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专题

2013-05-03 09:40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填平范先生自选集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主持人语: 2013年4月,范伯群先生的《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5月25日,苏州大学文学院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南林饭店举行。北京大学的严家炎教授、温儒敏教授,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袁进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福辉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陈建华教授,台湾师范大学许俊雅教授,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女士及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王飞先生,苏州大学田晓明副校长、文学院院长王尧教授等七十余位来自大陆和港台地区的知名教授和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 此外,南京大学丁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勇教授和吉林大学刘中树教授或发来贺信,或委托学者代为转达了对范先生的祝贺之情。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范伯群教授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委托的《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的编纂工作。此后,他带领他的学术团队,进入了通俗文学研究领域。从史料梳理、甄选作家等拓荒性工作开始,该团队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终于撰写成《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空白。《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荣获了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王瑶学术奖”优秀著作一等奖(是这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奖项开办以来的唯一的优秀著作一等奖)以及“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以往的近现代文学研究,雅文学(名称并不科学,姑妄称之)和通俗文学一直被认为水火不容。范伯群先生带领他的团队经过几十年研究,认为雅俗文学之间不应该有人为的鸿沟,而应该是事实上的“互补”。为此,范伯群先生提出“双翼齐飞论”,建立了“多元共生”的文学史观。这次范先生提出的“填平雅俗鸿沟”,以及下一步写作计划中的为市民大众文学“摘帽与加冕”,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学术观念。《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选取的45篇作品是范伯群教授学术生涯的结晶,构成了范先生几十年学术研究的链条。这一学术链条,描绘了范先生几十年文学研究的治学轨迹,集中体现了范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范先生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以及学术成就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一致肯定。

本次研讨会,以《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以下本栏目内的文章都简称“《填平雅俗鸿沟》”)为契机,与会学者就雅俗关系以及近现代文学史上的诸多问题发表了各自见解。讨论的议题不仅关乎范伯群先生个人的学术经历和学术观点,更关乎目前学界对近现代文学史研究中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尤其是雅俗文学关系如何评价、雅俗界限如何打通、不同时期学术研究背景如何考量、现代文学研究范畴如何界定等评说,都是一些直接与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走向紧密相联的重大问题。鉴于此,我们将此次研讨会的相关发言整理结集,作一总括,以期留下一份翔实的记录,供学界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填平范先生自选集
黑夜填平了许多(外一首)
《我的思想与观念:爱因斯坦自选集》
一束光
成长的足迹 成功的印记
山区高速公路路侧填平区设计研究
给马路装拉链
斗室斟字句 译海起歌声—— 记音乐家、翻译家、作家薛范先生
叶延滨自选集
海外赤子吟
怀念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