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关怀

2013-05-28 05:43肖杰张承安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肖杰 张承安

【摘要】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之魂,但存在缺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注重人性关怀,要注重发展咨询教育,要贴近学生关心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关怀渗透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理论课;人性关怀;咨询教育;校园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表现为重社会轻个体,重主体轻客体,重理性轻情感,重共性轻个性。要转变教育观念,就需注重人性关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思想,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课程教育融入到具体的实际生活当中。

一、当今社会和学校的人性关怀缺失

1.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人的关怀缺失。一些学生人文意识缺失,存在自私冷漠、个性过强、公德意识薄弱等现象,导致孤独感、漂泊感、虚无感、荒谬感等消极的感受,主要表现为:信仰的失落:社会的转型、效益观念的增强、精神生活的匮乏,导致精神的依托失去了赖以生存,繁衍的温床;情感生活的萎缩:畸形都市化、不断扩张的功利意识、行为付出的值得与否已不是得到真情回报或心灵高尚、纯洁的表现,更多关注的是得的报酬,赢得名誉的多少,这样的氛围无疑会影响到人性的正常发展;文化生活的粗鄙;人们推崇的是与高雅艺术文化相对应的粗鄙的文化生活,而它只作用于人的眼球而不能作用于心灵,这种文化生活气息对于人性关怀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障碍。

2.科技开发引发思想道德新问题,社会信息化加剧“诚信”危机,而半虚拟半现实的网络则加剧了这一危机,“西学东渐”影响更深入人心。

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人性关怀精神的缺失,教学更多注重的是理论的科学性,而忽视了理论的价值性,把公共理论课仅仅看作是一套方法和技术,而并未真正的去体现人性精神,去传承人性关怀。

二、转变教育观念,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性关怀

注重人性关怀的教育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人的“终极关怀”、指向“真实的生活”、体现真正自由的对话、交流和互动的实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关怀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及良好行为养成教育,则更要体现人性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和教育主体,教学过程中重视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强调学生的价值和尊严,给予学生真切的关怀,遵循人性的制约和规范。

1.以人为本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它充满了人情味,激荡着人性美。

2.注重人性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强调主体关怀的教育。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或任凭老师揉捏的泥团。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是错误的需要得不到正确的转化时,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因此培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引导学生认识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自尊、自重、自强、自产的自主精神,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需要。

3.注重人性关怀是一种换位关怀的教育。教师教学中应多一点人格的尊重、人性的关怀,少一点机械的填充;课堂上要多一点民主平等积极的氛围,少一点独断的语调,少一点光杆司令的个人独裁;在探讨时,要多一点宽容姿态,少一点苛刻的责备;在私下共处时多一点平等尊重,少一些自大歧视。让关怀无处不在,只有这种换位关怀教育理念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课才能成为师生情感与精神交往中构建知识与道德体系的过程中的桥梁,才能真正的实现其价值所在。

4.注重人性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怎样做人的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心理潜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心理物质,积极主动的提升心理素质,从而更好的成长。

5.人性关怀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它强调人们都处在平等的地位,按人的自然本性与规律开展教育。从哲学角度分析,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章可循,有规律的,因而办事也要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这样,只有根据每个人的自然本身开展关怀教育,才能使人身心得到自由发展。

6.人性关怀是生活的智慧无论是从个体还是社会群体的角度来说,注重人性关怀,创建一个有利于沟通、交流和共鸣的人性化环境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在生活中表现为一种资本和财富,更可贵的是它表现为生活的逻辑推理和生活的艺术。德性犹如水之流向低处,歌声溢向远外,德性使人感到幸福满足快乐的同时,也是自己感到快乐,欣慰。这是道德的智慧,生活的智慧,生活的艺术。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发展咨询教育,贴近学生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以老师或教育者的身份来对学生实施教育行为,学生则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教育管理的人性化”就是使管理贴近人性,重视人性,关怀人性,同时创造一个科学,民主,和谐,进步的教育环境,有效地提升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质量的管理方法。因而从管理角度讲,老师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管理者,而发展咨询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学生与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学生要求咨询服务是个人主动行为,体现主动。这种做法,比较符合当代学生思想个性化、独立性强的倾向,从而把德育从客观普遍教育的层次推进到每一个学生微观的个体的心理层次,更好的实现人性关怀。

发展咨询教育意义重大,事实证明,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感到迷茫、压抑、苦恼、空虚、烦躁、焦虑,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多方面压力已造成学生心态消极与心理不适应,因此,发展咨询教育应成为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切实提高其实际效果。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的高度融入到具体的实际生活当中,做到有声有色,收到实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做有心人,具备精湛的工作艺术,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全面的素质。

1.要有责任心:即自觉把份内的事做好的心绪与情怀。公共理论课教师不同于其它课的老师只是一种理论知识、各门技能的灌输,脑细胞内容的交接,而是让学生树立一种怎样的信仰,但是信仰是摸不着,似乎也感觉不到的抽象的东西,它需要心灵的交流、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声声呼唤的汇聚。因此教师要经常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用弹钢琴式的思维、工作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2.要有爱心:做任何工作,第一是对工作的热爱,第二是对学生要有爱,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用推己及人的推理模式,用爱心感化、教育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认可、支持与配合。

3.要有耐心:一种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做思想工作,搞心灵交流与沟通则更加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到不急躁、不厌烦、能持久。

4.要有细心:俗语说“信心决定成财,细节成就完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可预见性。在日常的工作中细心地对同学进行仔细地观察,了解每个人的特点,及时发现苗头,防微杜渐,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关怀要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校园教育既承担着传承、整理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创新能力各社会改造能力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等的教育以满足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教育不单是培养劳动者,它首先是培养人,在生产劳动实践和基础上,人还是认识主体、伦理主体、审美主体的统一。在校园文化建设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价值意义,总是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校园文化在貌似轰轰烈烈的表面下显露出偏离其价值意义的真实面貌。如目前的校园文化中,教师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埋头操作电脑,面对滚动的字幕“念课”,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对话,在课堂热闹的背后学生的情感得不到疏导,理性得不到提升,显然这是对“人性”浅层次的简单的理解。因此人性关怀应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注重个性和人格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必须理直气壮地去讲公共理论课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内在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更重要的人文价值。从哲学辨证的角度讲就是既有此又有彼,多方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增强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