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光污染的公众主观调查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

2013-05-24 01:27周丽旋吴彦瑜关恩浩房巧丽彭晓春张小娜黄思宇张越南雷国建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0655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佛山528000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028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0006
中国环境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广州市意愿受访者

周丽旋,吴彦瑜,关恩浩,2,房巧丽,彭晓春,张小娜,4,黄思宇,3,张越南,3,雷国建,5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0655;2.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 佛山 528000;3.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028;4.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 广州 50006;5.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0006)

灯火辉煌的夜景一直是城市的标志之一,很多地方开展的“亮化工程”、“灯光工程”、“光彩工程”,都是通过照明美化城市,并使人们在夜晚能方便而且安全地活动[1].然而,随着城市中人造光源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植物生长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4],甚至一些城市的部分植物已经逐渐表现出病态反应.除了植物之外,过度照明、不适宜的照明分布也给居民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

光污染又被称为光干扰.一般将现代社会产生的过量的或不适当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现象统称为“光污染”[5].在我国颁布的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中“光污染”的定义是干扰光或过量的光辐射(含可见光、紫外和红外光辐射)对人、生态环境和天文观测等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6].光污染对人的影响具有无形性、累积性以及个体差异性等特征,因此光污染案例往往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在定性方面,难以确定光污染对受害者的心理情绪上是否存在影响;在定量方面,多亮的光源可能造成污染以及影响的大小难以确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光污染作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噪声四类传统环境污染之外的第 5类城市常见环境污染,亟待深入研究.本文选择广州市开展公众光污染主观调查,了解广州市居民对光污染的认识、所受光污染影响的程度以及受到光污染影响时的感觉、态度与采取措施等.

1 光污染公众调查研究进展

国内利用问卷调查研究区域光环境状况的学者为数不多,陈亢利及其研究小组自2004年以来在苏州等地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例如,2007年,对吴江市黎里镇的光环境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住所周围有玻璃幕墙、霓虹灯或灯箱广告、刺眼街灯车灯等光污染源的人群较少,与现状监测结果相吻合[7].2008年,昆山市巴城镇的光环境意识问卷调查发现:该镇光污染状况并不严重,且人们的光环境意识亟待提高[8].2010年,苏州高新区的夜光环境测量与问卷调查中,92%的受访者表示其住所周围存在光污染源,且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受到轻微的光污染[9].2011年,江苏省 4个县城光环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四县居民对光污染均不太了解,但光污染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过半人认为道路照明适中,住宅区光环境普遍偏暗[10].综合分析苏州、江阴、泰州和滁州四市开展的 6次问卷调查,各市的光环境问题还不十分严重,人们的光环境意识还不够高[11-12].

此外,2008年,曹猛[13]利用自由报告式、照片问卷和结构三种类型的问卷调查居民的主观感受,进而提出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综合新居住区光污染评价体系.2010年,朱金善等

[14]在船员中开展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海上光污染对船舶夜航安全影响,利用SPSS对回收的191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问卷总量表的信度系数达0.782.2011年,周瑜[15]利用问卷调查市民对武汉市亮化工程及其光污染现状的态度,发现显示武汉市民对光污染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虽然普遍对光环境不满意,但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经开展的光环境状况调查主要包括受访者对光污染认识与居住地光环境评价两部分内容,大多数以定性为主.笔者首次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将受访者对光污染的态度价值化、数字化.

2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CVM 由戴维斯[16]于 1963年提出并首次应用于研究缅因州林地宿营、狩猎的娱乐价值.条件价值法是一种直接评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假定存在一个市场或一种支付方法,人们愿意支付一定费用获得该商品或者得到一定补偿而放弃对该商品的消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得到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的支付意愿(WTP),后者可获得其受偿意愿(WTA).CVM一般用来评估非市场化物品,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通过询问人们为某物品愿意支付的货币量或愿意接受多少货币量而放弃该物品,估算该物品的价值.CVM 被广泛应用于测算公共物品的价值上.

CVM 的经济学原理是[17-19]:个人对各种市场商品和环境舒适性具有消费偏好,其对市场商品的消费用x表示(可以自由选择),环境物品用q表示(不受个人支配),个人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u(x,q).个人对市场商品的消费受其(可支配)收入y和商品价格p的限制.在一定的收入限制下,个人力图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

受限的最优化产生一组常规需求函数:

定义间接效用函数为:v(p,q,y) =u[h(p,q,y),q],在这里,效应为市场商品的价格和收入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也环境物品的函数.

假定p,y不变,某种环境物品或服务q从q0到q1,相应地,个人的效用从u0=v(p,q0,y)到u1=v(p,q1,y).

