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的突围

2013-05-14 16:53周政华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5期
关键词:天梭浪潮关键

周政华

作为中国最早的IT厂商之一,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数十年后,终于为自己在世界服务器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国际调查公司Gartner在9月初公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服务器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浪潮服务器二季度销量达到6.5万台,位列全球市场第五名,这是中国自主品牌服务器厂商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强。

不过,在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王恩东那里,这股兴奋劲很快就过去了。因为,在这6.5万台服务器中,相当一部分为单台主机,可支持8颗以下处理器中低端产品,高端市场仍然为IBM、HP所垄断。

今年1月初,浪潮发布了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最大可扩展32颗处理器的关键应用主机——浪潮天梭K1系统。在位于北京上地信息路2号一栋有着十多年历史的办公楼里,王恩东见到《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比突破西方技术封锁更难的是,如何在国内商业推广。

小机器里的大隐患

多年来,中国的关键应用主机一直依赖进口。

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石油工业部物探局,从美国花“天价”购买了一台IBM小型机,但同时必须接受对方苛刻的附加条件:把机器安放在一个中国人不得入内的透明的“玻璃屋子”里,以方便美国专家24小时监控,监控日志还要定期上交给美国政府审查。

直到现在,对出口到中国的32路以上的高端服务器系统,美国政府颁发的出口许可证明确规定“系统的使用仅限于商业用途;指定安装地点和应用;系统供应厂商和美国商务部要对系统的用途进行定期检查”。

随着金融、电信、能源等关键领域信息化进程加速,对高端服务器系统依赖程度非常高,例如银行的储蓄业务系统、汇兑结算系统和银联信用卡交易结算系统,证券的交易系统和报价系统,电信领域的通讯网网管系统,能源领域里的电力调度系统,民航领域的空管系统、机场出港系统等系统的核心数据库均是以关键应用主机为承载平台。

在K1系统问世前,掌握关键应用主机技术的基本上都是美国、日本、法国的六七家公司垄断,其中以IBM的技术最为先进,占领的市场份额也最大。

2007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原国信办联合对电子政务进行了检查发现,在已建和在建的电子政务项目中,设备国产化率不足33%,国内主要金融机构设备国产化率不足2%,尤其是关键应用主机系统几乎是清一色的国外设备,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太大改观。

由于选择余地小,中国公司不得不花费大价钱购买国外主机设备。

根据赛迪顾问调查数据,2011年中国关键应用主机价格是美国的2.4倍,一台机器在数百万元,后期每年维护费用就相当于机器全款的两到三成。国际厂商通过关键应用主机低价折扣销售,将客户捆绑,然后以服务的方式来谋取利润。国外关键应用主机产品有时候会出现高达97%的折扣,但相关软件和服务无任何价格折扣政策。2010-2011年,IBM的硬件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已经不足8%,软件和服务分别占比44%和39%。

但更重要的问题还不是购买硬件和服务的价格。一位国外主机品牌代理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由于采用的是国外关键应用主机,一旦出现故障,也需外方人员进行维护,事实上在日常的远程维护中,也很难排除系统内部的数据泄露的风险。

今年6月23日上午,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多地的柜台、ATM、网银业务出现故障,用户报告无法正常使用。故障持续近1小时,波及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哈尔滨等多个城市。

一位接近中国工商银行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尽管工行方面所作的公开解释是由于“计算机系统升级原因造成业务办理缓慢”,但实际情况是该行使用某国外品牌IT系统因交易量过大,CPU超载发生故障。

主机故障导致的宕机事故往往会引发灾难性后果。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王岩岫曾经公开表示,如果银行系统中断1小时,将直接影响该行的基本支付业务;中断1天,将对其声誉造成极大伤害;中断2-3天以上不能恢复,将直接危及其他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被境外控制的计算机达1420余万台,其中涉及金融、交通、能源等多个关键部门。在王恩东看来,解决中国信息安全威胁的核心是解决主机安全问题,必须在关键应用领域中采用国产主机,从硬件逻辑、软件源代码、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实现自主可控,消除国外主机系统的安全威胁问题。

政府主导的自主化

2008年,中国科技部启动“高端容错计算机研制与应用推广”项目,并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具体由浪潮和华为两家公司分头独立研发。

“国家选择浪潮,也是基于我们已有的技术积累。”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王恩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早在1993年,浪潮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小型主机,2010年又推出了国内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入门级高端服务器天梭TS850,仅用1年时间该产品即成为市场占有率前三强。

