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课子图》越中作品拾遗

2013-04-11 08:51陶玉琦
关键词:梅岭蔡元培

陶玉琦

(绍兴文理学院 图书馆,浙江 绍兴312000)

线装本《梅岭课子图》为一幅卷轴,图文诗赋并茂。全轴长17米多,宽0.40米左右。真品现藏浙江省诸暨市档案馆。古代课子图虽曾盛行一时,但流传至今者寥寥无几,刻于梓而传于今者,尚有蒋光煦的《篝灯教读图》、林昌彝的《一灯课读图》等少数几种。像《梅岭课子图》这般的以书画真迹能宝藏至今者,实为罕见,这是越中先贤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梅岭在浙江省诸暨市南部街亭镇,梅岭山下有一平旷之地,名荷香畈村(今改名为新胜村),聚居着傅姓望族。傅岱(1822—1880),谱名广佐,字应谷,号江峰。学识渊博,才识不凡。咸丰四年(1854)入庠,十赴乡试不售,转而授学讲坛,课子弟二十年。傅江峰有二子。长子傅振海(1855—1926),谱名炳涵,字秉中,号晓渊(晚年又以号为字)。光绪六年(1880)考取秀才。光绪十四年(1888)与二十一年(1895)两入杭州诂经精舍求学,受业于经学大师俞樾、谭献,两位老师十分赏识。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1890—1894),傅晓渊受聘为宣平县(今属丽水市)县署,主讲鳌江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为拔贡,历任直隶州州判、江苏太仓州州同等职。著有《守梅山房诗稿》《守梅山房文稿》等。次子傅振湘(1861—1891),谱名炳潇,字楚帆,号湘秋。考取秀才,精于训诂,亦工词翰。著有《存真诗钞》两卷,与兄振海合著《同声集》,不幸因病早逝。

傅江峰死后,其子傅晓渊思念不已,向友人永嘉人士胡琴舟诉说在梅岭的读书生活。胡琴舟感念其父子情深,根据他的叙述,于光绪十六年(1890)精心绘制了一幅傅岱结庐教子图,再现了当年其父授课情景。傅晓渊见图,如获至宝,随即命名为《梅岭课子图》,图名请老师俞樾题写。

此后傅晓渊无论公务私事,都携带此画在身,一有机会,便据图求名人题咏。此举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响应。推测士林世子积极参与缘由概与中国人一直重视教育和推崇“孝亲”有关。在儒家文化中,光宗耀祖、克尽孝道是一种天职。“孝亲”之举,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相当凝聚力,加之傅晓渊又以此儒雅方式纪念父亲,激起文人雅士极高兴致。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间,题词者近两百人。著名的有俞樾、谭献、王同、徐颂阁、徐致祥、蔡元培、王继香、蒋国亮、吴昌硕、陈遹声、汤寿潜、陈锦文、三六桥、孙士镛、孙祖彦、吴忠怀、盛传均、伍燮寅、傅岩雪、傅梦夏、王文韶等。题词者显贵风雅,时属风云人物,又多为饱学之士,因而文句优美,书法精湛,真草隶篆齐备。

晚清民初,《梅岭课子图》在傅晓渊手中成图后,所有题词的真迹分成三轴装裱。分别给其子傅国芬、傅国英、傅国骏三兄弟收藏。“文革”时,傅国芬、傅国骏收藏的《梅岭课子图》因是清朝遗物被抄出,为有识之士保存下来,但已残缺,后在文物普查中被征集。傅国英英年早逝,其卷下落不明。2008年西泠印社出版的《梅岭课子图》,根据诸暨档案馆保存下来的真迹出版。所存作品不全,仅介绍了70位作者,其中有传记、序文、诗、文的创作者兼书法家49位,作有“梅岭课子图”书法作品的有5位,还有15位是代为书写者。最后收有一篇补遗,为叶昌炽所作四首绝句,有诗而无手迹。

笔者统计该书共收有越中作者20余人,在整理地方文献时,发现还有40多位越中人士曾为《梅岭课子图》题词,现就其中较为重要的14位之生平事迹作一考略,并补录校点其作品如下:

