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影响探讨

2013-04-11 23:01张增修王江涛
黑龙江科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信息流教务规则

张增修,王江涛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上海200062)

今年是信息化建设的黄金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作为小康社会的目标,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即让信息成为有效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手段、方法,从不同的维度去描述。但是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这个规范就是信息化建设的通用规则。信息化是很宽泛的概念,本研究从探讨高校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从对高校数字化信息的归纳、传递到信息共享与应用。

1 高校数字化信息的归纳

数据是表征信息,如何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命题。面面俱到有时会显得冗余,数据残缺往往会导致整个信息化的失败。如果没有记录访问的时间或者时间服务器出错,由于大量数据的堆积,会导致数据成为垃圾。数据表征本身需要规则,如计量单位、表达方式等。如果使用吨做单位,有效数字控制不准确的话,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忽略了不同记录时间的差异性。

信息成为数据本身会存在闪失的情况,其受表达能力和表达环境的影响。这个表达能力可能是一种规则,也可能是一种技术水平或者一种环境。所以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数据的归纳要有统一的、科学的规范。这个统一是全局的,只要涉及到相同的内容就需要遵守。可见,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规则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实践表。

2 高校数字化信息的传递过程

信息的交流是信息的表达、传递、接收和理解的过程。任何过程的环节中都可能会有信息的闪失。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闪失不一定影响信息流的效果。在共享与应用的过程中,信息流允许约定俗成,信息的交流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容错的,其容错能力取决于信息化的规则和手段,比如软件的稳健性。信息化也是信息流的规则化。规则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失和误码。因此,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规则要满足各个部门的数据要求。比如对学生成绩的处理,教务部门可能记录的是某一门课程在不同测验时间得到的不同成绩,而在档案馆最后提供成绩证明时,可能只有一个知识点,这中间的转换就是规则的意义所在。

信息流传递的目的是将信息源所表达的意思传递到目的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就是通过足够的信息,去除可知的闪失,归纳出可能的意思。学生管理部门通过教务部门提供的成绩信息,可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毕业离校。这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可能只需要关键的几个信息点。

3 高校数字化信息的共享与复用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信息应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系统需要完成信息的分拣、归类、权限控制等,并应用于相关系统。学生管理部门的学生基本信息可以只读的权限给教务部门,而教务部门的成绩也可以相同的方式和学生管理部门共享。

不同渠道的信息,可能传递给不同的对象。同时信息流又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去收集。信息流的传递和收集方向的定义,包含着信息流传递的规则。选择性的输出,选择性的接受。而这个规则是信息流的保障。

相对残缺的信息有时也可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在大数据时代,残缺的信息有可能通过周边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变废为宝。比如前面的例子,虽然没有记录时间,但是所有的网络地址的对应关系都相对稳定,而这个对应关系在边界路由或者防火墙上有详细的日志,这样就有可能将上述数据变废为宝。数据挖掘可能是信息复用的最佳例子。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利用大量信息中有用的部分,进行关联、分析、统计完成相关的业务。例如,学校贫困生的判断与助学金的发放就是一个常见的应用。学校的消费数据、校内活动数据、家庭收入信息、勤工俭学信息等,所有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汇总,并相互验证,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目前的、真实的贫困程度,并通过信息化平台以人性化的方式完成助学金的发送。

高校信息化的过程可以用细节决定成败来形容,信息化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在全民信息化的当下,在相对的全局内统一数据标准、统一传输规范、防止重复建设等都很重要。

[1]尹贵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技校高等数学教学发展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3,(06):94.

[2]黄新辉.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对我国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2012,(09):70—72.

猜你喜欢
信息流教务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