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区海洋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04-20 12:02陈鲁疆王天玲曾继平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9期
关键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陈鲁疆,王天玲,曾继平

(1.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 青岛 266033;2.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青岛 266061)

北海区海洋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陈鲁疆1,王天玲1,曾继平2

(1.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 青岛 266033;2.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青岛 266061)

以质量为中心,确保海洋环境观测数据准确可靠,是海洋观测业务发展永恒的主题。为加强海洋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明确海洋工作质量责任,提高海洋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文章以 《国家海洋局海洋站 (点)观测业务检查考核办法》发布实施为契机,结合以往北海分局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深入探析适合北海区自身发展需求的海洋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新思路。文章阐述了北海区海洋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契机,从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组织协调、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方式方法4个方面,对北海区海洋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进行了探讨及规划,并提出了对策思路。

质量监督管理;检查考核;海洋观测;发展现状;规划;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观测预报等海洋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的阶段,海洋环境观测服务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海洋观测工作对数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质量监督管理作为保障海洋观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对海洋事业的发展必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为加强海洋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明确海洋工作质量责任,提高海洋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顺应十八大报告中“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精神,笔者结合以往在海洋环境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以 《国家海洋局海洋站 (点)观测业务检查考核办法(试行)》(国海预字〔2012〕354号)的发布实施为契机,深入探析适合北海区发展需求的海洋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新思路。

1 发展现状

1.1 机制行之有效

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是海洋环境观测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观测业务质量和推动观测技术进步的有效举措。

北海区质量监督机制建设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最初,国家海洋局于2001年颁布实施了《海洋计量工作管理暂行规定》,标志着海洋质量监督工作体系正式建立。经过多年的实际运行,国家海洋局于2008年正式颁布实施了 《海洋计量工作管理规定》和 《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成为海洋行政管理机构开展观测业务质量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第三阶段,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于2010年8月制定了 《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观测预报机构质量监督检查暂行办法》,该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北海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初步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为提升观测预报服务质量、全面了解北海区海洋观测预报单位基本能力现状、促进海洋观测业务单位更好地开展海洋观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组织严谨有序

一直以来,北海区的质量监督工作都由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主管处室作为领导机构,统筹规划,选派专家、技术骨干组成检查组,围绕 “计量管理、观测质量保证、资料汇交及档案管理”三大主题,以 “巩固成绩,突出重点,落实任务,跟踪检查”为原则,采取自查、资料反馈、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北海海区的观测业务单位开展质量监督检查,严格实施,注重实效,实时发布 《质量监督检查通报》,表彰先进,督促落后。

1.3 工作卓有成效

近年来,北海分局十分重视海洋环境观测质量工作,始终把质量当作海洋环境观测工作的生命线来抓,立足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质量监督部门职能,创新监督检查思路,遵循在参与中监督,监督中服务,在监督中协调,协调中服务的理念,积极完善组织机构,提前运作,主动介入,使北海区质量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质量监督工作对北海区海洋环境观测单位进一步转变作风、创新思路、强化管理、细化工作要求、规范工作程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北海区海洋环境观测单位质量管理能力得到持续有效的提高,表明了质量监督工作能够达到督促观测机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内部管理的目的。

三是能够认真有效地贯彻北海区年度观测预报方案,落实观测任务,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为抓手,促进观测资料质量逐年提高。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海区在海洋环境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2.1 检查内容不够全面

目前监督检查工作侧重于计量管理、质量控制、资料汇交与档案管理方面,而对于技术保障、应急管理和站容站貌等方面的检查较为欠缺。

2.2 检查手段和方法不完善

由于新形势下面临的任务和要求的变化,使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涉及的面越来越广,落实的难度也有所加大,仅现有层面的监督管理无法完全达到很好的监督效果,而且检查方式也相对单一。

2.3 检查标准不统一

检查要点过于宽泛,同时也缺少对检查结果的评价标准,造成了对被检查单位的综合评价结论欠缺说服力和严谨性。

2.4 奖罚机制不健全

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可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是观测业务质量管理的一个催化剂,也能充分体现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相反的,奖罚机制的不健全也会淡化和削弱质量监督的作用。

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质量监督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对策举措,来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机制,从而真正提高监督的效率和实效性,提升质量监督水平。

3 发展契机

2012年6月12日,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国家海洋局海洋站 (点)观测业务检查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以下简称 《办法》)。《办法》的发布实施,是我国海洋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该 《办法》具有显著特点,目的性明确、针对性突出、检查方式多样,实效性强。尤其是与以往检查办法最大区别是引入了定量考评机制[2],采取百分制计分方式,并予以相应的奖惩要求。考核内容重点突出数据传输、资料获取、质量控制、应急管理、运行维护和站容站貌等方面的内容。