1.傅国英的四首七绝

其一 祖父当年若弟师,图名课子复题辞。摉罗南北如椽笔,岂待儿孙赞美诗。

其二 孙生祖逝一春冬,廿七年前近笑容。只可试啼难试读,课孙未及恨萦胸。

其三 英亦趋庭学礼诗,形声细辨仰前规。分明口读兼心解,犹祖当年课父时。

其四 梅开岭上未窥园,为学专科寓省垣。待到功成归去日,还将手泽课曾孙。

傅国英(1881—1916),字聘之,傅晓渊之子,浙江诸暨人。毕业于全浙高等警务学校,历任巡警、督察员。早年已知非革命不足以救国,响应孙中山革命,与江浙等地光复会、同盟会联络,秘密组织会党。1912初,江南光复,傅参加蓝天蔚、钮永建等组织的北伐队。南北议和后,奉浙江都督蒋尊簋之命,任省会警察局督察。时与国民党浙江支部长褚辅成等积极扩建国民党组织,与立宪派共和党争夺省议会议席。继奉派诸暨任警察署长,筹建国民党组织。同时,奔走于沪、杭、苏、皖间,与钮永建、陈士英、王金发等联络,共谋反袁,组建诸(暨)嵊(县)别动队。“二次革命”失败后,以经商办厂为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15年初,两次遭朱瑞逮捕。年底,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在云南宣布反袁独立。傅与朱自强、阙玉麟、雷家驹等在沪密会,受命回浙江组织浙东讨袁军。1916年4月12日,与斯奭在诸暨石佛半爿山成立浙东讨袁军,傅被推为前敌司令,统率农民、工匠、学生起义军五千余人当夜攻占县城。知事周铁英悬旗乞降,浙东军政府宣告成立,诸暨独立。时浙江巡按使屈映光已为袁世凯收买,诬以“土匪扰民”之罪,逮捕傅国英,并于4月23日将其杀害。北伐成功,国民党中央决议对傅国英作烈士公葬。谭廷闿、胡汉民、于右任、冯玉祥、蔡元培、陈果夫、蒋尊簋、张静江等国民党元老题写墓碑挽辞。墓葬于诸暨城南苎萝山。[1]

2.陈锦文作赞一篇

晓渊砚兄曩以吾师《梅岭课子图》属题,余阅之珠玑满幅,自名公巨卿以及一时诸名士题咏殆遍,复何用不文者为,故迟迟未有以应命也。不料十余年间,世局沧桑,时变无穷。晓渊遂解组归里,以继先人遗志,吟诗撚稿,挂瓢枝上,优游梅岭下。以是知吾师之教泽长也,爰缀数语以志景慕。

卓哉先生,师表人伦。耿介自持,乐道安贫。聚徒讲学,善诱循循。

义方垂教,课子成名。俾世其业,勿墜家声。明德之后,果有达人。

学优而仕,志在勤民。知难而退,归洁其身。莽莽乾坤,大厦将倾。

首阳风邈,桃源迷津。顾瞻四方,何处避秦。缅怀师训,道貌若亲。

梅岭千古,手泽常新。

陈锦文(1860—?),谱名文贵,字俟庐,号丹宣,又作丹轩,浙江诸暨人。廪贡生兼袭云骑尉,肄业敷文书院与诂经精舍。为傅江峰弟子。《梅岭课子图》仅见其书法作品“梅岭课子图”一幅。

3.徐道政作乐府诗一首

岭上百余株梅花,岭下两三间老屋。王氏槐,陶氏菊,一时都让先生塾。先生风格高于梅,天际真人惊肃肃。田歌一曲酒一杯,消受许多清闲福。尤爱玉树当阶翻,桐花万里凤雏育。月下闲课杜陵诗,雨余勤叱莘野犊。和羹待继傅岩芳,百花头上为君卜。嗟余好问生苦迟,识面空从画一幅。宛然诗礼过庭日,想见当年家教之肃穆。君不见,西泠处士林君复,绕宅梅花香馥郁。有子不解读父书,羽童枉向亭中畜。何如先生朝夕咏,式谷书声入耳谐丝竹。不学逋仙逋,钓游随樵牧。不学孤山孤,传家书盈簏。羡杀处士林君复。呜呼,羡杀处士林君复。

