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语言技能训练的不同侧重点

2013-04-12 20:00
关键词:初级阶段口语重点

刘 阳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听、说、读、写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在语言教学中是介于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之间的一个中间过渡环节,其重要性无庸赘述。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也基本都是围绕着这四项基本技能训练来展开的。在每个教学阶段,这四项技能的训练都是缺一不可的,应全面训练。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中四项技能的训练可以不分先后、不分主次、平均用力。比如说:初级阶段更侧重于听、说领先,而到了中级阶段应该注意听、说、读、写并重,到了高级阶段则侧重于读、写领先;具体的每一项技能的训练内容在每个阶段也是有不同侧重的。

1 听的训练

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刚刚接触汉语这种全新的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在初级阶段的听力训练中加强对声、韵、调、轻重音、语气等基本语音要素的学习和听音辨音练习。这些语音要素是学生日后提高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基石,是在初级阶段应该加以重视和重点训练的内容。汉语的语言要素不仅包括语音还包括词汇、语法,因此这一阶段的训练重点应该放在训练学生听准每一个音、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段小的对话上。在训练方法上,这一阶段可以有所侧重地进行模仿性训练、分辨性训练。

到了中级阶段学生的学习量突然增大,课文内容也由不太长的对话逐步过渡到有一定长度的段落、短文,词汇部分增加了一些成语、俗语、歇后语,语法中也增加了一些常用口语句式。虽然经过初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听说能力,但是面对这些难度突然增加的听力材料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因此,在中级阶段的听力训练中除了继续加强基础训练外还要重点培养学生与“听”有关的各种能力,如去伪存真的分辨能力、记忆联想猜测的能力、快速反应的能力、迅速捕捉有用信号的能力、跳跃障碍的能力、容错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这是中级阶段听力训练的重点,当然这并不是说初级阶段不需要教给学生这些听力技巧,而是说相较之下中级阶段应该把这些听的能力放在训练的重心。

2 说的训练

初级阶段口语表达训练中要重点让学生学会准确得体的表达,发音准确、遣词造句准确、意思表达要准确,这就要求我们初级阶段的口语训练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规范学生选择词语、运用句式的准确性。这些训练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的,如一定的词汇量、语法、常用句式、固定格式。这是初级阶段的口头表达训练中的又一个重点,即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增加词汇量和常用句式的积累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到了中级阶段口语表达有了更高层次的目标,即得体性,这也成为了中级阶段口语表达训练的一个重点内容,如何训练学生进行得体的表达是这一阶段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口语表达训练中教师应该多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以功能意念项目为纲,提供给学生常用词汇、多种表达句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常用语气语调,在反复复述、叙述、讨论、演讲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运用的基础上掌握这些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以提高得体表达的口语能力。此外,中级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训练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成段、大段连贯表达,在中级阶段训练中除了上边提到的注意对词语、表达方式、语气语调的选择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注意选择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体现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这对于掌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能够进行大段成段地连贯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3 读的训练

初级阶段的阅读训练要求学生能够读懂与课文难度类似、反映日常生活和学习内容的材料、理解内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刚刚接触汉语,尤其是欧美留学生,对于汉字这种完全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完全陌生的,因此这一阶段的阅读训练重点应放在对汉字及词语的认读训练上,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在学生接触汉语一段时间,对汉字有了一个大致认识后我们可以在阅读训练的课堂上训练学生对单句、短句、简单的复句长句的阅读,以及对简短的段落篇章的快速阅读。

到了中级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通过阅读大量书面汉语材料,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汉语书面语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确定词义、理解句意和根据语境进行一定程度推理的能力。在中级阶段,阅读技能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通过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长句、难句的技能,锻炼学生由对汉字材料的感知进入对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速度。中级阶段的阅读训练中要“抓住字的构造和构词规律对学生进行自觉理解和掌握生词的能力的训练,抓住关键词语和关联词语对学生进行长句、难句、多重复句、紧缩复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抓住主题词、主题句、主题段来概括、归纳语段及篇章的大意、理解段篇章中心内容的训练”[1]。此外,在训练中还要增加文化部分教学的比重,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汉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汉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表达习惯,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才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4 写的训练

写的训练包括书写汉字的训练和书面表达的训练。这里我们想讨论的写的训练主要是指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初级阶段表达能力的训练主要应该集中到组词造句和小段表达两个方面。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极其有限,所以可以先从简单的组词造句开始,即把字组成词、把词搭配成词组或短语、把词组或短语组成小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组词造句练习,让学生感知汉语的内部结构,从而掌握其组织规则,这对于之后成段大段连贯表达以及汉语水平的整体提高是很有好处的。

到了中级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汉字、词汇、语法结构,我们的教学已不能单单停留在组词造句的层面了。这一阶段的写作形式更加丰富了,主要有记叙、说明和简单的应用文,因此我们需要把重点转移到让学生能够成段大段连贯表达的训练中来,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地训练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衔接、过渡,锻炼学生学会运用复句、多重复句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培养学生使用关联词语去连接句子、段落的能力。就训练方法而言,中级阶段可以采用缩写、扩写、改写、仿写、听后写、读后写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

5 结语

上文中我们从听、说、读、写四个角度分别阐述了不同阶段的训练侧重点,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训练内容是有先后承接作用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在初级阶段也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去得体地口语表达,这也是初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只是与准确表达这一教学目标相比尚不构成重点,只能居于次重点的位置,随着学生进入中级阶段的学习,准确表达的要求已基本达到,这时得体表达就成为了这一阶段的训练重点。综合来看,初级阶段的技能训练重点主要放在让学生能够对言语信息进行正确感知和理解,并能再现感知掌握过的某些语言材料,更注重基本语言要素的训练,训练方法也以模仿为主;而到了中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创造性地使用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进行正常的日常交际,这就要求我们的训练应更加注重语用和语段篇章教学,适当增加语言文化内容,多增加学生的主观性练习量。

参考文献:

[1]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1~256.

[2]李昀熹.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听力课教学的几种训练方法[J].河套大学学报,2009,6(1).

[3]刘丽宁.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听力输入的内容及方式[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2,(4).

[4]王秀云.初级汉语阅读课的教学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2).

[5]李静.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2012,(2).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口语重点
重点推荐
酒中的口语诗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口语对对碰
多元智能理论对制定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培养方案的启示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