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梅:“生产力”成了预防的代名词

2013-04-23 03:41简雨轩冯晓淑姚培琪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3年2期
关键词:专刊职务犯罪生产力

简雨轩 冯晓淑 姚培琪

赶在林局长出发的前四天,记者打通了她的电话,问了两个问题:作为预防条线唯一一位人大代表,是否能在这次会议上提出预防相关的提案;能否在会后抽出时间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参会体验和感悟。林局长说,作为一名新代表很不容易,肩上的担子也很重,这次时间很紧,可能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愿望——提出预防立法的议案,但是在自己的五年任期内一定要做到,并约定好等她回来之后接受本刊的采访。

“预防职务犯罪也出生产力”。3月8日,林志梅在江苏代表团讨论时的发言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消息传来,鼓舞了全国预防人的士气,也让编辑部兴奋起来,再次与她取得联系,商谈采访事宜。她答应等回到南京,一旦有空,就会与一直关注“南京大预防”的本刊联系。

3月19日中午1时许,终于等来了林局长的电话。“您好,我是林志梅。不好意思,上午刚汇报完,下午两点半还要开我们院的党组扩大会议作汇报。”电话那头传来了清脆又不乏温柔的声音……

预防专刊:感谢林局长中午不休息,第三次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谈一下有了亲身经历之后,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有什么新的感受?

林志梅: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我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不但白天没想过,连晚上都没做过这个梦。当上人大代表了,心里非常开心和兴奋,同时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除了要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积极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呼声,切实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

对于这次大会,我想用一个词组形容:简朴的盛会。过去我看到电视和报纸上对“两会”的报道,觉得非常神圣。这次大会给我的感觉是,在保留了盛会特征的同时,又非常朴实。一到会议现场,就给我们发了大会的“十五条举措”。比如明确规定,不允许在会上搞宴请,不允许浪费食物,不允许搞大会专供、特供,不允许拉赞助,不允许借助开会商谈业务……

这种会风的转变,体现在会议组织的全过程。到了北京之后,我们下了火车,就直接被送到了宾馆,并没有之前老代表说的鲜花、红地毯、欢迎队伍和标语。包括宾馆里面,也没有任何欢迎词,都非常勤俭节约,没有铺张。但是会议代表的精神跟以前一样,用内容的充实取代了很多形式上的东西,议程安排十分紧凑。

在文风上,摆脱了原先拖沓、冗长的措辞,从政府、人大报告到两院报告都非常精炼。听说过去的两院报告都有二十几页,这次只有十四页。代表们都反映报告内容很翔实,把过去五年的工作写得清清楚楚,未来的工作打算也很明确,还剖析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把实实在在做得一些事情报告给了代表。每位代表也都能认真听取会议报告,充分履行自身职能。在对报告中提到的过去工作进行肯定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建议,畅所欲言。所以这次大会既十分的隆重,又是纪律严明的、形式简朴的。

预防专刊:您这次有向大会提交什么议案或建议吗?

林志梅:这次时间太匆忙,从一月底成为人大代表,并报全国人大进行资格审查,到二月底去省里进行新代表培训,再到3月5号开幕式,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还包括了春节。议案的提出有更为复杂的程序和要求,所以很遗憾,我这次没有真正形成议案,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在医患纠纷和经适房方面的建议。之所以带着这两个方面的建议,是新代表培训的时候,把各个条线的意见反馈了过来,我认为这是百姓最关注的问题,自己之前也在这些方面收集过资料。

会后,我向宋寒松厅长汇报过,说在未来的五年里,我的议案一定会立足于预防职务犯罪的立法工作。

预防专刊:3月8日,作为江苏代表团代表,您的发言得到了习总书记的肯定,也备受大家关注,您能讲一下那天的故事吗?

林志梅:总书记到了一个地方团,大家都是非常高兴和紧张的。那天,习总书记作为上海团的代表,受我们的邀请,来到江苏代表团。很荣幸,我被大会会务组选中,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当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发言必须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和自己工作。我的发言则主要是结合对政府报告中关于反腐倡廉的理解和认识,如权力过分集中是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源,“三清”是我们未来反腐倡廉工作要实现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要怎么做。还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了我在检察机关工作30多年,看到了许多年轻有为的干部倒下的情形;谈从事预防17年来,深刻地感受到预防工作也是生产力,也是GDP。这就引出了习总书记的一段讲话,说预防职务犯罪也出生产力,我很以为然。培养一个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要贵得多。他还要求我们公务员要向出家人念阿弥陀佛一样,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

大会发言稿都是经过审核的,但是我们发言的时候不允许带稿件,每个人都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讲。而且不能讲空洞的东西,如果是你自己做的事情,你都会直接说出来,对我们的要求都非常高。不光那一天,平时大家也多是脱稿去讲的。

