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考考场联一瞥

2013-06-12 05:48吕可夫
对联 2013年18期
关键词:锦绣下联上联

□吕可夫

又是一年国考时。清晨的一场好雨,拉开了癸巳长沙高考的帷幕,也清凉、平静了考生们心头的烦燥和焦虑。而各个考场悬挂的对联,异彩纷呈,更催生出学子们不尽的豪情壮志,使他们心潮激越,跃跃欲试。先看天心一中芙蓉校区考场联:

立志儿时,麒麟坠地思千里;

辨材七载,向上豫章冲九霄。

1910年秋,少年毛泽东离开韶山外出求学前夕,在父亲的记账簿上改抄了一首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借以表达胸怀天下,一心求学的决心和意志。上联首句便以此切入。“麒麟坠地思千里”,出自北宋黄庭坚《再次韵寄子由》诗。“麒麟”,千里马也,出生便怀腾骧之想。连用两典,鼓励考生要胸怀大志。下联“辨材七载”,典出白居易诗“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豫章”指枕木和樟木两种木材,树苗时难以区别,须待七年后方见分晓。全联立意高拔,豪气干云,鼓舞人心。“麒麟坠地”与“向上豫章”成错综对(又称交股对或蹉对),虽不常见,却保持了对仗工稳。“七载”对“儿时”,虽感稍宽,然幼年自有数字含义,亦能通达。

长沙市一中考场联:

展卷自从容,为有源头来活水;

撰文何慷慨,欲圆国梦趁华年。

南宋理学鸿儒朱熹《观书有感》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因知识掌握扎实,有源源活水,滚滚不尽,打开试卷,自然可以信心满满,从容应对。少年强则中国强,欲圆中国梦,自当趁华年。考生们正可以笔下生花,尽情挥洒,一抒慷慨情怀。该联鼓励与叮嘱并重,其情殷切,其意深厚,运用流水对,古典与现代结合,纵横时空,腾挪闪转,属对精工,技艺精湛,读之如流水行云。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考场联:

学到功夫深,逢时大展鲲鹏志;

赏来风景好,入境高吟豪放诗。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乃中国谚语,出自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之事也能成功,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鲲鹏志”,典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上联连用两典,说明只要学力精深,逢此盛世明时,正可一展襟抱,不负平生所学。下联笔锋一转,轻松宕开,考场风景,这边独好,祝愿学子们快入佳境,考出好水平。全联字面平实晓畅,而意境深远,兼之格律谨严,可称佳制。“功”字位置当仄而平,因“功夫”乃固定词语,不可更易,似允放宽。“鲲鹏”、“豪放”,一名词,一形容词,系句中自对,不可不察。

长沙明德中学考场联:

经纶满腹,正能椽笔抒筹策;

丘壑在胸,锦绣文章写春秋。

经纶,语出《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又《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后一般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满腹经纶,挥舞正能量如椽之笔,纵横筹策,褒扬考生有经世济民之志、治国安邦之才。丘壑,山谷丘陵。胸藏丘壑,指考生腑蕴才华,答卷胸有成竹,下笔生花,如出锦绣,定能折桂占鳌,成为有用之才。此联寄意高远,鼓舞人心,守中持正而不入俗套。联律较工稳,“春”字位当仄而平,盖因“春秋”系固定词语,未便更易,不以辞害意,似可从宽。上下联意太近,稍有合掌。上下联分句句脚全仄全平,读之亦少抑扬顿挫。以新语“正能量”入联,顺乎时势,其意本佳,然省略为“正能”,于语法、习惯终觉生涩。

长沙市二十中考场联:

英雄出少年,策马放飞青云梦;

才俊荟三湘,挥椽畅书锦绣文。

自古英雄出少年。千里策马,放飞梦想,青云直上,正当其时。上联首起气势雄浑,直抒胸臆,雅俗共赏,豪情壮志荡胸而生。三湘本才俊荟萃之地,且看今日,诸多少年俊彦正挥动如椽之笔,畅怀书写锦绣华章,开始圆梦之行。全联立意高卓,切时切地,寄意良深,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勉励之情。然以联律论,上联尾句“云”字、下联首句“湘”字、尾句“书”字、“绣”字四处皆平仄失替。“三湘”与“少年”、“锦绣”与“青云”对仗亦失宽泛。若能修缮,当更臻完善。

长沙雅礼中学考场联:

砥砺十年争日月;

驱驰万里荡风雷。

十年磨剑,一朝试锋。上联说考生们十年寒窗苦读,只争朝夕,进修学业,今日终能初露锋芒,展现自身才华,豪气壮慨,呼之欲出。下联意指人生之路漫长,是一个不断奋斗、不息追求的过程,勉励考生要有驱驰万里,扫荡风雷,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才能创造业绩,书写辉煌。联语寄慨深远,别具怀抱,格律工稳,平易精悍,气势磅礴,催人奋进,悬于考场,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的是好联。

