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四要素三拓展”模式 促成课堂高效

2013-06-05 14:53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兴趣研究中心
成才 2013年3期
关键词:奇石张老师黄山

■ 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兴趣研究中心

依托“四要素三拓展”模式 促成课堂高效

■ 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兴趣研究中心

我校课改以来一直致力于“激趣乐学”高效课堂策略的研究,在“四要素三拓展”模式的指引下不断成长,备课组建设也卓有成效。“四要素三拓展”中的四要素指的是生趣、导学、悟法、巧评。三拓展是纵横拓展、立体拓展、家校拓展。

下面就以我校二年级语文教学团队张清老师执教的一节《黄山奇石》的教学为例,来具体谈一谈我校教师是如何运用模式与自身课堂相结合的。

一、语文课程标准与模式的契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低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一定要落实两点:一是识字写字训练,二是朗读训练。

张清老师在开课伊始就出示了本课的整体目标,在识字、朗读、写字教学的各个环节又出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做到了目标明确,导航准确。

张老师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小组团团坐的形式,将生趣、导学、悟法、巧评融合在识字、朗读、写字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更有效地体现了高效课堂的要求。

二、语言文字训练与“趣文化”的完美融合

(一)随文识字趣味化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张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识字情境,“开火车”读准字音,“坐车上黄山”,用趣味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课堂上,学生在情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已有的旧知,采取了改一改、编一编等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如“怪”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

(二)读中学写情境化

一节有效的语文课,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入境,在情境中学其乐无穷。张清老师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用课件展示了黄山的“仙桃石”“仙人指路”“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等奇形怪状的岩石,使其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孩子们被吸引住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盯着这些有趣的石头;学生被震憾了,感受着大自然灵性之美,怦然心动,脑海中涌现出课文中描写这些石头的文字。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后,不由自主地想用语言来描述这些奇形怪石,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读中学写就水到渠成了。

(三)以趣导学情节化

张老师这节课无论是听课老师还是学生都兴致勃勃。张老师不仅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更是将学习目标巧妙地变成了“喜羊羊闯三关”的游戏,以趣导学,将识字、读文、写字三个枯燥的教学环节变成了三个具有挑战性的情节,巧妙设置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使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每个环节完成任务之后,鼓掌、插旗等形式多样的鼓励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整节课,不断以趣导学,使学生个个乐学、想学,学得开心,学得高效。

其实这闯三关,不光是在趣中导学,里面还另有玄机——趣中悟法。如第一关展示词语时,学生就学会了在同时列举很多同类词时,用“有……有……还有……”来说话;在第二关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时,通过老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了这样说自己的收获:我知道了黄山很有名,是从“闻名中外”体会出来的;我知道了那里很美,是从“秀丽神奇”体会出来的;我知道石头很有趣,是从“尤其、极了”体会出来的。这就让学生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后来在学习“仙桃石”的时候,学生还将这种方法举一反三,并在解读时予以感情渗透,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展现。这样,老师的导学在课堂上巧妙地转化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领悟、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是在有趣的氛围中有效地实现。张老师在课上能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学习方式对文本解读的效果非常好。

(四)入情朗读情感化

张老师不但在字词教学上非常重视,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达成了高效,而且她更注重了低段阅读的另一个点——朗读训练。

“让学生读,有兴趣地读”是学习语文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老师们经常说:“读多了,语感有了,课文内容也就好理解了。”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张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范读,与学生共同探讨“飞”“落”的妙用,让学生很自然地与文本对话,从而有感情地去品味课文,体会情感。这不就是情感化的体验吗?朗读的训练就是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词句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有感情地品读课文——情感体验,这就是朗读教学的三个层次,也是教学环节情感化的体现。

三、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有机结合

(一)以趣生疑,以疑促思

开课揭题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质疑,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他们说说读了课题心中有了哪些小问号。顿时,学生产生了探奇览胜的求知欲,一下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课文介绍了哪些黄山奇石?这些奇石奇在哪儿?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堂变成了学生自主探寻、质疑解惑的学堂。学生自主地尝试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与小组同伴的合作学习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带着小问号根据具体的学习要求,开展自主学习。学习对子互学、小组合作学等多元自主学习方式在课堂呈现,体现了高效课堂先学后教的理念。

