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中的温州民歌研究

2013-05-28 05:43易雄志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3期
关键词:民歌民俗文化

易雄志

【摘要】温州历史悠久,民俗蕴藏极为丰富,由于它的地理位置特殊,至今还保留了很多古老的风情、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温州地区的民歌中,很多都体现并保留了温州地区独特的民俗特征。本论文将在温州地区的民俗文化的范围中研究具有本地区民俗特征的民歌,从而证明民俗与民间歌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民俗;民歌;文化

一、引言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形成规范人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国的民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应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在中国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积淀。最早民俗一词在《礼记·缁衣》中出现:“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

《史记·孙叔敖传》:“楚民俗,好瘅车。”《汉书·董仲舒传》:“变民俗,化民俗。”我国封建时代的民俗,从先秦到明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民族融合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在这一时期关于民俗事象的记录与观点,大多收录在伦理学、历史学、地理学、哲学、宗教学、农学、文学艺术和语言学等著述中;部分民俗记录还有了专门的编著,如岁时风俗志、民歌集、谚语集合笑话集等等。

二、温州民俗

在温州的民俗中,仍有不少古老的瓯越民俗遗存,如西周的石棚墓,三国时代的悬葬,宋代的民居苍坡村,明代的灯彩:珠灯、龙船灯、走马灯、跑马灯等;清代的椅子坟和瞬溪大屋、陈氏大屋、住宅大屋等,均保存完整,各具特色。温州的民俗中还带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如涂田、养蚶田,用“海马”等生产习俗和饮食上的生食海鲜习俗,另外还保存了龙船灯、舞鱼灯、放天灯和海神信仰等民俗。温州还具有鲜明的商贾文化特色,由于温州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商业民俗十分突出,如供奉财神、商帮、行贩、会馆、钱庄、典当以及民间借贷、呈会、会市之风很盛,特别是集商贸、娱乐、信仰于一体的拦街福习俗,更是蜚声海外。

三、民俗与民歌的关系

民歌与民俗的关系,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礼记》云:“陈诗以观民风”,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训导,都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音乐与民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阮籍在他的《乐论》中也说:“楚越之风好勇,故其俗轻死;郑卫之风好淫,故其俗轻荡。轻死,故有蹈火赴水之歌;轻荡,故有桑间濮上之曲。各歌其所好,各咏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民歌与当地民风民俗有着直接的关系。

民歌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它与民俗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从艺术的角度看,民歌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但是把它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去考察,则不再是单纯的精神产品,其不同地域环境下的特定民俗能够赋予民歌以相应的特色,使之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歌。民歌的存在虽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但其创作带有极强的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特点。因此,探索研究民歌,就必须研究与之相关的民俗事象,研究民歌与民俗的密切关系和其源远流长的因素。所以用民歌来观察一个地区的风俗,认识、了解民俗事象,无论是民俗学研究还是音乐学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民俗文化下的温州民歌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收录了温州地区民歌106首,其中有关民俗的歌曲41首,占温州民歌总数近40%(1)有关岁时节令民俗的民歌

在温州民歌中,因为节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弄作物的生长,对人的生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据《崎海琐谈》中记载:“端午悬艾于门,造角黍,黑饭以馈遗亲戚者。以菖蒲泛酒饮之,仍用以抹小儿诸窍。复以色丝为索,名长为缕,系其臂足,煎百草为汤,老幼毕浴。社庙备龙舟竞渡,几至旬。”端午那日,在温州各地都有龙舟竞技,并“悬赏夺标”,俗称“划龙船”或“划斗龙”。一般是五月初一前后开始,到十左右结束,也有至半月者,平阳江南则是四月初一。

另外还有的民歌将每个月的节气特征与历史故事结合一起,这样更是为了让大众在民歌的旋律中记住每个月的节气特点和曾经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结合在一起。比如泰顺县的《正月里》:

