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煤矿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

2013-05-30 07:07刘雪琦
中国煤炭 2013年3期
关键词:定额煤炭企业精细化

刘雪琦 刘 波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2.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大同市,037001)

成本领先是煤炭企业永恒的竞争战略。自2000年以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煤炭产品市场行情逐渐好转,煤炭企业效益逐步改善,很多企业重视规模扩张,却忽视了成本控制。然而,进入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增速急剧放缓,库存居高不下,煤炭价格持续下行,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下跌,煤炭工业在经历了10年高速增长后,突然遭遇 “寒冬”。这次突然袭来的危机给众多煤炭企业敲响了警钟,煤炭工业的辉煌10年不会再现,只有练好内功,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才是企业度过危机,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企业成本控制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其本质是将成本预算过程、成本发生过程和成本核算过程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并按照精细化的理念优化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通过管理责任的落实,将各环节相应管理者的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以科学管理来提升企业执行力和运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企业运营效益的目的。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先进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涉及的部门及组织多,过程链条长,数据关系复杂,更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解决。

1 确定成本控制主体

控制主体是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是各项成本的载体。传统的成本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主体划分较粗,无法分析找出成本发生的具体环节和具体部门,导致难以进行成本的精细化控制。构建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首要工作就是要细分成本控制主体。细分管理单元、确定成本控制主体,必须把握以下4个原则。

(1)以现行组织机构为基础的原则。在确定主体时,必须从煤矿自身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现有的组织机构形式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机构优化。

(2)独立性原则。主体要有独立的技术经济职能,有独立的产出形式和表现,并能够独立地进行考核;要有独立的业务,并能自行控制投入的多少和准确的计量;责、权、利明确,有独立的经济效益、相应的权利和相应的责任。

(3)整体性原则。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保证技术和管理上的完整,组织上的统一,协作上的一致。凡是企业内部的一切单位都要单独确定为或归属于某一个内部控制主体,即煤矿企业内部不应存在主体之外的其他单位。

(4)延伸性原则。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业规模、组织机构的扩大变化,在企业内部可以形成多级成本控制主体。

按照主体工作性质的不同,煤炭企业可将各单位分成以下两种类型成本控制主体。一是经营利润型主体,即以生产活动和辅助生产活动为主的内部成本主体,如掘进单位、采煤单位和相关辅助单位等。另一个是管理费用型主体,即以管理活动为主的成本主体,如职能科室。这种内部主体没有具体的产出形式,只有行政管理职能,它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本控制主体,而是一种准成本控制主体。但由于它们存在费用支出活动,而费用又是构成成本的重要内容,并且它们的职能有明确的界定,费用支出能够控制,业绩能够考核,为便于管理与控制,可以作为内部成本控制主体进行管理。

2 建立内部定额体系

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中定额体系的制定是最复杂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传递生产经营压力,衡量企业、单位、班组、员工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要素。制定内部定额体系过程中,应遵循和满足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1)经营目标确保原则。定额测算基数要建立在企业所要达成的经营目标或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标上,并确保经营的顺利完成。

(2)价值引导原则。通过定额的杠杆作用,引导内部核算单位经营管理行为,使其生产经营活动趋向于追求效率、质量和效益。

(3)差别测算原则。定额的测算要根据自身生产实际,注重对基础资料的参考、测算、研究、鉴别。要考虑不同的生产条件(煤层、倾角、构造、岩性、采掘方式、支护形式、设备配备等)、生产效率(直接工效率、辅助工效率、全员效率等)、员工人数和素质、员工收入水平等因素对定额造成的影响,并区别对待。

表1 机运材料定额 元/t

表2 选煤材料定额 元/t

材料消耗定额是定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材料消耗定额的准确、合理,需要抽调各区队专业人员,对煤矿近3年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逐月逐项分析、归类。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比较,结合煤矿各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并参考煤炭建设井巷工程消耗量定额基价,确定综采、综掘、机运、选煤等材料定额。以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塔山煤矿为例,机运材料定额见表1,选煤材料定额见表2。在正常地质条件下,2#煤层(工作面倾斜长度200~260 m,坡度0~5°,煤层厚度3~3.5 m)的综采材料定额为2.6元/t;机运材料定额为1.63元/t;选煤材料定额为2.78元/t;综掘定额是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如煤岩别、巷道断面、坡度、上下山、喷厚等),确定相应支护方式后制定的。

3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为降低吨煤材料消耗,提升企业效益,实现材料控制全过程动态管理,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对材料成本控制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构建了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原理

整个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系统由生产管理子系统、定额管理子系统和物供管理子系统组成。生产管理子系统包括生产计划管理和生产验收管理等模块;定额管理子系统包括定额查询和定额维护等模块;物供管理子系统包括出入库管理和出库核算等模块。通过上述子系统各数据模块的相互关联,可实现材料成本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即年度(月度)生产计划与材料定额数据关联生成计划定额成本,每一项成本都有详细的物资消耗数量及金额,实现了材料成本的事前预算功能;年度(月度)生产验收与材料定额数据相互关联生成实际定额成本,基层单位可参照实际定额成本对材料出库情况进行实时动态调控,实现了材料成本的事中控制功能;各子系统的数据关联可生成各类报表,如计划与实际定额成本对比表、实际定额成本与实际材料消耗对比表等,可作为企业生产计划兑现率、材料消耗情况考核管理及材料定额反馈调整的数据基础和重要依据,实现了材料成本的事后核算功能。

4 效果与结论

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一年多来,成本控制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项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得到了完善,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考核兑现有法可依。各生产单位成本意识逐步增强,初步形成了 “人人讲成本,人人降成本”的氛围,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基本实现了从管理中要效益、从管理中要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以公司塔山煤矿材料成本控制为例,与2011年度同期相比,2012年度综采、综掘、机运、选煤吨煤材料费用降低了10.6%。

[1]闫润萍,连守田,彭文兰.浅谈煤炭企业成本控制[J].煤炭经济研究,2009(1)

[2]付丽,王雪峰.煤炭开采成本核算与改革对策[J].中国煤炭,2010(1)

[3]胡深涛.浅议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J].科协论坛,2012(9)

[4]倪晓忠,张惠军.浅谈煤炭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4)

[5]赵强.煤炭企业过程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J].中国煤炭,2011(2)

[6]王长伟,李少霞.现代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问题[J].企业导报,2009(11)

[7]凯瑟琳娜·斯腾詹,乔·斯腾詹.成本管理精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8]徐凤菊,王宏伟.企业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9)

[9]刘雪琦.煤炭企业成本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12(12)

[10]夏学英.煤炭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J].中国煤炭,2011(7)

[11]冯敬培.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J].煤炭经济研究,2010(9)

猜你喜欢
定额煤炭企业精细化
天然岩沥青混合料路面补充预算定额编制分析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电网技改检修定额费用分析研究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