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统计工作方法研究

2013-04-17 11:05
机电信息 2013年9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管理

蒋 楠

(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越来越离不开统计工作的支持。从电力企业管理的需求来看,统计工作为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行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信息数据,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科学决策。因此,提高统计工作的成效无疑是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当前电力企业统计工作中需要改善的问题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作以下探讨与分析:

1 统计工作在电力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统计信息作为电力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体现出连续性、系统性、严谨性的特征。它既是电力企业把握经营管理整体情况、了解电力行业发展现状的“晴雨表”,同时又是职能部门对其进行调控管理、指导企业科学发展的客观依据。因此,统计工作在电力企业发展中肩负着以下几方面的使命:

(1)对电力企业某一时间点上的生产经营工作的现状进行反馈,并对企业在某一时期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反映出电力企业在组织结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2)科学披露企业经营现状、规模以及结构。对于企业资产、负债、经营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对于企业生产产品结构、人员结构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比。

(3)全面评价企业生产效能、管理水平、工作业绩等,对生产经营情况、产品市场占有情况、企业竞争力情况进行有效论证,提高企业高层决策的主动性和正确性。

2 电力企业统计工作实践中亟需改善的问题

统计工作在电力企业中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管理手段与方法上不断改进,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现阶段电力企业统计工作实践来看,还有需要改善的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 统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从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统计管理模式看,统计业务是落实到不同的责任部门,然后由这些部门向上级主管领导报送并对外报出。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对信息资料加以管理,因此在统计信息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也难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影响了统计工作效益。其次,在当前电力企业统计工作职能越来越重要的形势下,统计机构在人员的配置等方面却没有得到优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电力企业各类信息数据越来越庞大。统计人员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但其设施装备、经费待遇、工作条件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由此也产生了统计人才队伍业务素质与工作需求不适应的现象。

2.2 统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电力企业统计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对数据的汇总、整理和梳理。当然,这只是统计工作的第一步,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提高数据的分析质量以有利于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才是最终目的。在实践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力企业统计工作中对信息数据的分析深度不够、质量不高。数据质量较低直接影响到对其利用的不足,统计工作效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3 改善电力企业统计工作成效的方法与建议

针对上述电力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电力企业应采取积极的改善措施,从而使企业统计工作更有成效。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3.1 完善电力企业统计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统计管理模式应随企业的发展需求而同步完善。面对市场的竞争,我国电力企业已从传统的管理体制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这其中就要求各职能部门运转流畅,员工人尽其才。因此电力企业统计管理模式的完善,势必要求有相应的统计机构设置和人才的配置,并在横向上构建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与管理部门之间统计信息数据的共享。在统计管理的思路上,应改变传统的事后分析和定性分析方式,努力加强事前预测和定量分析。这样,方能使科学地推断、统计分析出来的信息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发展的需求。只有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才能真正体现出电力企业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3大功能。

3.2 全方位提高统计信息质量

电力企业统计工作成效的体现,在于不断提高信息数据的质量和利用效率。为此,应从数据的管理、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工作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信息质量。

(1)加强原始数据管理。原始数据是反映生产过程的第一手资料,是取得统计资料和编制统计报表的基本数据,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加强对原始数据的管理,为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是提高统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作为电力企业统计工作者,应提高责任意识,对统计数据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已经市场化,企业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企业管理需要。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主要是把握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指标的选取与考量应充分结合电力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特点,力求构建的统计指标体系能及时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为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改进统计工作方法。电力企业统计工作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从电力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其信息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而且信息保存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减轻统计人员繁重的事务性劳动,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及时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料。

3.3 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养,强化服务意识

电力企业统计工作的改善,落到实处即靠统计工作人员的执行来予以实现。因此应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养,强化其服务意识。提高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养,需要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使其掌握业务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同时,鼓励统计工作者积极探索创新统计工作方法,不断优化统计业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可以从强化统计数据服务质量意识和强化统计预测预警意识入手,因为信息数据的利用最终是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规避风险,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统计工作者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针对电力企业统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更好地为企业管理者、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3.4 发挥统计监督职能

统计监督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检验决策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并对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提出矫正意见,是在信息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企业经济效益离不开统计数据的规范和监督。只有建立起严密的统计监督系统才能使电力企业处于受控状态,才能运用统计调查分析资料对电力企业经济运行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监督。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统计工作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完善电力企业统计工作的管理模式,全方位、多途径地改善统计信息质量和利用效率,努力提高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强化其服务意识,并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只有这样,才有望改善电力企业统计管理现状,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建长.电力企业统计内容、范围应拓展[J].中国统计,2007(5)

[3]朱晓霞.企业能源统计的现状与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08(2)

[4]王艳华.加强电力企业统计工作必须提升统计人员素质[J].中国对外贸易,2010(24)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信息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订阅信息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展会信息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