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尚德

2013-05-13 01:56蔡恩泽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3年4期
关键词:尚德政府企业

蔡恩泽

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裁定,对无锡尚德宣布实施破产重整,“光伏大王”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只用8年时间就从天堂跌入地狱。而极具讽刺色彩的是,施正荣曾预测,“2010年后中国光伏业将重新洗牌”。

“双反”只是导火索

从现象上看,是美国、欧盟及印度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导致尚德破产。

尚德自成立之初,就是一家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公司,从2002年第一条生产线投产至2011年的10年中,该公司的光伏组件90%以上出口海外。

把中国产品的命运与海外市场捆绑在一起,本身就充满隐患。虽然中国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占据了全球半壁江山,品牌也是不同凡响,然而中国光伏产业的命运却一直掌握在他人手中——原料、技术、市场等“三头在外”。在国际贸易中,又缺少定价权,一旦欧美经济陷入衰退,加强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光伏产业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再加上国内数百家光伏企业一哄而上,挤在国际市场中,其生存境遇也就可想而知。

破产反思

施正荣需要忏悔。企业家的眼光决定企业的前途,对施正荣本人来说,他主导了企业盲目扩张规模。自2005年底到2008年短短3年时间内,尚德产能从100多兆瓦迅速攀升至1000兆瓦,2012年又达到2500兆瓦。期间他还有过多次投资失误:先是在成都启动的碲化镉薄膜电池项目半途而废,后又在上海投入3亿美元建造50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工厂打水漂,再后来与美国MEMC公司的长期合同违约损失2.12亿美元,而耗资1.07亿美元收购日本MSK公司股权后并未赚到钱。

银行需要忏悔。8年前,施正荣在纽交所敲响了尚德电力的上市钟声,尚德电力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当地9家银行一窝蜂地将贷款送上门,银行成了尚德的提款机。而一个时期内,尚德资产负债率已超过81%,银行方面却浑然不觉其光鲜外表下潜藏的危机。

政府更需要忏悔。中国光伏产业何以沦落至此?政府的溺爱难辞其咎。政府不但一手将这个行业捧大,给予其各种特殊的政策优惠,在其产能过剩时又没能及时合理引导,反而继续怂恿其扩张,并提供各种支持。

尚德是无锡的名片和纳税大户,为了政绩,当地政府一次又一次地伸出援手。政府的“手”不是通过市场调节,掩盖了企业缺陷,滋长了企业的无序扩张,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而这种过剩,既是市场性过剩,又是体制性过剩。除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产能过剩外,我国工业产能的过快扩张还与投资体制转型、地方政府存在投资冲动以及以GDP为驱动力的经济核算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密切相关。

如果政府的“手”不加节制,不彻底改变以GDP为纲的发展思路,不尊重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体制改革,而总是由政府指手画脚干预企业发展,尚德危局就不会是个案。

媒体也应该忏悔。多年来,一些媒体的“造神运动”将施正荣和尚德送上了神坛。“过去媒体确实把他捧得太高了。某种程度上,施正荣是被‘捧杀的。”一家光伏企业的老总在谈到尚德时唏嘘不已。

尚德的破产不该只停留在由谁忏悔的阶段,而是希望各方都能从中悟出点道理,理性善待光伏等朝阳产业乃至中国制造业。

(作者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猜你喜欢
尚德政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尚德学校的德育工作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尚德机构2018财年Q2净收入4.818亿元,净亏损2.718亿元
画家要做修身尚德的人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