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官场话语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3-04-12 23:11祝克懿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官场话语交际

祝克懿

在越来越重视语言动态发展研究的今天,我们将语言生态理论与“官场话语”这个复杂多元、内涵丰富的领域语对接来参与讨论,力图证明语言生态角度切入的研究确实发展出了新的面向、增加了科学的分析维度。

一、关于“生态”概念

“生态”是一个能指所指都极具张力的概念,一经产生,很快就拓展其内涵外延,跨学科发展成为诸多领域的术语。在中国、在当下,它确实很“生态”,以其旺盛的绿色生命力,以全覆盖的态势进入了全民语言生活,成为一个热词。口语交际中、各大媒体上,各个领域内,都可以见到“生态”作为支配成分、中心成分或修饰成分构成的“X生态”、“生态X”框架组合。这种框架组合不仅仅属于民间通行的社会流行语,也不仅仅是语言学家、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专家经常采用的表达类型,其接纳、认可、使用已经上升为一种政府行为。勿庸置疑,“生态”词语从单科生物术语变为全球通用语,除了其语义内涵适应了语言交际的社会需要而外,自然生态概念义日益强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自然生态平衡问题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时,挑战社会的自然问题就转化为社会问题,“生态”这个生命科学领域的专门术语自然就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使用了。

二“生态位”与“官场话语”

“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及物种生存习性与发展规律的综合体系。按照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每个物种都有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独特生态位。在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时间轴上,每个物种的生态活动无论是以生成、衍生、繁荣或灭绝的任何一种形态在某个特定时空中出现,都取决于其生态位内部与世界外部生存条件是否协调和谐。和谐程度越高,物种的生态发展就越好;反之,则走向衰退。

作为一种物种的语言生态发展,莫不循此发展规律。

从自然生态属性看,人类语言作为一种生态现象,也有其以“和谐”作为生存机制的“生态位”及在“生态位”发挥的种种功能。考察下属类型社会领域语的自然生态属性,可以发现每一种领域语都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在语言上位系统中,与其他类型的领域语和谐相处,各司其职,共谋进取;在领域语个体系统自身,于内,其语形和语义相辅相成,协同表意,于外,发展与内部生态位相协相调的语言环境——区别于其他领域语的不同语境生态位。若上下层次、内外环境都和谐适应,就会推动超常优质的语言生态生成。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商业社会,新闻语言与商业语言的良好生态就因其内部环境和谐并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获得了迅猛发展的契机。再来看当下官场领域语的自然生态属性,相形其他领域语,官场话语有属于自己的特殊话语生态位。

如果把语言比着一个蛋糕,新闻语言、法律语言、军事语言、商业语言、广告语言等领域语是竖着切分出来的类型,而官场话语作为一种领域语却是横着切分出来的类型。其特殊性表现为:

其一,“官场”称名。

官场话语的主体——“官员”作为生物世界的一个物种,生存发展于“官场”这样一个独特生态位。据此推理,“官场”应该有其客观存在性和空间性,而实际上并没有可用三维空间来描述的真实场域,所以在语言称名世界中借用了与“民间”、“江湖”等文学术语相对应的“官场”术语来描写官场的自然生态位。若溯源,最早可推至小说作者李伯元1903年开文学创作之先,在《官场现形记》中用表达文学想象空间的“官场”术语来描写官场生态位。此后“官场”作为一种中间环节、文学反映手段,在文学虚拟的空间中率先呈现官场话语生态位,又跨越“文学想象空间”区域,发展成为专门表达官员生存的政治空间、社会文化生活范畴、话语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群体活动范围的社会用语。

其二,“官场话语”的跨领域特征。

“官场话语”作为一种社会领域语,既区别又跨越到所有的社会领域语范围。无论是教育、科技、新闻、商业、农业、军事还是法律领域,360行,行行有官员。只要是机构团体,涉及到权力,大到国家,小到一个班集体都存在官场话语。雷冰在《有一种行话叫官腔》(《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14)中言:“有这么一行,在整个社会大格局中属于一个相对独立而又不可小觑的子系统。这个系统有自己的庞大群体,就是当官一族;有自己的成熟语言,就是官腔。”这就非常清晰地描述了官场话语既独立为一种行话又分属于社会语言大系统的特征。所以,我们用“官场话语生态位”术语表达在社会语言生活中主流的官场话语系统结构语义特征、时空领域和功能实现关系等特别意义。

三、“语言生态”与“官场话语生态”

语言生态学创始人豪根1970年在语言学会上讨论到:“语言一般只存在于使用者的大脑中,只有在语言使用者相互之间产生关系并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相关时才起功能作用”(姜谨,2009),这个论述是我们推论语言生态包括了语言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种表现形态的理论依据。

语言的自然生态是由结构系统与表意系统综合表现出某种语言运用和生存的自在状态、本真状态、符合衍生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状态。表现为由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的语言元素互动生成的结构关系和逻辑语义系统,由基本话语与元话语构成的静态话语表意系统。施行思维功能与工具功能,类似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的反映客观世界和人们内心世界的概念功能系统与组句成篇传递信息的语篇功能系统。

