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斗士”缘何落马

2013-05-14 16:53韩永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9期
关键词:阜阳市阜阳刘家

韩永

“我是罪人。”

2013年10月10日,刘家坤站在安徽省宿州市中级法院法庭的被告席上。他没有穿囚服,西装依然笔挺,但憔悴写在脸上。站在他右手边的,是另一名被告、他的情妇赵晓莉。

刘家坤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颇为冗长。他分析了自己如何从曾经的勤政清廉走到收受巨额贿赂的历程,其中着重提到了两个因素:一是不断影响他的情妇,二是不受约束的权力。

刘家坤说,正是这两个因素,让他走上了一条权钱交易的不归路。

想当年,刘家坤在舆论中还一度是一位“反腐斗士”。而后自身难保陷于贪腐,又在失效的官员监督考察机制中一路平步青云,这又是另外一个典型的“带病提拔”的故事。

太和县贪腐系列

今年4月25日,《阜阳日报》在头版发布了一条该市人大常委会的公告:鉴于太和县人大常委会已接受刘家坤辞去阜阳市第四届人大代表职务,根据相关规定,阜阳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终止刘家坤的阜阳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

3天前,太和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接受刘家坤辞去该县人大代表职务的请求。其担任的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相应终止。

事实上,早在两个月前的2月22日,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太和县县委书记刘家坤已经被安徽省纪委调查。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刘家坤被调查之前,阜阳市信访局原副局长王毅已被调查。调到该市信访局之前,王毅曾长期在太和县做官,官至县委常委、副县长,主管土地、城建。

宿州市检察院指控,从2007年至2012年,刘家坤在担任太和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伙同其情妇赵晓莉,收受房地产商等企业老板6人人民币2466万元、价值176.7万元的金条12根、价值156万元的观音画像一幅、价值95.9万元的宝马车一辆以及35万元的原始股,合计收受财物达2929.7万元。刘家坤为此6人在承揽工程、征地拆迁、拨付工程款、公司上市改制等请托事项上提供了帮助。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王毅被调查后,刘家坤犹如惊弓之鸟,数夜待在办公室通宵不归。一位与刘家坤相熟的官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刘家坤案发于安徽省巡视组在阜阳巡视期间。

早在2012年7月,太和县土地和住建部门就陆续有官员遭到调查。当月,该县国土局地籍股副股长苗立民被阜阳市纪委带走。据《中国新闻周刊》拿到的一份阜阳市纪委有关文件显示,苗立民利用职务之便,在土地登记等工作中收受他人贿赂50余万元;同时参与土地非法转让,从中获利近百万元。

同月,该县住建局规划科干部张余恒遭到调查。经查,张利用职务之便,在规划证的办理、发放环节多次收受他人贿赂总额达70多万元,并违规参与房地产开发。

今年1月,该县规划局副局长张帆被调查。其被查出利用职务之便与他人合伙进行房地产开发,帮助办理合伙人的请托事项,获取高额收益100余万元。

今年3月,该县国土局局长苗同贺被查。苗涉嫌利用职务之便,在企业环评、承建工程、支付工程款以及办理土地手续等环节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70余万元。

据悉,苗同贺与刘家坤关系密切。苗曾在多个场合提到与刘家坤之间的关系。两人的从政履历很像,苗同贺先做乡党委书记,然后是县环保局、县国土局;刘家坤先做市环保局长,然后是市国土局局长、太和县委书记。

在10月10日法庭上的最后陈述中,刘家坤提到了上述干部。他说,由于自己在开发商面前行为失范,导致“上行下效”,一些官员跟着他学,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包括分管副县长、国土局长、规划局长等十几个从科级至副厅的干部被查处。”

阜阳市政法系统一位官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在太和县,凡是与土地有关的手握权力的官员,几乎都在打着靠地发财的主意。2012年,在太和县祥和路北侧、105国道西侧一块面积34500平方米的地块上,建起了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商业住宅。但这一地块批准的土地用途,是建设五星级宾馆。2012年,这一楼盘开始对外销售,对外宣称五证俱全。阜阳市纪委的有关文件显示,太和县规划局的一位副局长参与了此事。

