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潜指纹DNA等位基因分型研究

2013-04-26 05:40皮建华张德明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基因座检材微量

龙 兵,罗 杨,皮建华,张德明,文 雯

(1.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2.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41;3.泸州市公安局 四川泸州 646000)

汗潜指纹是指含有手指脊线分泌的脊线汗或粘有脸部皮肤皮脂汗的手指末端与客体接触后,留下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指纹印迹[1]。汗潜指纹是犯罪现场十分常见的痕迹物证,是传统痕迹检验的重要研究和检测对象。汗潜指纹中含有微量脱落细胞[2,3]。随着DNA检测技术的发展,实现了DNA检测的微量化,使得汗潜指纹的DNA分析成为可能[4]。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汗潜指纹DNA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的表现及其原因。

一、材料与方法

(一)样本及DNA提取。

5名志愿者分别在玻璃板上遗留5枚拇指汗潜指纹,共25份汗潜指纹检材。提取每位志愿者的口腔拭子,共5份样本,用于验证汗潜指纹DNA检测结果,每份口腔拭子样本均做三个平行样本检测。采用手电侧光照射,棉签擦拭转移汗潜指纹。Chelex-100法提取检材DNA。

(二)PCR扩增。

采用AB公司ID试剂盒进行PCR扩增,扩增体系为10ul。AB公司9700 PCR扩增仪扩增。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11min,94℃变性1min,59℃退火1min,72℃延伸1min, 共进行32个循环后, 60℃保温60min。

(三)电泳检测及分析。

扩增产物采用AB公司3130基因自动分析仪电泳,Genemapper3.2软件进行分析。电泳体系为:1ulPCR扩增产物,10ul去离子甲酰胺,1.25ul GS500LIZ内标。

二、 结 果

25份汗潜指纹检材中8份检材获得较好STR分型。17份检材STR分型效果较差,其中5份检材未出现STR分型,4份检材出现部分分型峰较低的STR分型,8份检材出现分型错误。出现的错误分型结果中有的等位基因表现为混合样本分型结果,比如D21S11基因座口腔拭子基因分型为29-31.2,而汗潜指纹检测结果表现为27-28.2-29-31.2-36(如图1)。有的汗潜指纹DNA基因座出现等位基因丢失现象,比如D16S539基因座口腔拭子基因分型为11-13,汗潜指纹分型结果为11-11,丢失了等位基因13(如图2);TPOX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为8-9,汗潜指纹分型结果为9-9,丢失了等位基因8(如图3)。有的汗潜指纹表现为等位基因错误分型,比如D16S539基因座口腔拭子基因分型为11-11,汗潜指纹分型结果12-12(如图4),分型错误。

三、 讨 论

手指上的脱落细胞一部分来源于手指皮肤本身的脱落细胞,一部分来源于手指经常触摸人体皮肤而粘附的脱落细胞两者组成。在正常的新陈代谢下,人体皮肤表皮的复层上皮细胞不断衰老角化或损伤脱落,由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层的基底层细胞不断分裂增生补充。

汗潜指纹属于微量DNA检材容易受到外源性DNA的污染[5],污染可能来自于检材的提取环节,可能来自实验室检验的环节[6]。在提取志愿者指纹前,志愿者的手可能与他人有接触(如,握手)使得他人的脱落细胞粘附在该志愿者手指上,因此在汗潜指纹上提取的DNA可能就不只是本人一个个体的DNA。在检测中表现为一个基因座出现2个以上等位基因这种混合样本的表现(如图1)。由于汗潜指纹属于微量DNA检材,容易导致部分等位基因扩增失败,出现等位基因丢失现象(如图2,3)。汗潜指纹基因座出现错误分型(如图4)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等位基因丢失和DNA污染的双重原因导致(个体自身的DNA等位基因丢失,但检测出污染DNA等位基因)。汗潜指纹的DNA检测为汗潜指纹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展开了新的方向,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在汗潜指纹检测结果的应用和解读上我们应该进行认真的研判,要考虑其作为微量检材可能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错误分型,值得高度重视。本次研究无论是提取还是转移汗潜指纹都是在比较理想的条件下进行,不同于实际检案。在实际案件中,汗潜指纹的提取、保存、转移都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时间,保存条件。我们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增加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1]王桂强.指印的光学显现和照相技术[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1.25.

[2]Zamir A,Springer E,Glattatein B,Fingerprints and DNA:STR Typing of DNA Extracted from Adhesive Tape after processing for Fingerprints[J].J Forensic Sci 2000,45(3):687-688.

[3]Balogh M,Burger J,Bender K,et al.STR genotyping and mtDNA sequencing of latent fingerprint on paper[J].Forensic Sci Int,2003,137:188-195.

[4]Schulz MM,Reichert W.Archived or directly swabbed latent fingerprints as a DNA source for STR typing[J].Forensic Sci Int,2002,127:128-130.

[5]Gill P,Whitaker J,Flaxman C,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igor of interpretation rules for STRs derived from less than 100pg of DNA[J].Forensic Sci Int,2000,112:17-40.

[6]Wickenheiser RA.Traee DNA:a review,discussion of theory,and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fer of trace quantities of DNA though skin contact[J].J Forensic Sci,2002,47(3):442-450.

猜你喜欢
基因座检材微量
广东肇庆汉族人群20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疑难生物检材DNA的检验探究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DYF387S1基因座分型异常现象
直接扩增法提取脱落细胞DNA
PowerPlex21系统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评估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科技手段在优质检材获取中的应用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