思维,遏制腐败,首先需要培养其参与意识和能力,如果没有有序参与意识和能力,即使拥有参与渠道和机会,也不能高水平有效参与,当拥有一定管理权力时,也难以依靠群众,民主决策,调动人民积极性,促进发展。正如胡锦涛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1]

(二)开辟更多的可供大学生有序参与政治的制度性渠道。首先,完善“电子政府”运行机制,重视参与反馈环节的建设与完善。如教育行政机构与大学生交流沟通反馈机制;“电子政府”的完善和发展是对传统政治体系的革新,有利于信息的公开共享和与民众直接沟通和交流。一是各级政府掌握着80%以上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全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政府是信息的“中继站”,通过准确、及时地发布和输出信息,实现民众知情权和发挥教育民众的功能,也为大学生随时查询、访问和学习提供了方便。二是政府上网使得组织信息结构由科层制向扁平化发展,决策结构由垂直式向交互式发展,这种结构的变化呈现了一种开放的状态,使得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没有了明显的界限,青年大学生与党和政府之间实现了没有中间环节的沟通,他们可以及时与政府对话和沟通,获得直接信息,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建议,锻炼他们有序政治参与能力。其次,确立政府召开相关听证会、座谈会时吸收大学生代表参加的制度。听证制度是国家机关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通过一定的形式,让利益相对人发表意见,国家机关必须对利益相对人的意见给予充分重视并回应的政治制度。听证的本质就在于给行政利益相对人提供陈述意见的机会,这是利益相对人享有的与行政权利相对应的一种自我利益保护性权利,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体现,是体现决策民主化、法制化、程序化的重要制度之一。所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与大学生以及广大民众利益有关政策前,应召开包括大学生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座谈会。大学生通过参与听证会、座谈会、信息发布会等,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国家和地方重大信息,关注政策的发展与变化,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使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决策和施政过程中,切实维护自己和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大学生互联网有序政治参与信息输入、反馈、评比、奖励制度。网络信息的即时互动传播、远程教育的兴起,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由于互联网横跨国界、信息纵贯古今,必然带来文化的整合,中外文化的碰撞,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较量,最终形成多元的网络政治文化。这种多元文化使参与主体可以从多维度、多侧面思考问题,这有利于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客观地评价政治事件、理性地参与政治生活。互联网的互动性、超越时空性、对外开放性的特点,为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提高了其参政效率。但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网上信息具有不真实性,大学生掌握信息资源较少,其辨别真伪的能力不高,这不利于大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有序政治参与。如果我们建立官方政治参与专门网站,可以保证绝大多数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可以建立起大学生互联网有序政治参与教育、反馈、评比、奖励制度。通过设立大学生网上有序政治参与年度评比、奖励制度和办法,可以准确统计大学生网上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搜集成功参与案例,一年一评比,网上公布评比结果,对为推动国家和地方发展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并被国家和地方、社会给予好评的有价值的参政建议和举措,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评比奖励,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导向,激发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建立官方政治参与专门网站,有利于虚拟政治参与的法制化、有序化、政治参与主体的平等化。

二、加强学校层面的大学生制度性有序政治参与路径建设

(一)建立学校在作出与学生和学校利益有关的决策时征求学生意见制度。学校在作出与学生和学校利益有关的决策时,应当征求学生意见。通过各级部门、班主任、学生干部召开不同方面学生的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或通过网络征集意见,如征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征集校徽设计方案;就如何树立校院班良好学风,如何纠正不良风气,如何建设先进班集体等,听取不同班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素质和全面培养现代民主法治观念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校管理民主化和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步骤。因此,在新形势下,一方面,高校团学组织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学校发展、参与自我服务的意识,不断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另一方面,团学组织更要加大对学生有序参与自我服务的引导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参与政治管理的能力和素质,也才能真正维护和实现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二)建立和完善学校定期与学生沟通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定期与学生沟通制度。学校各部门、院系要建立定期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就生活与学习,教学与管理,思想与心理等问题进行沟通。如校、系领导,学校各部门,团委学生会,班主任,学生干部分别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角度召开座谈会和进行阳光对话等;在校园网上建立领导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园地;或通过校园BBS、QQ群等手段,深入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了解他们对教学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清楚他们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要让学生知道,作为一名大学生有权利、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学校管理,参与自我管理和服务,促进其发展。而且参与的途径和形式很多,学生会、学生社团、班委会、团支部及其活动都是参与的主渠道、主阵地;会议发言、各种书面建议、主动与老师及学校领导沟通交流等都是参与的正规形式。无序任意地在不恰当的场合聚众发牢骚,不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其结果只能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三)重点加强学生社团和基层班集体建设研究和指导,拓宽参与渠道。一是加强学校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与沟通。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主要是就进一步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组织设置、明确职责等方面进行指导。二是探索创新班级学生自我管理新体制和机制。班委会、团支部是广大同学参与学校管理、参与自我服务的最基层组织。基层组织的学生管理者,必须是所在班级全体同学选举产生,而探索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制的目标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参与面广、职责明确的管理机制,创造充满活力的和谐班集体。强化班委会、团支部的服务功能,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加强彼此合作,创新大学生有序参与方式和渠道。

(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顺畅的利益表达和有序政治参与机制。当人们拥有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机会时,理性和创造性才会产生,相反就会阻碍理性和创造性。有序民主参与就是给参与者自主表达和选择的机会和渠道,是培养公众理性,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在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中,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大学生民意反映和利益表达机制,信息管理机制、反馈机制、问题解决机制;校内外实践锻炼机制和参与贡献奖励机制;让大学生在有序政治参与实践中,明确参与目的和有效参与方式,认识反思自我和社会,自主选择,自我负责,形成理性和公民性,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领悟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内涵和作用,进一步明确有序政治参与的方向,掌握有序政治参与所要遵循的规则和方法,提高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和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化。因此,要重视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系统建设,创造性开辟和完善有序政治参与制度性渠道,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机制,丰富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实践,加强有序政治参与引导,使之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有序政治参与主体、管理人才,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与社会管理的科学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

[1]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01/c_121612030_8.ht m.2011-07-01.

[2] 朱凤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政治大学生学校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学校推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