而该县国土局原局长苗同贺,多年前亦曾传出因土地问题被举报。

反腐标兵的第一笔贿赂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6月在阜阳就刘家坤案展开调查时,多位知情人士向记者提及,刘家坤出事,与他的情妇赵晓莉有关。

赵晓莉,1970年生于黑龙江双鸭山市,13岁时随父母迁回原籍阜阳。在别人眼中,这是一个“头脑活络”的女子。她早期曾做过鞋子、手机批发生意,1999年注册成立了阜阳亿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了亿达小区等工程,在阜阳的圈子里小有名气。

赵晓莉与刘家坤相识于2002至2003年期间。2003年,赵晓莉有意承揽阜阳市建设大厦工程,与时任国土局长的刘家坤开始频繁接触。刘家坤军人出身,气宇不凡,赵晓莉彼时未婚,于是,两人开始了一段对刘家坤影响深远的婚外情。

知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与赵晓莉认识后,刘家坤提出与妻子离婚,但妻子不同意。于是,刘就请阜阳市一位区委书记出面斡旋,刘妻对这位区委书记开出了职务提升和财产分配的离婚条件。在刘家坤答应这些条件后,终于把婚给离了。

而这位区委书记之所以在此事上愿意帮忙,是因为其在一个房产项目的审批上有求于刘家坤。这位区委书记后来也被调查,并因受贿和报复陷害罪被判处死缓。

对于刘家坤与赵晓莉之间的关系,当地多有传言。其中一个后来被证实的内容是,赵晓莉为刘家坤生了一个儿子,并被送往上海的一所寄宿学校。

刘家坤最早扬名,是出现在中纪委编制的《贪官警示录》一片中。在这部记录了王怀忠(阜阳前市委书记)等官员贪腐历程的廉政教育片中,时任阜阳国土局长的刘家坤现身说法,揭露王怀忠在任期间政府拍卖土地本来应得收入13亿多元,却由于王的干预只收到3亿多元,给国家造成了10亿元以上的损失。

2003年,刘家坤被推举为全省勤廉兼优的优秀干部典型,到全省各市巡讲先进事迹。2004年5月,刘家坤在《安徽日报》发表了《当好国土卫士》一文。在文章中,他对土地批租中产生腐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受制约的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不按规矩办事,暗箱操作”。他还提出,要从源头上治理这种腐败,就要“彻底扭转土地批租中少数人说了算的暗箱操作,推进阳光操作”。

上述这一条“不受制约权力”论,也出现在10月10日他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前他用此理论来批评别人,现在却用来说自己。

刘家坤是在2002年8月被任命为阜阳市国土局长的。彼时,阜阳官场刚刚在王怀忠、肖作新案中受到重创。其中两名官员因在土地批租中贪污受贿被判处无期徒刑,五名干部被降级降职、留党察看。“当时,形象廉洁的刘家坤是出任国土局长最合适的人选。”阜阳市一位处级干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任市委书记胡连松提议刘家坤出任国土局长时,众人对此几乎没有异议。

甫一上任,刘就给家人约法三章:第一,不要以他的名义与任何开发商接触;第二,任何人、任何时候来送礼,不准开门,更不准收礼;第三,不允许双方亲戚安排与他职务有关的事。

此时,他对开发商的进攻,“心如明镜,处之泰然”。他说,能否在土地批租中顶住诱惑,是对他这个共产党员的考验。

刘家坤在阜阳国土局长的位子上坐了5年半。宿州市检察院的起诉书显示,2007年,即刘家坤任国土局长的第五个年头,他收受了第一笔贿赂。商人褚某送来一辆价值95.9万元的宝马730轿车,这辆车最后送给了赵晓莉。2008年,经刘家坤拍板,褚某获得了太和县中原路中心村安置小区工程的开发权。

阜阳市一位政法系统的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说明,一个“反腐标兵”在经过了几年的利益诱惑后,开始渐渐失去抵抗力。