语言的社会生态是作为社会人的交际主体受特定交际动因所制约,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自然生态系统诸要素形成的话语生态。作为一种社会表现形态,处于交际中的话语所表现的话语运用和生存状态不以自然本真的状态存在,而是以社会交际干预因素为必备条件的状态存在。是动态的社会生态话语系统。类似于Halliday系统功能理论中建立、维系和反映人际关系的人际功能系统。这种功能实现关系由于加进了交际动因,增加了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和心理等语境因素,运用某种民族语言传情达意形成的话语生态系统因此被烙上了特定时空、历史、人为的痕迹,产生了时空交错的异质性、民族语言间或方言间交叉渗透的异域性、政治文化干预的意识形态意义、审美情趣的偏向等社会功能特征。

考察目前对官场话语的关注,无论是研究对象、理论目标还是研究方法都缺乏一种学科意义上的系统认知和科学界定。主要表现为:

1.自然生态理念的缺失

诸多关于官场话语的讨论都直接指涉官员的腐化言行和官场话语社会生态的政治意识

形态功能,忽略了官场话语自然生态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功能,忽略了官场话语作为领域语这种言语交际类型表现形态的丰富多样性。而官场话语中不论是作为“政府机构”、“官方”、“官员”主要运用的机构语言、工作语言,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话语,都必须由自然生态位话语发挥须臾不可缺的、多样化的思维功能与工具功能。它可以是被批评的权力话语和官员腐败的话语类型,也可以是以办公机构为信息载体,表现为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司法机关、各级组织部门下发的文件、条例、法规、命令;还可以是非权力机构的四大媒体以团体或个人的身份,通过新闻公告、社论、时评、编者按、消息报道、学术研究等形式表达官方公共信息;还可以通过反映官场语言生活的各种艺术形式来传递。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官场话语不可能脱离全社会通用的自然生态话语之外的符号系统来表意,即使将官场话语锁定为社会生态位中表达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依然只能依托由语言成分与结构关系构成的自然生态话语来实现社会生态功能,依托自然生态位的信息功能表达其政治意识和权力话语。

2.社会生态理念的偏颇

对官场话语社会生态认知的偏颇表现为在当下社会语言生活中,相当多的人虽视官场话语为一种话语交际类型,一种社会政治生活的领域语,却把“官场”视为一种官员滥用权力的社会场域,将“官场话语”局限为单向维度的权力话语,与“官场腐败”、“官腔”、“假大空话语”、“党八股”等同义。这种观念一方面是延续了晚清以来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对“官场”语义的界定,一方面也反映了公众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一种焦虑。从语言生态的角度来观察,官场话语作为一种有历史渊源、关涉全民语言生活的领域语,作为官员在获取、维持、使用权力中的过程话语,其历史属性、覆盖面和官员主体随社会语境变化而变化的过程话语,都决定了官场话语社会生态有着多种多样的样貌,并不仅仅囿于腐败话语、“假大空”话语这样一个贬义维度的社会生态类型。它有着二元对立,如:政府/公众、公共/个人、本族/外族、正面/反面、积极/消极、提倡/反对、公开/隐蔽、庄重/诙谐等多元发展的表意功能。

当然,腐败话语、“假大空”话语也是社会交际语言的品种之一,可以推论其之所以能占据一定的语言生态位,是因有适合它生长的社会语境,这就涉及到了社会制度方面的重大问题。“贪官”、“裸官”、“腐败根源”、“套话”、“党八股”这些语言表现作为反映官场语言生态的话语表征大量出现,一方面确实可以此判断官场语言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社会批判意识,说明官场语言生态自身已经失衡,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正向积极发展进取的环境;一方面,也给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警示:如果不从根本上来遏止这些负能量生态话语产生的社会基础,社会生态也将随之失衡!从目前官场话语的使用情况来看,多维度、多样态官场话语正逐渐再现官场话语的客观生态位。近些年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提倡讲真话、实话、短话,改革文风会风,都从语言进化的内部、外部环境,从竞争—选择—生存机制方面提供了一种革新进步的措施和行政保证。

四、官场话语与社会生态文明

语言有自己发展演变的生态规律,也会在适应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来不断调整自身。过去对官场话语的研究注重其作为交际工具的社会属性,倾向于讨伐其表负能量的官场话语,殊不知人作为生物种类之一,还须臣服于作为自然人的属性;作为自然人交际的语言工具也须顺应绿色生态结构环境,发展自然生态位独特的活动规律和生态功能。因此,从自然生态位出发,以辩证的态度、和谐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官场生态话语,可以审视出官场自然生态话语所凸显的思维功能和工具功能,可以突破过去对社会生态位中批判现实官场话语的偏狭指涉,丰富对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多样性官场话语的认知,并以此作为推动语言生态动态发展、平衡进步、保持蓬勃健康活力的重要目标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切实努力。

注 释:

①潘世松:《语言生态伦理概念提出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可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②周瑞敏:《自然选择与协同进化—生态语言学及语言生态认知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姜谨:《语言生态学研究面面观》,《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官场话语交际
情景交际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交际羊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