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研究

2013-06-02 07:32申春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造影

申春云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高发疾病[1],影像学诊断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临床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式有 CTA、MRA[3]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4]等,全脑血管造影已成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5]。本次研究即全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寻求确诊率及敏感性较高的影像学检查方式,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神经内、外科诊断为脑血管疾病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41~87岁,平均年龄(66.4±7.2)岁,病程3~25 d,平均病程(13.5±4.1)d。患者先后进行头颈部CTA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采用前后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

1.2 检查方式

1.2.1 CTA 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首选CT,CTA是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患者平卧于CT检查机上,静脉注入造影剂,进行头部薄层扫描,后期对扫描图像进行血管重建。

1.2.2 全脑血管造影 患者经过CT及CTA检查后,再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取平卧位,局部麻醉,取右侧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2 cm处,波动最强点穿刺,置动脉鞘,通过导引导丝置入造影导管,依次对颅内主要动脉注射造影剂并多角度观察显影情况,了解血管形态及代偿情况。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完成。患者两种检查方式差异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两种检查方式结果以及手术病理结果情况 全血管造影对于血管狭窄、血管闭塞、动脉瘤、血管畸形的检出率均高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检查方式检查准确性比较 见表2。临床最终诊断36例患者血管狭窄,7例患者血管闭塞,13例患者动脉瘤,13例患者血管畸形。全脑血管造影对于血管狭窄、血管闭塞、动脉瘤、血管畸形检测的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并发症有皮下血肿、皮下淤血、脑血管痉挛、周围神经损伤等,发生率分别为1.0%、2.0%、2.0%、1.0%。见表3。

表1 患者两种检查方式结果情况(例,%)

表2 两种检查方式检查准确性比较(例,%)

表3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包括脑缺血性疾病以及脑出血性疾病[6]。脑缺血性疾病的原因主要有脑血管狭窄、脑血管闭塞等[7]。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瘤以及脑血管畸形[8]。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因其可以多角度显示血管影像应用广泛。全脑血管造影的原理是数字剪影,图像处理时将多余的影像切除,对于血管的显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在x线机直视下进行[9],操作者可以直接观察到血管情况,且能单条血管依次进行多角度观察,检查图像清晰,分辨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10]。CTA是检查脑血管的常用方式,其操作方便,用时较短,检查时采用计算机薄层扫描,后期进行图像重建。CTA检查中造影剂注射后的扫描启动时间,对于图像质量至关重要。若延迟或提前扫描,则会造成脑内血管造影剂充盈不足或过度充盈,均不利于诊断。同时CTA的副作用在于扫描图像存在伪影、容积效应等,准确性低于全脑血管造影。

本次研究中,全血管造影对于血管狭窄、血管闭塞、动脉瘤、血管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 68.0%、10.0%、22.0%、22.0%、58.0%,均高于CTA检查的52.0%、4.0%、12.0%、14.0%、4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脑血管造影对于血管狭窄、血管闭塞、动脉瘤、血管畸形、脑出血检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4.4%、71.4%、84.6%、84.6%、93.5%,均高于对照组的72.2%、28.5%、46.2%、53.8%、74.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并发症有皮下血肿、皮下淤血、脑血管痉挛、周围神经损伤等,发生率分别为1.0%、2.0%、2.0%、1.0%。可见,对于脑血管疾病,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较以往的CTA传统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但全脑血管造影是有创检查[11],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当发生并发症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较小的皮下出血及血肿,一般可以自行吸收[12];若血肿较大,可以采用热敷等护理方式消除[13]。

综上所述,全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适应证,以及积极的预防相关并发症。

[1]李韧,赵桂梅,崔丽颖,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及全脑血管造影对预后评估的价值.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499-1501.

[2]喻骏,贾英钧,王育宏.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及容积显示技术的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4(5):820-820.

[3]王勇,方传勤,李敬诚.青年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的脑血管造影分析.重庆医学,2010,39(3):300-301.

[4]蒲亨萍.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9,32(11):1048-1050.

[5]Lapchak PA.The phenytpropanoid micronutrient chlorogenic acid improves clinical rating scores in rahbits following multiple infarct ischemic strokes:synergism with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Exp Neuron,2007,205(31):407-411.

[5]王雪梅,谈晓牧,杜会山,等.74例脑缺血性事件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分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8):601-603.

[7]Sarah MD,Hua Y,John K,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for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Stroke,2008,39(6):2237-2248.

[8]宋烈军,罗小平,罗银灯,等.旋转DSA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5):643-645.

[9]刘悦,张茁,毕齐.灌注磁共振结合脑血管造影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8):607-609.

[10]陈金龙,郭之通.术中脑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10,50(36):96-97.

[11]王飞,冉启山,李航,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重庆医学,2010,39(15):2059-2060.

[12]于宏伟,袁玉会,喻博,等.三维CT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注意点.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6):414-417.

[13]明艳,唐晓燕,王彦华.全脑血管造影术102例高压灌注线的应用体会.山东医药,2007,47(3):32-33.

猜你喜欢
脑血管畸形造影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