假设变化是一种改进,即q1≥q0,则:u1=v(p,q1,y) ≥u0=v(p,q0,y).这种效用变化可以用间接效应函数来测量:v(p,q1,y-c) =v(p,q0,y).式中,补偿变化c是当q从q0到q1而保持效用不变时所推导的个人所愿支付的金钱数量,即CVM调查试图引导的受访者个人的WTP.

i=1,2,3,…n,为市场商品的种类.

3 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案设计

调查问卷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公众对光污染的认识水平以及对广州市光污染程度的主观判断.问卷共分为3部分,第1部分为光污染相关知识介绍,确保受访者正确理解调查问卷.第2部分是受访者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在目前住所居住时间、住所楼层与朝向.其中,设置“在目前住所居住时间”选项主要考虑居住时间长短可能影响居住者对周围光环境态度.设置“住所楼层以及朝向”选项主要考虑光直线传播下,不同楼层与朝向所受光污染影响程度不同.第 3部分是对光污染知识了解程度、广州市光污染程度和接受光污染的受偿意愿的调查.

光污染作为一种物理性污染,受其影响的对象集中分布在污染源附近.选择广州市 6个典型光污染源(表1)附近半径 200m内居民作为调查总体,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为提高问卷回收率,采取当面访问的方式收集受访者答案.

表1 6个典型光污染源概况Table 1 General Situation of Six Typical Light Pollution Sources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 565份,问卷回收率100%,剔除信息残缺、错答乱答、前后矛盾等错误样本外,最后得到有效问卷538份,问卷有效率为95.2%.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1 受访者基本情况

本次538名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如下:

从受访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占 56.3%,女性占43.7%.

从受访者的年龄结构看,受访者中未满18岁的占 6.7%,18~30岁的占 64.3%,30~40岁的占19.1%,40岁以上占9.9%.

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结构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占 14.9%,高中/中专占 37.9%,大学占38.3%,研究生或以上占8.9%.

从受访者的行业结构看,工人占 9.3%,公司职员占 32.9%,商人占 8.0%,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占11.5%,离退休占1.7%,其他行业占36.6%.

从受访者的在目前住所居住时间结构看,居住未满0.5a的占14.5%,0.5~2a的占33.8%,2~5a的占24.9%,5a以上的占26.8%.

从居住情况结构看,5楼以下的受访者占46.7%, 5~10楼的占42.0%,10楼以上的占11.3%;朝小区外的占42.3%,朝小区内部的占57.7%.

4.2 对光污染认识水平

受访者对光污染了解程度如图 1,其中对光污染“听说过,但不了解”的接近一半(占 46.9%),对光污染“了解一些”的占 39.0%,而对光污染“非常了解”和“没听说过”的受访者较少,分别为 5.0%和9.1%.可见,光污染已经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

受访者对广州市光污染程度的认识如图 2,其中约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广州市光污染轻微,40.0%的受访者认为广州市光污染较严重,7.1%的受访者认为广州市光污染严重,仅2.2%的受访者认为广州市不存在光污染.可见,市民对广州市存在光污染有共识,但对光污染程度感觉不同.

表2 广州市光污染调查受访者基本情况Table 2 Basic Information of respondents

图1 对光污染了解程度Fig.1 Understanding of light pollution

图2 对广州是否存在光污染的认识Fig.2 Opinion on wether light pollution exists in Shanhai

受访者对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光污染的判断如图 3,其中, 61.2%的受访者认为日常生活中存在光污染,32.9%的受访者认为日常生活中“不存在”光污染,5.9%的受访者“没在意”是否存在光污染.这表明光污染作为一种日常环境污染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产生了影响,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图3 对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光污染的调查Fig.3 Opinion on light pollution in daily life

受访者对光污染出现的时段认识如图 4,选择“天黑后~22:00”的受访者占 47.2%,选择“22:00~24:00”的受访者占 23.4%,选择“全天”的受访者占总数的 13.0%,选择“白天”和“24:00~天亮”的受访者较少,分别占 8.0%和 8.4%.可见,广州市确实存在光污染,但是不同人受到光污染影响的时间不同,大多数人(47.2%)在天黑后~24:00这一时间段感觉到光污染.

图4 对光污染出现的时段分析Fig.4 Understanding on time of light polluting

光污染对人的影响情况如图 5,其中,认为光污染影响视线的受访者占41.8%,认为影响睡眠的受访者占 30.1%,认为让人感觉眩晕的受访者占25.7%.由于大多数人是在天黑后感觉到光污染,因此,光污染主要影响人们的视觉、睡眠和心理.