晋升之路开绿灯

2008年3月,刘家坤开始了在阜阳的第二次职务变动,从市国土局长调任太和县县委书记。

阜阳市组织部一位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一次职务变动,是平级调动,但属于重用。

这位组织系统的官员说,相对于国土局长,县委书记被提拔的可能性要大很多。从干部提拔的原则看,拥有条块管理经验的县委书记,比只拥有条内管理经验的局长,更胜任更高岗位的工作。从阜阳的情况看,其副市长、副书记从县委书记提拔的比例,明显高于局委办一把手。

这次职务变动的考察,由阜阳市委组织部完成。组织部门也走了相应的程序: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前公示。但一位与刘家坤相熟的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这些程序走之前,市委有关领导已经找到刘家坤,问他愿不愿意去太和县当书记,“这事就已经定下了”。

这位处级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位处级官员的任用,主要是市委的主要领导拿主意,然后让组织部门走程序,最后再拿到常委会上定。“它是先定人,再去考察,考察是为这个人服务的。而不是根据考察的结果再定人。”

考察的相关人员对领导的意图心领神会,大多会对被考察人选一路开绿灯。“主要领导要定谁,有80%以上的把握通过,除非这个人选在民意测验中的得票率不及30%。”

2008年3月,刘家坤赴任中共太和县委书记。临行前,一位朋友问他是否知道当县委书记意味着什么,他不置可否。这位朋友告诉他,意味着权力,也意味着危险。

太和县拥有全国最大的药品批发市场。每天有来自全国的几千家药厂在此卖药,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家医院、药店在此买药。年交易额达150亿元左右。

那些在上世纪80年代曾活跃于此的药贩,如今已经成长为中国医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此地巨贾云集。阜阳市一位退休县级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在阜阳其他市县,给县委书记送100万是笔巨款,而在太和就是“小意思”。

与刘家坤相熟的一位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到太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刘家坤还不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化。“权力一下子变得无限大,诱惑一下子变得那么多,而监督看起来又微不足道。”

刚开始,刘家坤的表现还相当克制。他出任县委书记后不久,一位康姓开发商找到他,提及想开发该县莲蒲路和复兴北路,刘家坤未置可否。后来,此人从郑州一家拍卖行花156万元拍来一幅名家所画的观音画像,送给了刘家坤,希望在上述事情上给予关照。第二天,刘家坤就托人把观音画像退了回去。康某意识到,要打开刘家坤这道门,还得另辟蹊径。

后来,康某打听到刘家坤与赵晓莉之间的特殊关系,就趁春节期间来到赵晓莉家,送上500万元现金、价值176万余元的金条12根,再加上那张观音画像。赵晓莉收下后,告诉了刘家坤。刘让赵晓莉退掉。赵不肯,哭着说,我跟你这么多年,没名没分,你这也不让我干,那也不让我干,你工资也不给我一分,让俺娘俩坐吃山空,以后生活怎么办?这一席话,击溃了刘家坤的心理防线。

此外,刘家坤让赵晓莉母子在上海买房后,每天看着小区内别人豪车出入,锦衣玉食,他便开始心生羡慕,“向往奢靡生活的想法便与日俱增。”在10月10日的庭审上,刘家坤如此供述。

此后,经刘家坤安排,太和县政府三次召开城建联席会议,研究启动莲蒲路和复兴北路旧城改造项目。刘家坤还要求县政府将此项目纳入当地2011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了感谢刘家坤,康某后来又往赵晓莉家中送去200万元。

此后,赵晓莉收钱、刘家坤办事的模式开始频频发挥效力。房地产商杨某帮助赵晓莉等人投资移民香港,作为回报,刘家坤安排杨某先后承建太和县人民南路土地开发项目及关北、祥和两个安置区工程;个体户韩某送给赵晓莉450万元后,在刘家坤帮助下,在该县大通路改造项目二标段工程中中标;刘家坤还持有某制药公司35万元的原始股份。