徐道政(1866—1950),原名尚书,初改名平夫,字平甫,一字病无,浙江诸暨人。幼贫苦,以农为业,中秀才后,教蒙童为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辛亥革命后,考入北京大学,专攻中国文字学。深研许慎《说文解字》,批判各家注释,尤纠段玉裁注释之谬,后入京师大学堂专攻中国文字学,所撰《中国文字学》为学界所重。后执教浙江两级师范及第一师范,由陈虑尊介绍参加南社。又应台州师范之聘,出任校长。积成《说文部首歌括》一书,由上海汇文堂书局出版,并被教育部门定为初级小学教科书。1935年编纂《诸暨诗英》4册。与马一浮多有往来。工诗善书,长篆刻。晚年隐居浙江省诸暨市化泉乡黄畈阳,纵情诗书,种花自娱,自称“射勾山民”,并选诗稿千余首辑成《射勾山房集》,诗稿大多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4.蒋光篯作七绝三首

赢金遗子不如经,经学传家忆过庭。纵使《蓼莪》难卒读,梅花不减昔年馨。

佳气葱葱郁岭头,万梅深处草堂幽。春风香远闻根妙,花萼相辉韵一楼。

洪钟扣寂杳无声,石室陈经说拜庚。一幅丹青传不朽,更无仙诀学长生。

蒋光篯(1866—?),字介眉,号芥湄,浙江诸暨人。丁酉科(1897)举人。[3]1910年2月任绍兴府中学堂监督。

5.胡念修作五言排律一首

浩浩烟波梦,交柯玉树庭。寄春大庚岭,疏影少微星。

三见观桥梓,双声诵脊令。千岩时竞秀,良弼肖求形。

连屋机云誉,人琴独断肠。还凭作羹手,来写读书堂。

楹凿承遗泽,图穷展暗香。惭余蓼莪废,构室负槐黄。

胡念修,字灵和,号右阶、幼嘉,有刻鹄斋、灵仙馆、倦秋亭、向湘楼等室名,生卒不详,浙江山阴人,寄籍建德。光绪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1897-1901年)刊刻自辑《刻鹄斋丛书》17种96卷,为建德清末重要的家刻本。著有《向湘楼骈文初稿》、《灵芝仙馆诗钞》、《倦秋亭词钞》、自辑《四家纂文叙录汇编》。

6.王积文作五言排律一首

夜静风雨寒,披君课子图。挑灯未终读,双泪湿襟裾。

忆昔先君子,托志经且锄。市隐不求仕,鑿楹以藏书。

频频属小子,切莫学陋儒。辞章与考据,无乃镂虫鱼。

经术宗郑许,性理研程朱。读书能如此,不为古人愚。

岂必博青紫,始克光门闾。汝能体此志,老怀方日纾。

训辞犹在耳,松楸己翳如。长号倚庐侧,谁复视藐孤。

幸承先人荫,忝偕计吏车。今复惊鎩羽,扬显愿又虚。

我方愧庭训,君能读父书。蓄德工文字,光气耀璠玙。

特以贡明堂,声华倾洛都。所惜田氏荆,一枝已蚤枯。

展图不见人,令我长叹吁。昔我有长兄,瘁学损孱躯。

雁行一折翼,伥伥失步趋。与君同气谊,遭际亦不殊。

君又勤课子,世业守蘧庐。从此梅岭梅,清芬世间无。

王积文,字恕常,号素臧居士,生卒不详,浙江会稽人。光绪廿三年(1897)举人,1911年在山会师范(绍兴文理学院前身)教国文,上世纪二十年代绍兴著名词人,作有《何廉臣传》。

7.朱允中作七绝四首

心香一瓣待传家,绝顶溪山近浣纱。谁写灵椿圆相出,两株丹桂万梅花。林梢片月当焚膏,子夜雠书兴转豪。雏凤清声随老凤,误惊寒鹤起晴皋。种遍门墙李与桃,还将兰玉望儿曹。素心清诵先芬惯,人与名山一样高。缁尘十丈出京华,胜得乡山万树花。他日旁求如审象,筑岩声里是臣家。

朱允中(1868—?),字秋农,浙江山阴人。绍兴诗巢壬社成员。光绪廿二年(1896年)拔贡。博学工诗词,书精汉隶,尤工草书。据蔡元培早年日记记载,蔡曾把自己的日记交给朱秋农阅读,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农历1896年2月5日,“秋农来,携甲午日记去”。9日,“得秋农书,还日记,并致其亡室陈孺人事略、悼亡诗。”[2]67蔡元培不但为朱秋农亡妻陈孺人写悼亡诗,1923年还为陈孺人墓碑题字,碑石现存放于绍兴安昌镇石雕馆。直到1926年他们还保持联系,是年4月1日,蔡元培寓杭州,朱秋农到省城看望蔡元培。2003年拍卖行出现蔡元培赠朱秋农对联“夕阳秋兴满,朝坐落花间”一幅,拍得4.9万元。除了与蔡元培关系密切外,朱秋农还与徐生翁、赵雪候、沈红茶、名僧西印和尚等友善。

