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特种加工技术的灵活运用

2013-06-17 08:13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邦诺模具加工部柯秉光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3年9期
关键词:模芯试模模具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邦诺模具加工部 柯秉光

在模具行业中线切割是一种常用的特种加工技术,较常使用的有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俗称“快走丝”)和低速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割机(俗称“慢走丝”)。其中快走丝更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独创的机种,也是我国数控机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机种之一。虽然快走丝的加工精度及其加工的表面质量较低,但其加工费用低廉(相对于慢走丝),因此广泛应用于精度要求较低的塑料模、冲压模的加工上。而慢走丝凭借其精度可达0.001mm级,表面粗糙度接近磨削水平,常用于精密塑料模、级进模的加工上。

如此看来低端模具用慢走丝加工似乎徒增了加工成本,其实不然,某些低端模具使用慢走丝加工会更胜一筹。

附图所示是一款市售蓄电池的塑料外壳模芯:

这里我们只探讨模芯上槽的加工。常规的做法是先用快走丝把这些槽切割出来,然后对这些槽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快走丝割出来的尺寸精度能控制在设计的公差范围内,但表面光洁度却不理想,因此用快走丝加工这些槽的关键就在于后续的抛光。由于切割的表面密布残留的线割纹,再加上槽又深又长又窄,常规的合金锉刀、纤维油石由于其厚度与长度的限制很难彻底清除槽根部的线割纹,因此需制作一些特殊的工具配合砂纸进行手工清除线割纹,并对槽的表面进行抛光。而另外一种加工方法就是直接用慢走丝把这些槽切割出来。由于慢走丝加工的尺寸精度高而且表面相当光滑,因此切割后基本可以免除抛光的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曾经对两套一样的模具分别采用了上述的两种加工方案。采用快走丝方案的模具由于槽的表面粗糙度问题,在试模的过程中有产品粘模现象,槽中塑料出模困难,局部地方有塑料残留,导致产品残缺不全。模具返回加工部后,我们发现有粘模现象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槽的根部以及两槽相交的位置,模芯的中部尤为明显。通过简易电子显微镜对靠外侧有粘模现象的槽表面进行检测并与出模顺畅的槽表面进行对比,发现其线割纹残留仍较为严重,需重新对其表面进行去线割纹及抛光处理后再试模。如此问题经历了三次返修试模后才得以解决。而采用慢走丝方案的模具在试模过程中并无粘模现象,第一次试模后便直接交付使用。通过对这两套模具的实际生产成本及生产周期进行汇总及对比得出,快走丝方案的生产成本同比略高,但慢走丝方案的生产周期同比缩短了七天,因此两种方案的优劣显而易见。

随着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模具生产企业应不断掌握各种先进的特殊的生产加工测量技术,并对其进行灵活的搭配使用,才能在这越来越短的开发周期中生产出高精耐用的模具。

猜你喜欢
模芯试模模具
塑料挤出机机头
内球面零件精密冷挤压脱模机构研究与应用
球面零件冷挤压脱模机构研究与模芯失效分析
水泥胶砂试模尺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浅析基于数据拟合的模具冲压工艺回弹尺寸推导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谈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后仪器试模清洗新方法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擦擦模具
基于CAE的塑料件模具设计方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