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评促动 建构自主求知乐学环
———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综合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2013-06-05 14:53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
成才 2013年3期
关键词:字谜乐学课例

■ 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 李 怡

巧评促动 建构自主求知乐学环
———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综合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 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 李 怡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让活动有序化,让合作有效化”是综合实践活动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在学校“四要素三拓展”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我校综合实践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强化巧评这一要素的作用,形成“巧评促动——自主求知乐学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形成以“巧评”为中心的六个环节:自发合作、充分交流、个性反思、提炼方法、体验成功、快乐期待。六个环节,环环相扣,促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件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学,在一次又一次完成活动任务后,获得成功的快乐和体验,并自发地产生完成下一个学习活动的积极情绪,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活动有效而且高效。下面就这一模式进行解读。

一、巧评促动

作为这一模式中心的巧评,指的是多元自主合作评价,是教师充分调动可以关注学生成长的一切因素,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标准,运用不同方式,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主合作评价,强调学生自己及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对彼此个性化的表现进行欣赏性的评定。

二、自主求知乐学环

自主求知乐学环由六个环节组成,体现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与合作方式的相互交融。每个环节依次递进,又相对独立,由巧评促动,对活动效果的高效达成各有所属。乐学环中,每一环尾接下一环头,如此往复,螺旋上升。

第一环:自发合作——活动中结对互助

该模式利用巧评,不仅关注活动开展的效果,更注重活动的过程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评价的多元,让我们的课堂更多地关注学生,也更多地关注任务完成的速度和活动的效果。在巧评的促动下,合作不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要求,而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途径。各小组成员由被动合作升级为主动承担,这种自发合作是综合实践活动高效的前提。

典型课例分析:《校园树木大盘点》活动中,学生发现仅凭一己之力,是难以完成校园树木识别、分类及测量的。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自发地寻求合作,自发地展开分工。

第二环:充分交流——合作中碰撞思维

该模式利用巧评促进小伙伴之间的交流评价。在小组的合作中,伙伴间无界限地交流。为了一个目标,他们在协作中学会了容忍吸纳,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了集思广益,倾听别人的言论观点;学会了扬长避短,碰撞思维的火花。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合作中的充分交流,是综合实践活动高效合作的基础。

典型课例分析:《校园树木大盘点》活动中,学生发现学校操场边的12棵水杉树长得很高,怎样才能测出这些树的准确高度呢?小组交流中,学生第一个想到的主意就是找一个足够长的尺子,再爬到足够高的地方测量。但很快,大家就否定了这个提议。显然这个提议不现实,也不安全。于是,大家另辟蹊径,终于想到用“测树影算比例”的这种又有效、又方便、又安全的办法。

第三环:个性反思——交流中自主感悟

该模式中利用巧评提倡自我反思。学生在争论中取舍,在合作中互助,品尝到合作的甜酸苦辣。特别是当自己的想法做法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时,或结果不能让自己满意时,他们会自然回顾反思。在自主检验各个环节中各个因素带来失败的原因后,他们会做出新的方案,进行新的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因而交流中的个性反思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高效的保障。

典型课例分析:《美食每课》系列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包饺子,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乐趣。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很快发现擀饺子皮是最难的一个环节。怎样才能把饺子皮擀圆呢?带着这个疑问,他们更加仔细地观察别人的每一个动作,主动请教擀饺子皮的技巧,再自己动手尝试,比较……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快成功的笑脸,也能观察到成功不了的苦脸。可是这些“小苦脸”们并不安于现状,在目标的驱使下,他们会开始第二轮的请教——尝试——比较,直到“小苦脸”也变成了“小笑脸”。在小组共同目标的驱动下,能干的“小笑脸”会很快关注小组中的“小苦脸”,主动为他讲解、示范。当“小苦脸”成功的时候,“小笑脸”也更加灿烂了。

第四环:提炼方法——反思中内化提升

该模式利用巧评更关注过程,提倡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习惯性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结束时,对自己的收获、发现加以总结式的评价——“我发现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我有什么收获?”“我还想知道什么?”……在经过几轮反复的尝试后,学生会对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解决方式。可见,及时反思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炼方法,这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

典型课例分析:在《玩陀螺》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照着书中的样子用牙签状的小棍和厚纸板做陀螺,也可以自主选择橡皮和图钉、陶泥和滚珠制作个性陀螺。学生通过对各种材质制成的陀螺在不同场地、用不同发力方式对其转动结果进行比对后,自然会得到许多制作陀螺的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过程远比从书中读来的知识更有价值。我们不强调结果的绝对正确和答案的唯一,只要是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无论是否有科学价值,对于经历了整个过程的学生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第五环:体验成功——生成后举一反三

该模式利用巧评提倡多元结果。多元自主合作评价的评价观并不是拘泥于一两节课的知识传授,我们更多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主发现问题,并设法自主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还有什么比品尝自己劳动果实更让人快乐的呢?多元结果就是考虑了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差异,殊途同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尽情地体验成功,是综合实践高效课堂的精彩呈现。

典型课例分析:《字谜拾趣》活动中,学生先体会猜字谜的乐趣,后体会出字谜的乐趣。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发现字谜的规律,并尝试运用这些规律创作字谜,最后将自创的字谜制成灯谜,以谜会友,从而感受汉字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样,由于学生的差异性,他们出的字谜有深,有浅,有俗,有雅,有“田头长草”(苗)“河边没有水”(可)等生涩稚嫩的字谜,也有“湖畔花前仓无人”(范)“香炉火尽马在侧”(驴)等出色的字谜。这些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学习成果,都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第六环:快乐期待——开启下一个自主求知乐学环

该模式利用巧评提倡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主张。我校教师自主开发的众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均来源于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学生先大胆说出“我对什么主题感兴趣”“我愿意参与什么样的活动”“我愿意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开展活动”,教师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确定自己喜欢的主题。学生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到主题活动开展的效果,因此,只有尊重学生意愿的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放飞童心的天空。这是综合实践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

总之,在“四要素三拓展”教学模式中,巧评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它能从整体上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多元自主评价的方式调控课堂,能让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现真正的高效。

责任编辑廖 林

猜你喜欢
字谜乐学课例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3. 字谜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课例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纵横字谜
纵横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