8.程鹏作五言古诗一首

乾坤最清气,随处皆萌芽。在地为山岳,在物为芳华。

人禀两间秀,标格凌紫霞。昔吾有先正,粹然瑜不瑕。

择地种玉树,梓荣山一厓。避喧数十年,宅傍溪浣纱。

元方曰晓渊,挈予同公车。出图述先德,敬畏兼咨嗟。

始知箕与裘,源流靡所差。子云住西蜀,童乌声誉哗。

和靖托孤山,野鹤兴趣遐。而况筑岩裔,所患非克家。

兹山即傅险,霖雨语非夸。兹树即和羹,鼎鼐愿自奢。

人不豫章识,屏弃随泥沙。小草窃生意,林隙养细葩。

叹息乏大力,一筹无可加。愿挟兹岭人,景山同岭岈。

愿携兹树归,上林同枝桠。庶几山中人,皇路骋骝骅。

庶几林下士,大泽起龙蛇。形求具遗象,展卷剩梅花。

笑容定可掬,是耶还非耶。

程鹏,字伯棠(伯堂),生卒不详,浙江会稽人。晚清为绍兴志学会会员,与蔡元培友善。蔡元培日记有:1896年6月16日,“看秋农、伯棠,宿于徐氏。”10月21日,“访谷伯旸、伙何浪仙、程伯棠、潘少华。”10月26日,“心云先生、槐卿、秋农、伯棠来。”1898年7月26日,“看秋农、伯棠、何崧翁。”从蔡元培日记记载可知蔡元培早年在绍兴或北京时与程伯棠、朱秋农时有往来。1896年10月14日,蔡元培为程伯棠“代撰《寇询贾复轩轾论》,应拔贡试时题”。为此蔡元培很关心他们是否考中,1896年3月5日蔡元培日记有“拔贡案发:山阴朱允中,会稽程鹏”[2]72。程伯棠善文章,工诗词,其书宗颜、柳。喜以宋人词集联百余则,亲用端楷写出,1934有影印本《宋词集联》问世,有缘得其一部,珍同拱璧。曾在浙江省财政厅任秘书多年。

9.郑淦作跋文一篇

人生遇合缘而已,惟得自翰墨者为尤奇。忆岁戊子肄业西泠之崇文讲舍,得晤傅君晓渊,倾谭款洽,几恨相见之缘之晚,乃不数月而仍别,别后不通音讯者踰十稔。近因春闱被斥,留读成均,而晓渊适以选拔被征,遂复得邂逅于数千百里之外,非缘而何谭?次贻以《梅岭课子图》题辞一帙,读之始稔。余与晓渊固世结翰墨缘者也。余选嵊诗钞,晓渊亦辑暨邑前辈诗。晓渊之父江峰先生、之弟湘秋茂才诗均镌《輶轩续录》,余则先父先兄之诗亦荷选登,不约而同,不谋而聚,尚得谓之非缘耶?维余犹有感者,余虽与晓渊交,并得稔其先世夙德,第梅岭之景物不克亲寓目焉,未免缘之悭耳。虽然缘之奇,若余两人者,又安知无蹑屐岭巅,联吟花下之一日耶?果尔,当写景摅怀,赘数章于诸君后,谓余不信,请即以兹言为券。

郑淦(又作郑洤),榜名文熙,字淼泉,法号灵照,浙江嵊县人。戊子(1898)举人。任和州州同,清亡后潜往永嘉,依妙智寺为僧,丙辰(1916)卒于头陀,年五十余。临终尽焚其书,仅余所撰《嵊县诗选》一册。有《湛庐医筏》传世。在历阳书院讲学时,以竹枝词题,让弟子应试所作,集成一卷《历阳竹枝词》。《晚晴簃诗汇》收有郑淦诗二首。