对受到光污染时采取的措施如图 6,其中高达 46.1%的受访者选择“忍受”,选择“与当事人当面交涉”、“向媒体反映”和“投诉”的受访者分别占30.9%,7.8%和15.2%.可见:大多数人受到光污染干扰时倾向于忍受或采取较被动的解决手段,这可能是因为公众对光污染维权缺乏普遍认识有关,也可能和我国光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

图5 对光污染对人的影响的分析Fig.5 Understanding of effects of light pollution on human

图6 对受到光污染是采取的措施的调查Fig.6 Measures taken when faced light pollution

4.3 受访者受偿意愿分析

此部分调查设计了“在受访者的卧室对面安装一面巨大的整夜开着的闪烁的LED屏或高强度灯,可能会对受访者造成一定影响”这一虚拟情景,调查在此情景下受访者的受偿意愿.结果显示,零受偿意愿(选择“不愿意”)的受访者占总数的65.4%,非零受偿意愿的受访者仅占34.6%.

表3 受访者零受偿意愿的原因Table 3 Reason of Zero Willingess to Accept

352名选择零受偿意愿的受访者的原因具体为:无法弥补损失(占 78.1%),拿不到补偿(占10.0%),不应该要求补偿(占6.5%),其他(占5.4%).超过 70%的受访者认为无论是多少额度的经济补偿,均不会接受经济补偿后允许在其卧室对面安装一面巨大的整夜开着的闪烁的 LED 屏或高强度灯.

非零受偿意愿的受访者的意愿受偿金额分布情况如图 7.受偿意愿基本呈现高受偿意愿人群比例高的态势,其中接受500元/(月·户)补偿者(占非零受偿意愿受访者的 39.8%)为接受 10元/(月·户)补偿者(仅占非零受偿意愿受访者的5.9%)6.7倍.全部受访者的平均受偿意愿为 68.8元/(月·户).非零受偿意愿受访者的平均受偿意愿为 198.9元/(月·户),即受访者的年均受偿意愿为2386.8 元/户.

图7 受访者意愿受偿金额分布情况Fig.7 Distributionof respondents’ willingness repayment amount

5 结论

5.1 由于当地媒体、政府的宣传,光污染在广州已经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因此,超过九成受访者对光污染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约 98%的受访者认为广州存在光污染,只是对光污染程度的判断存在个体差异.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广州市夜间灯火辉煌,户外广告、招牌、霓虹灯、大型LED屏幕等户外光源密布,特别是在旧城区,商住混合现象普遍,户外光污染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5.2 过半受访者认为日常生活中存在光污染,光污染主要存在天黑后至凌晨零点这一时段,光污染主要对公众造成视觉、睡眠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当受到光污染影响时,大多数人倾向于忍受或采取较被动的解决手段,光污染维权意识薄弱.

5.3 大多数人不会接受经济补偿而忍受光污染对自己的直接影响,主要是认为经济补偿无法弥补所受损失.非零受偿意愿受访者的年均受偿意愿为2386.8元/户,即此部分受访者愿意每年接受2386.8元的经济补偿,而允许其住宅周围存在光污染源并直接影响自身生活.可见,大多数受访者均希望生活在舒适的光环境下,加强城市光环境管理,保证适度光亮环境是城市环境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1]沈天行.略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及光污染 [J]. 城市环境设计,2004(1):66-67.

[2]张渝文,李 鑫.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J].灯与照明, 2008(1):27-29.

[3]高鸿磊,诸定昌.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 [J]. 灯与照明, 2005(4):1-4.

[4]王爱英,时 刚.城市夜景照明中的光污染 [J]. 城市规划,2003(4):95-96.

[5]刘 洁,彭晓春,钟齐佳,等.关于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对策探讨[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4):64-68.

[6]刘 洁,钟齐佳,彭晓春,等.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初讨 [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7]陈亢利,孙益松,张玲玲,等.吴江市黎里镇室外光环境现状调查[J]. 灯与照明, 2007,31(4):17-19.

[8]刘 凯,陈亢利.昆山市巴城镇室外光环境现状调查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35(12):23-25.

[9]姚兴霞,陈亢利.苏州高新区夜间光环境现状分析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35(9):123-127.

[10]沈玉东.江苏典型县城光环境及其管理研究 [D]. 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2011.

[11]陈亢利,张铭连,夏 燕.光环境意识问卷的调查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35(3):50-53.

[12]陈亢利,倪 芳.江阴市区住宅小区光环境调查与评价 [J]. 中国环境监测, 2008,24(4):84-86.

[13]曹 猛.天津市居住区夜间光污染评价体系研究 [D]. 天津:天津大学, 2008.

[14]朱金善,张文俊,尹建川,等.基于统计分析软件的海上光污染调查问卷设计 [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0,36(4):111-114.

[15]周 瑜.武汉市亮化工程与光污的现状调查 [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24(5):71-73.

[16]Davis R K. The Value of outdoor recreation: An Economic Study of the Maine Woods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63.

[17]Loomis J B, Walsh R G. Recreation economic decisions:Comparing benefits and costs [M].Venture Publishing Inc, 1997.

[18]Bateman I J, Willis K G, eds. Valuing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in the US, EU,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9]Bjornstad D J, Kahn J R, eds.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Research Needs [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9.

猜你喜欢
广州市意愿受访者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