长沙市实验中学考场联:

实笔底千钧,验胸中万卷,楚天喜看新旸破晓

忠心怀九域,恕善下十年,庠序欣闻后学腾龙

诗圣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郭沫若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高考亦是对莘莘学子多年知识积累的一次夯实一次检验。喜看今日,楚天辽阔,朝日初升,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新旸,初升之日,语出蔡襄《自渔梁驿至衢州大雪有怀》诗:“薄吹消春冻,新旸破晓晴”,喻指广大考生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冉冉升起忠恕,即忠诚、宽恕,语出春秋时曾子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所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九域即九州,代指中国。善下,语出春秋时孟子《离娄章句下》:“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能服天下”,指只有用善去培养教育人,才能够使天下的人心服。这里指学校和老师心怀祖国,培养人才。该联意境宏阔,情愫饱满,脉络清晰,收放自如,联律工稳,上下联运用当句自对,而使全篇更增灵动。惜乎上下联尾句“看”“学”二字新声、古音混用。上联嵌校名“实验”,下联嵌校训“忠恕”,亦稍嫌生硬。

长沙市二十一中考场联:

囊锥十载,博闻强志,看诸生锋芒初露;

梦笔今朝,恢宏磅礴,喜潇湘锦绣天成。

“囊锥”,典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自荐”故事:“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博闻强志”,又作“博闻强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上联言考生十年砥砺,寒窗苦读,知识广博,满腹经纶,霜锋初试,自信如锥处囊中已久,今逢盛世,正是锋芒展露之时。“梦笔”典出《南史》卷五十九《江淹列传》,传说江淹少时,梦人授以五色之笔,故文采俊发,佳思迅来,下笔千言立就。后以“梦笔”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华美。下联祝愿考生们梦笔生花,以恢宏磅礴之势,书写锦绣文章,创造美好未来。全篇上下联各用一典,寄意殊美,属对恰切。上下联第二分句运用句中自对,添联语灵动之态,惜音步位置同平同仄,致平仄失替。“今朝”对“十载”,“诸生”对“潇湘”,亦嫌稍宽。故憾白璧微瑕也。

长沙地质中学考场联:

通五经,贯六艺,腹满真知,驾轻就熟遂好梦;

接千载,游万仞,心盈正能,攻坚克难登巅峰。

“五经”,指中国古代儒家五种典籍,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六艺”,指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能通五经、贯六艺者,必定学问渊博,满腹真知,考试定当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好梦成真。“接千载,游万仞”,化刘勰《文心雕龙》“思接千载,神游万仞”语,借指考生思维活跃,能力超凡,必能排除万难,无往不胜,攀登顶峰。此联对考生寄望殊深,鼓励有加。以典故和成语入联,雅致厚重,并富于时代感。然多处出律,如:二、三分句句脚,上下同仄同平;上联尾句“好”字位当平而仄;下联尾句“坚”字位与“巅”字位当仄而平;“正能量”简化为“正能”,似可商榷。

长沙市七中考场联:

十年潜学海,练功恰似水穿石;

今日试牛刀,折桂犹如竹在胸。

水滴石穿,形容坚毅恒久。成竹在胸,形容充满自信。上联从求学的过程言学问之道,贵乎持之以恒,考生十载潜心攻读,已达水滴石穿之功。下联从考试的角度表示信心。此日应考,不过牛刀小试,早已稳操胜券,相信考生能举重若轻,发挥出高水平。整联流水成对,承接有序,递进分明,契合完美,明白如话,自然晓畅,但又不失文雅。且联律工稳,上下联相承相应,兼之比喻修辞,大为增色。

湖南师大附中考场联:

华夏擢英才,共赴百年梦想,便待我谈经论道;

湖湘多俊彦,曾经十载琢镕,当就兹起凤腾蛟。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已然成为热词。到2049年圆“百年梦想”,主力军当属此辈学子。国考选拔人才,学子共赴梦想。“谈经论道”隐含二意,既指应考,也指谈论治国韬略。下联言湖湘自古多俊彦贤哲,考生经历十年“琢镕”,定能起凤腾蛟。“琢镕”即“琢玉镕金”缩写,指雕琢陶冶,暗合自身琢磨与良师教诲。又师大附中有“琢”、“镕”二园,故隐切本校。“起凤腾蛟”典出王勃千古名文《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在联中表达良好祝愿。该联格律工稳,时代色彩浓烈,家国情怀充沛,纵横雄论,舒展自如,激荡学风,警醒世俗。

篆刻 人才强国

猜你喜欢
锦绣下联上联
瓷上锦绣,鲁青追梦
山川锦绣,赞以长联
牛年春联集锦
张锦绣
小试身手
鸡迎锦绣春
羊年春联
意外怀孕,怎么办?
乱字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