但是,普通计算机仅有4颗以下处理器,而天梭需要支持32颗处理器,有256个内存插槽,数百个数据同步单元,其规模和复杂度都数十倍于普通计算机。在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的今天,如何搭建足够带宽、最小延迟的内部数据通路是最大的技术挑战,而全球具有该项技术开发能力的公司不到5家,因此,即便有一定技术储备的浪潮,仍然需要大量研发新技术。

从项目立项起,浪潮就一直向美国厂商购买FPGA模型,这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芯片组完成逻辑设计以后,可以将逻辑模型“烧入”FPGA模型中进行验算,以检查和修正逻辑漏洞,这正是浪潮当时的技术短板之一。但是,这家美国厂商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售。这个报价不到20万人民币的FPGA电路模型,直到今天没有购买成功。

2010年11月14日,中国天河1A登上了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首,当时正值天梭K1研发进入第二年,随即奥巴马在演讲中即提及了中国超级计算机对美国领先地位的威胁。在奥巴马演讲的第二天一早,美国厂商就从浪潮工作人员那里收回全部技术文档,后来该厂商专门到美国政府拿到了正式的许可,才又重新对浪潮开放技术文档。

与浪潮同步进行独立研发的华为,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2010年5月,华为意图通过收购3leaf“特定资产”,以期获得关键应用主机芯片组技术。当华为准备提交备案时,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要求华为自愿放弃这一收购,经过几个月的僵持后,华为最终还是迫于压力放弃了这宗数额仅为200万美元的收购行动。

由于研制天梭K1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进入主机研发领域,浪潮在产品研制阶段遇到了大量的工艺制程瓶颈,特别是印制线路板,该部件负责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气互连,是关键应用主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后来,浪潮在相关材料、化学、金属表面处理等进行了数以千次的实验,一度超出了国内PCB板卡加工工艺的极限。

2012年初,天梭K1系统样机终于试制成功,当时得知此消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浪潮天梭K1的发布,填补了国家在关键应用主机市场的空白,不但经济上有重大效益,还能保证国家信息的安全。

打破市场垄断有待时日

与技术突破相比,商业上的推广则更为艰难。

天梭K1系统上市后,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杨咸武表示,后续政府将进一步通过示范工程等举措支持国产主机产品,引导天梭K1系统在金融、电信、政府、能源等关键行业的应用。

但由于国内企业、政府甚至社会具有核心意义的关键信息化系统一直运行在国外的产品上,用户出于风险考虑,也很难把核心系统放到浪潮产品上。浪潮确定了“互备运行、逐步替换”的办法,让天梭 K1系统进入一些商业银行。

天梭K1系统的应用示范是在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完成的,该行早在2008年就开始和国家科技部沟通合作,与浪潮集团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高端容错计算机研制重大项目中的金融行业示范应用课题。起初,浪潮天梭与国外关键应用主机系统,搭建了双机互备平台,天梭K1在几个月的运行时间内,表现稳定,从“备机”逐步转换为“主机”。

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朱鹏鹏表示,在浪潮承担建行新疆分行的两年来,浪潮天梭K1系统为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14个二级分行,3300多个会员,两万多个柜台提供着服务,日均交易量近30万笔,系统上线运行稳定,没有出现过导致系统终端和停止服务的终端,实现了零故障运行。

但现实的尴尬是,除了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外,如何说服更多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使用浪潮产品仍然有较大阻力。目前使用天梭K1系统新开发的用户多为大连银行、洛阳银行等地方城市商业银行。

与IBM的产品相比,同样性能的主机,浪潮的价格要便宜将近一半,而后期的服务费也仅为国外公司的几分之一,对于经费有限的地方银行来说,使用浪潮的机器性价比更高。但是地方城商行的采购量往往较小,尽管天梭K1系统上市已经近一年时间,但国内高端主机市场为国外品牌垄断的情况并未有根本改观。

政府显然也有意扶持。7月12日,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公布“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2013年信息类产品协议供货设备采购名单”,中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主机系统浪潮天梭K1位列其中,这是政府采购目录中第一次出现的国产主机设备。而科技部也将计划与银监会就浪潮天梭K1系统在银行领域的应用推广展开一系列的合作。

在王恩东看来,天梭K1系统酒香也怕巷子深,还需要政府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猜你喜欢
天梭浪潮关键
TISSOT天梭表这一刻光耀无界
浪潮发布人工智能“浪潮元脑”系统
新色彩浪潮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刘亦菲荣任天梭全球形象大使
天梭时捷系列2014FIBA篮球世界杯限量版腕表精准时计 与时并竞
浪潮天梭入选《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鹏鹏猪
画与话
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