正月里(呀)是新年,老杨林(呀)放花灯,秦叔宝(呀)登午门,午门府里(是)闹花(呀)灯。

二月里放风筝,有个朱买臣,被妻子赶出门,后做太守管良民。

三月里是清明,有韩信来点兵,楚王到午门,驱散百万弟子兵。

四月里夏日长,有关公送皇娘,过五关斩六将,擂鼓三通斩蔡阳。

五月里是端阳,崔莺莺在绣房,好一个小红娘,张生公子跳粉墙……

这首民歌将民间故事与月令结合在一起,能够让人很快的记住月令期间要做的事情和历史故事,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

(2)有关神话故事的民歌

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很多都是在民歌中被传唱下来,由于民歌歌词的押韵,使之念诵都非常顺口,记起来简单易懂。笔者整理有关神话故事的温州民歌都是大众所知的人物与故事,与其他形式流传的内容大相径庭,但是遗憾的是其中并没有有关温州地区独有的人物与故事,或许有这样的民歌没有收录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中。如果能够从温州民歌中找到有关温州独有的人物故事,这对研究本地区的民俗与音乐也应当说会有一定的价值。有关神话故事民俗的民歌比如平阳县的《盘古造天》:

盘古(哕)造天(哩)苦哀哀(呀),没日没夜(哕)造出来(哟),又没(哕)花籽(哩)又没苎(呀),身穿树叶(哕)青苔苔(哕)。

(3)有关生活常识及海洋文化民俗的民歌

温州地处东海沿岸,海洋文化十分繁荣。温州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等四大鱼类。所以,有关海洋知识的民间歌曲也随之流传开来,这也起到增加人们生活常识,丰富捕鱼知识的有效作用。

旧时捕鱼业没有机械化,渔船上的一切工序全靠手工操作,劳动异常繁重。各种号子如拔锚、摇橹、起网、起舱等等,都要唱号子以统一步调,调节情绪。领唱者根据劳动节奏,通过号子不断扶正木桩的方向,掌握砸桩的速度、力度,使大家准确的把劲往一处使。渔民在下海捕鱼时,根据推船、拔蓬、摇橹、打水、起锚、下锚等劳动需要,创造了一整套不同节奏、速度、音调的号子。

有关海洋知识的民歌如洞头县的《渔歌问答》:

什么出世直溜溜(哕)?什么出世两头须(哦)?

鲳鱼出世直溜溜(哕),红虾出世两头须(哦)。

什么出世直头进(哕),什么出世无眼睛(哦)?

鲳鱼出世直头进(哕),海蜇出世无眼睛(哦)。

有关捕鱼的劳动号子如瓯海县的《三声号》(造船号子):

也嗨左,也哕嗬!哎加哕,也呀!啊左来啦,嗬哕!也左啊,也哕嗬!

哎加哕嗬,也呀!啊左来啦,嗬哕!嗬哕嗬嗬,呀哕嗬嗬,嗬哕呀!

(4)有关温州田歌、船歌、渔歌的民俗

田歌,亦称“田诗”,是温州民歌,也是当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在田中进行耕田等劳动时,为了以减轻疲劳,以唱歌为乐。其音调高亢、激越,歌曲节奏自由,有时运用比兴的手法,采用连续的“哩哩哩哩”或“嗬嗬嗬嗬……”的叠句,声音奔放、明晰,富有山乡特色。其歌有反应旧中国长工一年痛苦生活的《长工歌》、《长工叹》,有诙谐幽默、简朴曲调,夸张手法讽刺农村懒汉的《懒汉歌》等等。

温州民歌中的船歌、渔歌也很丰富多彩,有曲调优美,歌颂大自然的《永嘉船歌》,有曲调明快,歌唱渔船满载而归的乐清民歌《钓带鱼》,有曲调深沉、忧伤,诉述旧社会船工痛苦生活的乐清船歌《船夫嗟》等,这些民歌都清晰的描绘了海岛渔民质朴、醇厚的形象,形成了海岛渔歌的独特风格。

文成县的《长年歌》反映了旧社会长工痛苦生活:

