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鸽六鞭原虫病的诊治及体会

2013-04-18 02:59林忠武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农林水局350001
福建畜牧兽医 2013年5期
关键词:信鸽原虫包囊

林忠武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农林水局 350001

鸽六鞭原虫病是由火鸡六鞭原虫寄生在鸽小肠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鸽传染性卡他性肠炎。该病在临床上以严重腹泻为主要特征症状,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除了鸽子以外,火鸡六鞭原虫也可感染火鸡、雉、鹌鹑、鹧鸪、孔雀等禽类。2013年5月,福州市仓山区一信鸽养殖场所饲养的200多羽信鸽出现了排水样稀粪症状的腹泻,病死率很高,经检查确诊为鸽六鞭原虫病,现将该病的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3年5月上旬,我区一信鸽养殖户所饲养的200多羽信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腹泻。刚开始养殖户怀疑是普通肠炎,分别用硫酸新霉素和盐酸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均无明显的疗效,之后又按照鸽球虫病进行治疗(选用磺胺氯吡嗪钠),治疗2~3 d也无明显的效果,每天死亡2~3羽。

2 临床表现

据调查,该信鸽饲养场共饲养信鸽200多羽,其中种鸽40对(共80羽)发病较轻,只有个别出现轻微的腹泻症状;幼鸽95羽(30~80日龄)发病较严重,而30日龄以内的30多羽幼鸽发病较轻。病幼鸽的主要症状是排水样稀粪,消瘦、胸骨突出,体重减轻,肛门周围羽毛潮湿而不整洁。此外,部分幼鸽在发病初期还有好动和易惊吓症状。发病中后期,病幼鸽表现精神萎顿和打堆现象,最后衰竭死亡,病程3~5 d。

3 病理变化

从外观看,患鸽消瘦,全身脱水严重。剖检可见十二指肠和空肠肿胀明显,肠内充满水样内容物,切开小肠可见小肠壁变薄,肠壁出现卡他性肠炎。其他内脏无明显病变。

4 诊断

刮取少量十二指肠和空场内容物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呈快速急冲运动的原虫。待半个小时后虫体活动变慢时在油镜下(1000倍)清晰可见虫体呈双侧对称,并由2个带核的鞭毛体组成,每侧体有6根长鞭毛。测量10个虫体大小,其范围为(9.5~21)μm ×(5.0~15.0)μm。据此可诊断该病为六鞭原虫病。

5 防治措施

1)全群大小鸽子均喂服甲硝唑(按每千克体重25 mg),连用3 d,对个别病重不吃食的鸽子采用口服甲硝唑片(每片0.2 g喂3 kg体重)和土霉素片(每片0.25 g喂5 kg体重),每天2次,连用3 d。

2)将种鸽与幼鸽分开饲养,并做好鸽舍内环境卫生和防护屏障,避免鸽子受到其他禽类的感染。

经过以上的精心治疗,全群鸽子除4羽特别严重的患鸽死亡外,其他鸽子均恢复正常。

6 体会

1)六鞭原虫病是一种能导致多种禽类(如鸽、火鸡、雉、鹌鹑、鹧鸪、孔雀等)感染发病的原虫病。信鸽时常在野外放飞,易与其他禽类接触,也易接触到受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该病。所以该病的预防必须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鸽舍的环境卫生,避免与其他禽类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在鸽场内也要将成鸽与幼鸽分开饲养,避免不同日龄鸽的交叉传染。

2)鸽六鞭原虫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在临床上需与鸽球虫病、鸽大肠杆菌病、鸽新城疫、鸽禽流感等进行鉴别诊断。鸽球虫病的腹泻以排黏液性的黄白色稀粪为主,用磺胺类等球虫药有较好治疗效果。鸽大肠杆菌病也是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为主,剖检可见肠黏膜充血、出血明显,心包炎和肝周炎也较明显,用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治疗均有效果。鸽新城疫在临床上以排绿色稀粪为主,并有呼吸道和歪头症状,用新城疫疫苗紧急免疫后7~10 d可稳定疫情。鸽禽流感也会出现排黄绿色稀粪,病死率高,传染快,对所有禽类均有易感性,剖检可见胰腺和心肌坏死等。

3)鸽六鞭原虫的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生存形式,在肠道内以滋养体方式存在,并通过纵分裂进行二分裂繁殖;在外界不利条件下,少数滋养体可在其外围形成包囊而存在。当鸽子在野外采食到六鞭原虫的包囊后,这些包囊在鸽体内脱囊形成滋养体并繁殖进而导致幼鸽发病。所以对经常放飞的信鸽,平时要定期使用甲硝唑进行预防性驱虫处理,以防止该病暴发。

猜你喜欢
信鸽原虫包囊
几种动物来源的蜱携带的细菌和原虫的检测
肉牛常见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分析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水禽常见原虫病的防治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
利什曼原虫减毒活疫苗研究进展
Ni 胁迫对斜纹夜蛾幼虫包囊反应的影响
包囊游仆虫包囊形成和解脱过程中微管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
信鸽的冬管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