显而易见,《办法》是各海区开展海洋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以 《办法》发布实施为契机,推进北海区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与工作创新,势在必行。

4 对策思路

4.1 深入调查研究,增强质量监督管理的前瞻性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了解北海区观测业务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

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加入提前介入环节。通过要求被检查单位将设备、人员、标准规范执行、观测环境变化、设备安装和变化以及观测资料准确率、传输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资料填报、反馈的方式,以达到提前了解被检查单位观测业务运行的基本情况,增强监督管理主动介入的目的。进而认真研究分析,把握特点规律,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加强组织协调,增强质量监督管理的整体性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健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质量保障组织机构是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践行者,健全的组织机构是确保质量工作政令畅通的基础[3]。

图1所示北海分局海洋观测业务质量保障组织机构规划框图。建立由北海分局预报处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各负其责,把好关口。其中,领导机构负责整个海区海洋环境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查考核工作,并组织成立检查组。检查组由预报处业务管理人员、各中心站和北海标准计量中心的业务骨干构成,各中心站间的业务骨干交叉配置。工作机构负责承担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查考核的日常工作。各中心站组织成立观测业务质量保障组,实施本单位和所辖海洋站 (点)及共建站的观测业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查考核工作。

图1 北海分局海洋观测业务质量保障组织机构规划框图

遵照 《办法》,分局采取二级专项检查,分局组织的专项检查和中心站组织的专项检查。检查组实施分局专项检查,质量保障组实施本心站和所辖海洋站 (点)及共建站的专项检查。

质量保障组织机构的全体部门和人员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深刻领会各项规章制度的实质和内涵,正确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准确把握各个检查考核要点。质量保障组织机构的建立,明确了工作责任,避免了工作中的相互推诿。

与 《办法》中不同的是,在规定的检查范围基础上,首次将与北海分局共建的地方海洋站作为检查对象,充分体现国家海洋局关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优势,共建、共用、共管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的指示精神。

4.3 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为深刻领会 《办法》出台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 《办法》的主要内容,认真做好 《办法》贯彻实施工作,结合以往海区质量监督管理经验,制定适合海区自身特点且行之有效的实施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制定实施细则,一方面必须符合自身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避免盲目效仿、凭空想象。

细则中应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质量保障措施、检查考核流程、奖罚政策、情况通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从而提高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确保实际工作过程中各负其责,质量保证到位,监督与被监督配合默契,质量管理层次鲜明、脉络清晰。

同时,亦需要依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年度海洋预报减灾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分局观测业务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统筹规划,保证检查考核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4.4 创新方式方法,增强质量监督管理的实效性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学习借鉴近年来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探索新方法、掌握新手段、开辟新途径。

如图2所示北海分局海洋观测业务检查考核流程规划。领导机构组织制订年度考核实施方案;工作机构制订年度检查考核计划,并报领导机构审批;被检查单位要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资料填报,并及时反馈至工作机构备案。由领导机构组建检查组,对反馈资料逐一审查,审查结果由工作机构汇总。检查组按照检查考核计划开展现场检查考核工作,最终向工作机构提交检查考核报告。

图2 北海分局海洋观测业务检查考核流程规划

此外,各中心站质量保障组制订年度观测业务质量保证工作方案,报领导机构审核批准,并按方案对中心站所辖海洋站 (点)及共建站开展质量管理及专项检查。

综上可见,规划后的质量监督管理及检查考核工作能够充分体现检查方式的多样性,即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互评相结合,材料审查与实地抽查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各观测单位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解决了以往检查方式单一的问题。

5 结束语

海洋观测工作是海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观测业务质量管理的优劣,关乎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生命,也是各级海洋观测机构持续开展工作的根本保证。北海分局将继续深入开展北海区海洋观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探索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海洋观测质量保障和管理工作,响应十八大报告中 “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全面推动北海区海洋观测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 钟海见.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对策解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51-53.

[2] 王涛,孙涛,胡智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评估与质量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J].质量与可靠性,2011 (5):54-55.

[3] 曲念东.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数据准确质量合格: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908专项质量管理成效显著[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6):35-38.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2017).

猜你喜欢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北海北、南海南
一分局简介
北海 美丽的地方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1936年抗战前夕的“北海事件”始末
建筑史话
国家海洋局确定2014年十大海洋科技重点工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
我国主要省份风暴潮灾情损失对比分析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璧山分局“四举措”整治餐饮业排污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