对刘家坤行贿金额最多的,是当地的一家集酒店、商贸与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刘某先后给了赵晓莉1300万元,刘家坤则支持该公司的一个大卖场项目未批先建。该公司还在太和县拍得一块地,却无力支付7.6亿元的土地出让金。在刘家坤的干预下,同意其将土地分成几块开发,缓交出让金。

2012年,太和县政府曾因该公司名下的一家酒店申请四星级成功,欲对该公司奖励1500万元。后因舆论反应强烈,最终作罢。

刘家坤在贪腐泥潭里越陷越深,还有一个立足渐稳后权力不断膨胀的背景。他在自述中说,随着任职时间越来越长,自己开始得意洋洋,狂妄自大。工作中搞个人独断专行,不按规矩办事,不按程序决策,所有党政工作事无巨细一把抓。当时,太和县内外都知道,在该县工作没有刘家坤的支持是干不成的。

据知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因为刘家坤与房地产商的勾结“越来越过火”,把太和县相当大比例的开发项目都给了少数几个人,改变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引发了太和县部分商人的不满。于是,有人就趁安徽省委巡视组前来巡视期间,将刘家坤举报。

官至副厅

2010年2月,刘家坤被提拔为阜阳市人大副主任,官至副地(厅)级。

与上一次职务变动不同,这一次提拔的考察权在安徽省委组织部——按照各级组织部门权限的划分,副地(厅)级和正地(厅)级干部的考察权在省委组织部。但地(厅)级党委拥有分量很重的建议权,大量的考察工作也由地(厅)级党委组织部完成。

阜阳市一位退休的副厅级官员,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了从正处提拔为副地(厅)级干部的程序。

首先,阜阳市委先就副地(厅)级干部缺职的情况,向安徽省委组织部请示,提出自己的意见。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后,阜阳市委组织部先就人选问题,在市级领导班子、退休的老领导以及部分正县级干部范围内听取意见。之后召开市委书记办公会,听取组织部门汇报,就人选问题提出初步的想法,并向省委组织部汇报。

随后,安徽省委组织部派出考察组去阜阳考察,在一定范围的干部范围内进行谈话,征求意见。谈话的范围通常包括阜阳市委现任班子、退休的地级老干部、部分县委书记和市直部门的负责人。在这一环节,市委书记的意见至关重要。若非特殊情况,市委书记的建议人选,通常与最终的人选一致。

此后,省委组织部将考察的情况,与此前市委组织部考察的情况结合,提出一个建议人选,由市委研究上报。省委批复后,阜阳市委再在一定级别的干部范围内通报情况,并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民主协商,最后提交给阜阳市人大表决。

上述副厅级干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省上对阜阳的干部了解有限,在副厅级干部的任用问题上,省上倾向于考虑市委组织部的考察意见,并听取阜阳市官员、尤其是党委一把手的意见。

在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考察期间,都会就拟任副厅级干部的廉洁状况,征求阜阳市纪委的意见。

上述程序,最终没能阻挡住刘家坤升任副厅级的步伐。有关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刘家坤在军转地时已是副师级,相当于地方的副厅级,因而这次提拔在官员间的异议不是很大,考察程序走得很快。

自王怀忠、肖作新案爆发后,为改变当地的官场风气,阜阳市大量的重要职位由外地干部“空降”担任,本地人升任副厅干部的难度很大。留给本地人的副厅级职位,党政副职通常只有1-2位,人大、政协副职除了民主党派外只有4席,而阜阳的正处级干部有五六百人。

阜阳市一位前纪委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安徽省向来对提拔阜阳市本地干部非常谨慎,刘家坤此次案发,让本地干部的提拔雪上加霜。

猜你喜欢
阜阳市阜阳刘家
阜阳市葡萄种植专业气象服务分析
刘家祎 打破少年禁锢 诠释赤子灵动
My Summer Holiday
妈妈的白发
沈卓冉 王盼盼 沈婷婷
阜阳市纤检所组织召开市内大商场负责人座谈会
浅析阜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未受监督之权难免被舆论妖魔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