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南海布局

2013-05-14 16:53苏洁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9期
关键词:文莱南海菲律宾

苏洁

“不让南海问题干扰两国合作大局。”10月中旬访问越南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越共总书记阮富仲时呼吁。作为东南亚访问之旅的第三站,在越南,李克强实现了不少“零的突破”。

据统计,两国领导人共出席了12项双边合同签字仪式,合作范围涉及贸易、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和海洋等领域。所有合作项目中,最受外界瞩目的应是联合研究开发南海争议区域的海上工作组的成立。“海上工作组的成立,意义重大。如果这种尝试成功,中越彼此尝到甜头,将来有可能逐步向南沙地区推进,也能够为中国与其他东盟国家的双边、多边合作提供经验,创造条件。”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中越成立海上工作组,推进共同开发北部湾湾口外区域,被外界认为是“中国以新思维在南海问题上实现的重大突破”。

这种突破从今年10月初就开始了,作为中国最高级别领导人,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开启了东南亚之行。除了菲律宾外,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存在争端的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都在访问名单上。以往国家领导人在多边场合一般不会主动提及南海问题,但这次,南海问题却多次被主动提及。比如说,李克强提到南海问题上区域内和区域外国家的关切,指出支持与非争端方推动南海航行自由、安全,因为中国也是南海航行安全的受益国。另外,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等,都展现了中国积极主动的态度。 “这是一次重要的外交行动。”吴士存说。

“近期的动态表明,中国在南海争端上的‘控局的能力得到了急剧加强。中国的南海政策不妨更自信一些。”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胡波表示。

主动提出制度化解决方案

10月11日,在李克强访问文莱期间,中国海油集团文莱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中国和文莱关于成立油田服务领域合资公司的协议。与此同时,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文莱达鲁萨兰国联合声明》,决定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并一致同意加强海上合作,推动共同开发。

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开始和文莱合作讨论共同开发石油的问题,“中国和越南在南沙地区分歧相对较大,而菲律宾又没有合作的诚意,所以中国希望能在文莱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两国签署油气公司的合作备忘录,证明中国和文莱正在探索合作开发的可行性。”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

为了促进地区经济融合,习近平主席9月还在阿斯塔纳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承诺在南海打造“海上丝绸之路”。

不久后,美国财政部分管反恐和金融情报事务的副部长戴维·科恩在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题为《中国在两条战线上推动“丝绸之路”地区贸易》的文章,认为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南海政策的亮点。

同时中国更是积极主动寻求建立与东盟的合作框架。

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东南亚之行对印尼的访问中首次提出,要积极探讨和推进中国与东盟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随后,李克强总理在“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框架包括两点政治共识:推进合作的根本在深化战略互信;深化合作的关键是聚焦经济发展。

“中方已表明愿意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化来解决南海问题上的各种争议”。外交学院国际关系所副所长曲博认为,“2+7”框架有助最终解决南海问题。

搅局者

虽然在中国的主导下,合作解决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菲律宾却始终动作频频,不断挑起事端。

近日,关于美军可能重返前美海军基地菲律宾苏比克湾的传言尚未平息,菲律宾官员宣布,目前正在兴建一个全新的海军基地。根据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报道,新的海军基地地处奥伊斯特湾附近,此地位于马尼拉西南550公里的巴拉望岛,距南沙群岛仅有约160公里。

除外,菲律宾还频繁与其他国家进行“联合军演”。9月底,菲律宾与美国在南海海域开展的军演,进一步加剧了与周边国家,包括中国的紧张关系。

这也引起了国内民众的不满。不久前,由于反对菲政府过度向美军开放军事基地和修建“基地”,菲民众在首都马尼拉爆发反美游行。然而,菲律宾政府依然我行我素。

为了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菲律宾甚至将中国告上了国际仲裁法庭。

今年7月15日,菲律宾外交部宣称“已不可能就南海问题与中方进行双边讨论”。第二天,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称,国际仲裁法庭有关菲律宾与中国南海争端的仲裁程序已经开始。菲律宾提出诉讼的理由是: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主张违反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

近日,菲律宾还聘请了美国知名律师保罗·赖克勒,以在国际法庭的南海问题仲裁中打击中国。

中国外交部作出回应,表示中方已多次表明,不接受仲裁,且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同时中国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领土海洋争议。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认为,菲律宾竭力将南海问题国际化,虽然是一场政治阴谋,但仍损害了中国在南海的利益。“从7月11日开了第一次仲裁员会议,到进入审议阶段,再到最终裁决,尽管中国表示不参与、不接受,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将菲律宾提交仲裁的政治阴谋公之于众,让外界知道南海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多方博弈

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始终希望“借力”美国。而作为区域外国家,美国对亚太地区,包括对南海问题的热情也丝毫不减。

自从2012年正式提出“重返亚太”政策以来,美国政府催生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不断拉拢东盟国家加入以寻求经济利益。而在军事方面,美国也是很照顾自己的南海“伙伴”。为了进一步强化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除了联合军演外,美国还把退役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卖给了菲律宾,并向菲律宾出售先进军事装备,推动菲律宾落后的武器装备全面升级。

“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中立的话,如今是日益倾斜,包括推动将南海问题纳入第三方机制,将美国油气公司在南海的开发活动纳入国家利益范畴等。“他们希望改变南海现状,也越来越针对中国”。吴士存说。

美国之外,日本也在亦步亦趋,将自己视为“南海问题局内人”。今年7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宣布,以日元贷款形式向菲方提供10艘海岸警卫队巡逻艇,以及一系列发展援助和贷款。

此外,安倍提出了加强日菲两国关系的四点建议,包括共同发展经济、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加强对棉兰老和平进程的援助以及促进两国民间交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日本问题专家杨伯江认为,安倍上台以来,提高了东南亚在其外交和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安倍竭力拉拢与中国存在争端的菲律宾等国,意在与中国展开地缘政治竞争,使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相互策应,联合对华”。

10月参加东盟系列峰会时,安倍在文莱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会面中,再次确认日本将帮助菲律宾提升海上警备力量,而在南海问题上的表态也颇有针对中国的意味。

日本新闻网报道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文莱举行的东亚首脑峰会上,安倍明确指出,南海问题“是整个地区和国际社会都关心的问题。所有的关系各国都应该遵守国际法,单方面的行动必须谨慎处理。”安倍还表示:“对于(领土主权)纠纷,必须依照国际法予以和平解决。”

另外,在出席日本与东盟十国峰会期间,安倍还大谈“行使集体自卫权”、加入联合国集体安全保障机制等,寻求东盟国家的理解。

同时,在日本国内,《产经新闻》在东盟峰会期间刊发东洋学园大学教授樱田淳的文章,鼓吹应考虑打造“日美菲同盟”,并考虑扩展为“亚太版北约”。

“中国的立场是明确的,就是坚决反对第三方介入,只与东盟磋商。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其他区域外国家,都不可能参与、主导南海海上规则的制定。区域外国家希望推动南海问题多变化、复杂化,而且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对于这一点,中国需要充分应对。”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说。

猜你喜欢
文莱南海菲律宾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南海明珠
从南宁到斯里巴加湾:我与文莱四年的故事
南海农民赤卫军
美国威胁 南海安全
文莱形象大使吴尊到南宁进行宣传
西方银行离开,中资帮助文莱
文莱:与中国渊源颇深的国家
变成什么好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