春季里雨绵绵,背把锄头去耕田。天早做到乌暗黑(苦呀苦),长工生活真可怜。

夏季里热难当,车水产草忙又忙。一身皮肉都晒黑(苦呀苦),长工生活牛马样。

秋季里秋风凉,黄金谷子担上仓。一身骨头都担痛(苦呀苦),主人吃米我吃汤。

冬季里雪花飞,辛辛苦苦干一年。双手空空回家转(苦呀苦),家中呒米又呒盐。

(5)有关人生礼仪及风水习俗的民歌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一生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人生礼仪是社会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组织、信仰、生产与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民俗文化交织,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社会和民俗文化类型中的生命周期观和价值观。

婚丧嫁娶是人一生中的大事,有关人生礼仪的民俗在民歌中很好的体现出来。这里有畲族特有的有关丧礼民俗事象——唱哭歌。畲族老人死后,家中人不是悲伤哭号,而是成夜在唱,要唱到天亮“抬丧”才止。他们用哀歌来表达对死者的缅怀思念之情,也就是说,把要对死者讲的话用民歌形式即兴表达出来,这就是畲族独特的以唱代哭,以歌赴丧的丧葬习俗。“哭歌”也叫“哭灵歌”,又称“白事歌”

文成县畲族的《哭丧》:

我娘寮下行(啊),没听我娘腔,没听我娘讲过话(啊),怎样不叫我愁惶(哦),娘!

我娘寮下行(啊),没听我娘讲话声,没听我娘讲过话(啊),怎样叫我不心冷(哦),娘!

我娘寮下行(啊),没听我娘讲话腔,我娘不行凡间路(啊),阴问路头是难行(哦),娘!

(6)有关民间手艺及衣着配饰风俗的民歌

旧时温州有摆摊位营业的传统习俗,他们在人群来往多的街巷两旁设固定或流动的摊位,出售各种货物,如水产品、海鲜等。行贩亦称“行商”,多为小商小贩以流动经营为主。他们挑着货担到街巷叫卖,如豆腐担、鱼鲜担、粉干担等等。此外有修雨伞、补鞋、打小铁等手工行贩。

有关民间手艺的民歌如泰顺县的《打开玉茏》:

(领白)伙计们哎!(众合)哎!(数板)过了一坊又一坊,看看来到打铁坊。打铁坊,打铁坊,打铁师傅有名堂。前朝有个胡正德,打起龙,龙显爪;打起虎,虎撑腰。今日炼,明日炼,炼出一堆雌雄鞭。

温州畲族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般畲族妇女以自制麻布染成青蓝色,上衣右衽,襟斜角。以花布或里布为领,领宽一寸,衣领、右襟的袖口均镶花边。冬夏以花布裹头,中为竹冠、冠筒状,高约二寸,周约一寸。畲族妇女新婚或节日,作客时有加“凤冠”,在苍南等地,其凤冠前头有三朵银饰,称“拦头花”,两侧为凤凰,中间为八仙。

有关畲族服饰的民歌有文成县的《背巾歌》:

一条背巾(嘿)是蚕丝,两头留须字密密,给你捆去做客玩,千古遗传万古记。

二条背巾(嘿)蚕丝头,不长不短捆身腰,给郎捆去做客玩,千古流传都同到。

三条背巾(嘿)三样花,两头须留牡丹花,给郎捆去做客玩,好似皇帝紫龙衫。

四条背巾(嘿)染染红,好似皇帝颈挂龙,给郎捆去做客玩,好似皇帝走出宫。

五、结语

民俗现象与民间歌曲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周围,它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民俗体是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歌一直也存在于人类的历史进程之中。自从孔子整理《诗经》以来,那一首首的诗歌多数为周代各地民间歌谣,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也保持着恒久的魅力,成为一代代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与文化源泉。民歌无时不体现着民俗生活,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笔者只是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整理出温州地区有关民俗的民歌,这肯定只是温州众多民歌中的一部分,相信在以后的调查与研究温州民歌的过程中发现更加有价值的材料,以此来充分证明民俗与民间歌曲的紧密联系。

猜你喜欢
民歌民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谁远谁近?
穿花衣 唱民歌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