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2 年我院住院前 10 位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分析

2013-05-31 03:46陈海芳
当代医学 2013年15期
关键词:发病率肝癌年龄

陈海芳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群健康、影响居民生活和减少健康期望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1]。根据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杀手”,农村居民的第 2 位死因,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2-3]。为了解深圳市中医院住院患者前 10 位恶性肿瘤演变趋势及性别与年龄构成比变化情况,我院病案室选取了 2008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的恶性肿瘤资料进行分析,为我院制订医疗工作计划、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卫生部门制订肿瘤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我院科室建设和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资料均来源于我院病案室对2008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首次住院患者入、出院登记,通过对病案首页主要诊断进行ICD-10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检索统计,重复住院患者按 1 例病例计算。共收集 4541 例肿瘤患者,其中恶性肿瘤患者 2708 例(男 1741 例,女 967 例),年龄不限,所列病例资料来源准确、可靠。

1.2 研究方法 对各类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后,运用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及SPSS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前 10 位恶性肿瘤疾病顺位及性别构成 2008 年1 月-2012 年 12 月我院共收治肿瘤患者 4541 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 2708 例,住院前 10 位恶性肿瘤患者共 2213 例,占恶性肿瘤患者的 81.72%(2213/2708)。5 年期间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排在前 10 位的分别是肝癌(30.3%)、肺癌(12.8%)、结肠癌(8.3%)、胃癌(7.2%)、乳腺癌(6.2%)、直肠癌(5.0%)、卵巢恶性肿瘤(4.0%)、泌尿道恶性肿瘤(3.3%)、鼻咽癌(2.4%)、食管癌(2.2%)。在男性患者中,排在前 5 位的分别是肝癌(692 例)、肺癌(251 例)、结肠癌(131 例)、胃癌(126 例)和直肠癌(76 例),5 种恶性肿瘤共收治 1276 例,占男性恶性肿瘤患者的 73.29%(1276/1741)。女性患者中,排前 5 位的依次是乳腺癌(167 例)、肝癌(128 例)、卵巢恶性肿瘤(108 例)、肺癌(96 例)和结肠癌(94 例),5 种恶性肿瘤共收治 593 例,占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 61.32%(593/967)(见表 1)。

2.2 住院前 10 位恶性肿瘤疾病年龄构成 肝癌患者的年龄分布集中在 30 岁以上,占 10 年肝癌患者的 96.34%(790/820)。肺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等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布集中在 40~69 岁,这一趋势说明了恶性肿瘤在青壮年人群发病率最高(见表 2)。

2.3 住院前 10 位恶性肿瘤疾病变化趋势 2008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前 10 位恶性肿瘤的发患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由 2008 年的 211 例上升为 2012 年的 712 例,5 年内增加了 501 人。尤其是肝癌患者数由 2008 年的 66 例上升至 270 例,增加了 204 例,鼻咽癌、食管癌和泌尿道恶性肿瘤近 5 年来变化不大,其余恶性肿瘤整体均呈上升趋势(见表 3)。

表 1 2008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住院前 10 位恶性肿瘤疾病顺位及性别构成

表 2 2008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住院前 10 位恶性肿瘤疾病年龄构成

表 3 2008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住院前 10 位恶性肿瘤疾病变化趋势

3 讨论

深圳市 2008 年-2012 年恶性肿瘤前 10 位顺序为肺癌、肝癌、乳腺癌、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胃癌、白血病、结肠癌、泌尿道恶性肿瘤、食管癌和鼻咽癌。本组资料显示,除我院未开展的白血病治疗外,主要的前 10 位病种基本符合我市流行病分布情况,均是我市常见恶性肿瘤,只是顺位略有不同,这与我院日益增长的医疗水平及社会影响力有关。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如何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主因及农村居民死亡的第二主因[4],了解恶性肿瘤的分布及特征,对于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以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近 5 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了我院前 10 位恶性肿瘤的疾病构成情况,对于更有效的防治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5]。研究分析结果发现,2708 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前 10 位恶性肿瘤患者 2213 例,占恶性肿瘤患者的 81.72%(2213/2708)。发病率较高的是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直肠结肠胃性肿瘤及乳腺癌,这些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本地居民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原因。除乳腺癌及卵巢恶性肿瘤外,大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性比女性患食管、肝和肺等恶性肿瘤的人数多、风险高,与国内其它报道一致[6-9]。因此,男性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比男性相对要高,这与男性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关,应呼吁本地区的男性加强肿瘤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以降低男性肿瘤的发病率;女性患者应定期检查乳房及生殖器官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加强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的普查力度,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0]。本研究中前 10 位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30~69 岁(占 85.27%),可见,恶性肿瘤在青壮年人群发病率最高,且此年龄段人群为为主要劳动力群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阻碍社会的发展,在以后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应该着重对该年龄段群体定期高发肿瘤的筛查工作,这样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有效的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从近五年的发病患者数来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肝癌、肺癌、胃肠癌等增长迅速,这与近年来空气、水污染,生活压力加大,吸烟等因素有关,应呼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疗工作,加大对吸烟的危害宣传,呼吁人们戒烟、禁酒,学习释放生活压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积极开展肿瘤流行病学的调查,尽早发现和减少人群中肿瘤致病的危险因素,以上这些措施对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周欣,付艳枝.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21(2):108-109.

[2]魏沙.2002-2010 年我国城市恶性肿瘤病死率变化趋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111-113.

[3]郑荣寿,张思维,吴良有,等.中国肿瘤登记地区 2008 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2012,21(1):1-12.

[4]王亚平.恶性肿瘤高诊治费用成因初探及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10,31(3):268-269.

[5]徐朝阳,王贤文.探讨恶性肿瘤防治的辩证新模式[J].中医药导报,2008,14(6):8-10.

[6]贺文,贺海平,韦佩坤,等.广西肿瘤医院 2002-2011 年肿瘤患者统计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636-2639.

[7]唐凤珠,王卫星,黄顺荣,等.颈部肿块性质与年龄和性别的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9):600-602.

[8]宋卫亚,牟伟益,李涵,等.青岛市 2010 年恶性肿瘤住院情况及年龄分布的调查[J].中国医院统计,2011,18(2):189-191.

[9]黄之敏,彭仙娥,史习舜,等.福建省永泰县居民 2002~2004 年全死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9):28-29.

[10]蔡慧华,王雪峰.妊娠合并恶性肿瘤 15 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6):468-470.

猜你喜欢
发病率肝癌年龄
变小的年龄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年龄歧视
算年龄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