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途径研究

2013-05-28 05:43吴俊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3期
关键词:教育方式人文关怀途径

吴俊

【摘要】注重人文关怀已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融入人文关怀,其关键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有效。本文关注大学生主体性,尊重人性,升华情操,熏陶品性,侧重从转变教育方式和创设教育环境来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途径。

【关键词】人文关怀;途径;教育方式;教育情境

在经济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社会利益关系不断调整重组的新时期,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日益受到关注。自十七大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思想以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人文关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理念,也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人文关怀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指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找准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途径,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环节。

一、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肯定主体性

一直以来,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文关怀。而注重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主动关注、关心、关爱“现实的大学生”,尤其是要尊重大学生的尊严和自身价值,强调和肯定大学生自由、全面、科学发展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教育方式从传统的听话方式向对话方式转变。

弗洛姆说:“通向认知具有生机灵性的人的路只有一条:经由和谐相融而非理智所能提供的任何知识,我捧出自身,我融入他人,由此我找到自己,发现自己。”这句话为我们道出了注重人文关怀的对话方式的核心思想。即教育者耐心倾听大学生不同的想法,支持鼓励大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和才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大学生思想动态,双方展开讨论、真诚对话和相互磋商,敞开心扉作真诚的交流。

敞开心扉真诚交流的前提是真正理解大学生。理解是进一步交流的基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就应换位思考。理解的关键是走近大学生,真正理解大学生的需要、愿望、价值追求。

走近大学生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强化三种意识:一是问题意识,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或带着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实践,并用学到的理论方法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二是拓展延伸意识,要留给大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三是研究意识,关注、关心、关爱“现实的大学生”的需要、愿望和价值追求,以期大学生在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合乎他人、社会要求的道德意识和规范行为。

二、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尊重人性

所谓个性化的教育,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让学生思考在满足自身需要、实现愿望和价值追求时,如何才能在符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个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个性教育,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高校教育者要以职业的敏感去发现和理解学生袒露人性真实一面,充分相信和激励他们人性中的优点,理解和矫正他们人性中的弱点。这样,大学生内心充满温暖和感激,在感动中开始对人生的主动思考,逐步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并自觉去树立信念,坚定践行信念,真正实现教育引导工作的实效性。

尊重人性,开展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以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为基点,从观察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性内涵人手,对其进行正面的、健康的引导,从而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化的人格品质。

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首先是做到宽容。只要不违背原则,就应以欣赏的眼光思考和研究大学生的思想,以宽容的心态欣赏和矫正大学生的行为;其次是指导选择。个性化教育要给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创造良好的选择环境。在规范的要求下,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大学生自由、理性地进行选择;再次是帮助形成创新人格。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认清自我,在学习与生活中努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个人潜能,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

三、重视人文情感投入,升华情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教育者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信息、培养人格、情感和价值观,而且还要唤起和激发大学生对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情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是教育实现价值的催化剂。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人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教育者发挥情感的先导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教育者加大情感投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情味,做到“情”和“理”的有机结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育人的目的。

实践证明,一个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情感高雅的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是来自于他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效果的高低。教育者一方面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增强人文意识和人文素质,恰当把握情感因素。这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关键所在。既以自身的榜样教育激励大学生,也实实在在地关注、关心、关爱学生,真心与学生做朋友,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营造人文关怀的教育情境,熏陶品性

和谐、充满人文意蕴的教育情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教育对象起着引导、感染、规范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载体。它直接体现学校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可以给大学生以宽松、和谐、美感的人文氛围,可以引导或者约束大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塑造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人格品质。

创设的人文关怀情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立体的、网络化的教育情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有机地整合人文关怀情境各要素,将人文性、精神性和思辨性的特点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创建人文关怀教育情境的首要任务。校园文化作为师生共有的校园核心价值理念,高校应以校训、校风、校标等重要标识为载体,以丰富内涵、培育品牌、打造精品为重点,挖掘校史资源,发掘学校独特的价值观,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着力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体现历史底蕴、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实现学校价值和大学生价值的有机统一。

建设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建设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另一方面注重大学生实际层次需求与变化,尤其是心理需求,要把握好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状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波动、感受和需要,要在大学生中倡导用和谐理念、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和平、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对待一切。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网络载体新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关键是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努力实现网络和人的高度和谐统一。平台是方便、快捷、大学生满意、教育效果良好、师生互动的网站。实现方式是为师生提供人性化的学习资源,教育者选择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使师生和各种媒体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人性化的网络环境中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发挥学生社团在创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情境的重大作用。大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创设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情境的重要活动载体,也是具有历史底蕴、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在人文关怀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首先要理解、尊重、关爱大学生,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规范化管理,正确地培养和引导学生社团,促进其健康发展;二是要鼓励社团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开展适合他们特点的文娱、艺术以及各种书法、美术、摄影展览、旅游参观、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等活动,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人文关怀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