发言稿的形成其实很快。接到任务之前我还在高检院,他们一打电话来,我就赶过去了。当时是4号晚上6点多,他们通知我说习总书记要到江苏团来,确定由我作为代表发言,还要求6号12点之前交稿件。我非常开心,特别开心,但写稿件是我的弱项,我最怕这件事了,不知道写些什么。4号晚上我开始思考这篇稿件,5号人大开幕式当晚,就动笔写了初稿,主要是工作上的事情,比如社会化大预防、党委领导机制之类的。第二天上午9点就把稿子交上去了。到晚上7点接到反馈说,基层工作谈得太多,属于工作汇报,这种写法不行。

后来大会组委找到我,说让我谈谈对反腐倡廉的认识。我就又开始思考,这怎么写呢,是写重要性、必要性吗?但是这些方面,领导已经说得很多、很清楚了,我再说好像也只是重复。那该从何处下手?后来我突然想起来,为什么不把我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呢!预防工作我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去做?因为前面有这么多的干部倒下去,我觉得很心痛,觉得不应该看抓了多少人,应该看预防了多少人。预防很难用数字来统计成效,但是在看过很多案件之后,确实有很多例子能够证明预防工作确实有成效,于是我就讲了几个关于GDP的故事,举了几个例子。这就是我的二稿,也是终稿了,是在第二天8点钟交掉的。

稿件之所以写得这么快,是因为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出来。预防也是生产力和GDP我说了三年了,从三年前哪一天开始讲,在什么场合讲的,我不记得了,但这几年我一直是这个想法。预防为什么就不能算账呢,预防职务犯罪可以挽回多少损失是完全可以计算的,经济损失不就是GDP么。所以这次我也是机会好,那天我被选中发言,又遇到习总书记,又恰好他最近在中纪委上关于十八大报告的讲话对这方面感触很深,这才引起他的一段话。

预防专刊:大家对那天您的发言有何反响?或者对您有何新的看法?

林志梅:江苏代表团听了我的发言后,都喊我“志梅同志”,姓也不要了,说“这是总书记给你改的名啊!”“生产力”成了预防的代名词,也成了我的代名词。

在习总书记给予了肯定和评价之后,又登在了《检察日报》的头条,引起了与会代表,尤其是检察系统代表的注意,在他们当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他们都特别开心。

在3月8号当天晚上,曹建明检察长通过省院徐安检察长,向会务部门要习总书记的讲话。12号休会的时候,高检院预防厅立即召开会议,北京市、区两级检察院预防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预防职务犯罪也出生产力”的重要讲话精神,还让我去介绍了一个小时。11号下午,我在梅地亚中心,与天津、吉林省院的两位检察长一起接受十几家网站的访谈。本来我们三个不是一个代表团的,之前也不认识,他们就是因为在报纸上看了关于我的报道才知道了我,说你了不起啊,这次出了大名了,为检察机关争了光,之前大家对两院都不是很了解,这次大家知道我们检察机关的一些情况了。这是检察系统的反响。

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看到我也说,志梅同志你讲得很好,你为江苏争了光,为南京争了光,为检察系统争了光。

预防专刊:作为检察人、预防人,您打算怎样继续履行好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

林志梅:从北京回来以后,我已经作了四次汇报,也接到很多来自各机关、企业的邀请。这几天确实很忙,主要是传达“两会”精神。因为我是人大代表,而且讲话得到了习总书记的肯定。

在具体工作上,我希望推动南京的预防工作有创新发展。今天下午两点我们就将召开侦防一体化会,讨论如何把侦防一体化、检察建议,纳入人大的监督范畴,通过检察建议让更多的单位建章立制,让检察建议更有针对性,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扎实有效,防止出现检察建议发出之后,单位是否进行整改都不知道的被动局面。这只是我们的初步设想,但肯定还要和人大沟通。今天下午开会,就是想通过讨论,拿出一个初步的意见,希望人大重视我们预防工作,也争取把我们预防工作向人大做一个专题汇报,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我们工作,扎扎实实使我们通过办理的案件能够治理一片,取得好的效果。这是我们今年新的工作思路。

其他的常规工作,如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通过四条途径来拓展。一是通过谈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的重要性,论证预防工作的成效。第二是要争取使我们的“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平台做到社区预防全覆盖。第三个是在农村基层组织方面,通过设立村官检察站和联系点,做到涉农全覆盖。第四个是成立非公企业预防协会,准备在今年第二季度,将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工作在非公领域打开新的局面。

猜你喜欢
专刊职务犯罪生产力
来不及生产力
《考试与评价》英语高一专刊2020年第1—6期出版计划
《考试与评价》英语八年级专刊2020年第1—6期编辑计划
《考试与评价》英语七年级专刊2020年第1—6期出版计划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四川:评阅“打虎拍蝇”成效
关于地、县级供电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对权力使用的制约”的几点思考
榆树支行积极开展廉政风险法制教育 建设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2009年年度专刊征订启事
职务犯罪对策选择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