10.鲁燮光作七绝两首

读书教子令名收,万树梅花种德幽。今日果然成食报,半通黄绶太仓州。征遍长安绝妙辞,孝思先报北堂知。他年定作泷阡表,争羡欧阳画荻儿。

鲁燮光(1815—1910),字瑶仙,号卓叟,室名壶隐居,浙江萧山人,原籍山阴。廪生选授慈溪训导,俸满保升知县,历署山西和顺等县令。其一生致力乡邦文献搜集,曾编有《永兴集》一百余卷、《萧山儒学志》八卷、《萧山丛书》十六卷、《越七十一家诗集》八卷、《西河志》等。鲁燮光还是位书法家、金石学家,撰有《山石访碑录》《激庐汉印存》等,帝师翁同龢赞曰:“此君精鉴碑板,原原本本。”《梅岭课子图》题词作于其九十岁。

11.施衍庆作七言排律一首

世路无媒着脚艰,一生抱道乐清闲。此翁想是山梅化,打破人间名利关。双溪溪上几徘徊,为爱梅花满岭栽。欲课子成梅品格,故将黄卷对梅开。春有李桃冬有梅,先生一样费栽培。梅花不让李桃艳,零落南枝北盛开。

三十年前读此间,亲恩追朔泪斑斑。而今欲展盐梅志,重理楹书不复闲。同官同省又同乡,半载同差见热肠。漕务耐寒他可想,姓名香更比梅香。才疏况不善趋时,有负元方谬见知。什袭斯图经半载,梅花应笑我无诗。

施衍庆,字菉舒,浙江萧山人。生平待考。有医书《增订大生要旨》八卷传世。为傅江峰门生。

12.蒋玉泉作五言排律一首

相逢自武林,一见即倾心。鲤训闻诗礼,鸿词擅古今。

兰陔情未遂,梅岭慕何深。缅想当年乐,双鸣鹤在阴。

都下今重见,清谈更快然。丹青留雅韵,珠玉辑名篇。

古语称强仕,家声济巨川。显扬行自致,明诏正求贤。

蒋玉泉(1858—?),谱名同垣,字伯厚,一字味经,又字微谨,浙江余姚人。光绪戊戌科(1898)进士。戚渠清的问业师,与同年蔡元培、徐维则同年友善。蔡元培日记有多处记载,1894年7月28日日记,“晤蒋味经同年”;1896年2月30日,“看味经不遇”;10月12日,“蒋味经同年来”。1899年1月25日,“致蒋味经同年书,附征信录百册(余姚)”[2]210。蔡元培在绍郡中西学堂任总理时还把招生广告寄给蒋玉泉,请其分发。辑有《国朝文选》60册。

13.戚渠清作七绝两首

绛蜡丛中一讲庐,披图想见过庭趋。埙篪韵事真馨逸,得许升堂展谒无。梓桥俯仰傍寒林,伴结幽芳夙抱深。家法岂惟传治谱,先将铁石炼胸襟。

戚渠清(1876—?),字汝华,浙江余姚人。丁酉科(1897)拔贡。1905至1921年先后任镇平、灵宝、开封、扶沟、新郑等县令,有政绩。1905年创办镇平官立高等小学堂,1906年在镇平创设蚕学讲习会,借用学堂客室,每逢星期学堂停课之日,演讲一次,使乡民聚听,共知栽桑之便,养蚕之利。戚渠清还力劝镇平绅商设法整顿,创立商会,并督议章程十五条,铭刻于石,立于石佛寺,晓喻各商一律执行。

14.韩培森作七绝两首

晓渊去年以选拔入都,出其先德《梅岭课子图》索题,尘事牵缀未有以报。今将以别驾之,官江苏,重来叙别,率书五十六字应之:

晏书颜诰几留遗,咫尺乡关仰大师。自笑案头尘俗甚,梅花犹欠去年诗。半刺今将治谱宣,明经世业又重编。傅岩本是君家事,若作和羹尚待贤。

韩培森(1860-1900),字承如,又字樾樵,号子侨(子峤),又号紫樵,浙江余姚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江西道监察御史。善书法,宗二王。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巡视城防积劳,城破后绝食而死。

参考文献:

[1]绍兴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绍兴文史资料:第4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58—65.

[2]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15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顾廷龙.清代硃卷集成:第293卷[M]台湾:成文出版社,1992:375.

猜你喜欢
梅岭蔡元培
读陈毅元帅《梅岭三章》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南昌市梅岭风景区道路景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蔡元培借衣服
南昌梅岭风景区旅游开发策划
帮忙也要看情况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陈毅与《梅岭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