无论是开课时学生的质疑,还是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学生都是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感悟、自主解决的,老师只是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在老师的点拨中,学生提升了学习语言的能力。在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读而生疑——疑而求解——解而悟法——法而得能”的有效学习方法。

这节课学生的表现机会非常多,可以说,本次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二)以趣施评,以评促学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重视评价的作用。我校兴趣课堂四要素中的“巧评”就是充分调动可以关注学生成长的一切因素,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标准,运用不同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做到以趣施评、以评促学。

在本节课中,张老师做到了评价的“时机巧”:能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善于抓住评价的时机,巧用评价调动情绪,承上启下。另外张老师还做到了“形式巧”:能根据学情,活用评价策略,课上能够及时地用表扬和加红旗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做到了即时评价。评价是一节课的航标灯,巧评是高效课堂的激趣乐学的策略之一。从张老师的课堂上可以看出,她平时一定是注意训练了学生学会如何评价的,否则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了。

总之,张老师在这节课中牢牢抓住了“兴趣”这条主线,将生趣、导学、悟法、巧评巧妙地优化,以学定教,以趣导学,合作探究,自主悟法,促成了目标的达成,既体现了我区高校课堂变革的主题,又突显了我校兴趣教学的特色。学生在充满“趣”的课堂中学得快乐,学得高效。

附《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认1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都”,会写“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3.品词句,感受仙桃石的奇特之美。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词句,感受仙桃石的奇特之美。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问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同学们去的地方可真不少!真让老师羡慕。今天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一起乘上旅游快车到黄山去看一看。

2.谁能把你们课前对黄山的了解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3.齐读课题,理解“奇”。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今天我还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呢。

喜羊羊:大家好我是喜羊羊,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游览黄山。想要游览黄山得勇闯三关,你们有信心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勇闯第一关

(一)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

2.读准词语。

怪石 指路 伸着 岩石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奇形怪状 秀丽神奇

3.读通课文,画一画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

温馨提示:自由读;找对子,指认生字词;小组讨论交流。

(二)学生自学,对学,小组讨论交流

(三)哪个小组最积极,小组展示,评价

2.读准学习单上的词语。

3.通读课文,画一画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

第一关闯过了!喜羊羊要奖励大家呢!(恭喜大家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送给自己热烈的掌声吧)

三、精读第一、二自然段,感受美景勇闯第二关

(一)出示学习任务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知道的?

(二)学生自学,对学,小组讨论交流

(三)哪个小组最积极,小组展示,评价(抓重点词语:闻名中外、秀丽神奇、神奇、尤其)

(四)指导朗读 你喜欢黄山风景区吗?将你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

(五)出示学习任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仙桃石奇在哪里?

温馨提示: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写一写:写出找到的词语。说一说:从这个词语,我仿佛看到______;想到______。读一读:我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六)学生自学,对学,小组讨论交流

(七)哪个小组最积极,小组展示,评价

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指导:这里的“好像”是什么意思?“落”还可换成什么词?哪个更好?想象这个大桃子是怎么来的?指导朗读,动作表演读。

第二关又通过了!喜羊羊又要奖励大家了。(祝贺大家,夸夸自己吧,我真行!)

四、指导写字勇闯第三关

1.写好“怪”这个生字。

2.学生说说结构、记忆的方法。

3.教师范写“怪”,学生书空。

4.学生在书上描红,师巡视指导写字的姿势。写后反馈。

第三关也闯过了!喜羊羊要给大家一个惊喜。(三关都闯过了,让我们轻松一下吧)播放黄山奇石的图片,学生欣赏。

黄山还有很多奇石,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欣赏。

板书设计(略)

责任编辑廖 林

猜你喜欢
奇石张老师黄山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黄山冬之恋
张老师喝茶
奇石欣赏
奇石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