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环缝术(PCCS)在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

2013-06-21 08:16李予闽
中外医疗 2013年24期
关键词:尼龙线单纯性皮下

李予闽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河南洛阳 471002

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在我国人群发病率约为8.6%,诱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长期站立工作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腔压力升高等[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静脉剥脱术,效果较好[2]。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需在下肢做较多切口,创伤相对较大,出血较多[3],遗留很多疤痕,影响下肢外观。为对比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静脉剥脱术与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皮下环缝术(PCCS),该院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用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皮下环缝术(PCCS)治疗42条肢体,与传统手术方法(高位结扎加静脉剥脱)治疗42条肢体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60例、84条肢体,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30~7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临床体检及彩色B超证实深静脉通畅。临床症状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下肢沉重不适、下肢溃疡等,少数病例无明显症状。42条肢体采用高位结扎加静脉剥脱术。另42条肢体行高位结扎加皮下环缝术。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1.2.1 传统组术式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加静脉剥脱术:常规高位结扎切断大隐静脉主干及5个属支;自腹股沟切开向大隐静脉远心端插入剥脱器至膝部上下,直至剥脱器不能前行为止,做横切口剥离抽除大隐静脉;该切口以下曲张静脉及其分支分段做切口一一剥除。

1.2.2 PCCS组术式 术前于站立位用美兰标记好曲张静脉位置。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加剥脱,膝下大隐静脉及分支曲张静脉不予切开剥脱而行皮下环缝术。皮下环缝术具体方法为:于曲张静脉一端起始部以7号丝线先缝扎静脉一道,将该结扎线与4号尼龙线或可吸收线连接,以尼龙线或可吸收线沿曲张静脉纵轴一侧进针,于静脉后穿出对侧,在从原出针孔进针,于静脉前穿出另一侧,然后再从该针孔进针从静脉后穿出另一侧,这样反复缝合至静脉另一端,收紧尼龙线或可吸收线,使曲张静脉完全闭合,在曲张静脉另一端也缝以7号丝线与尼龙线或可吸收线打结。术后用弹性绷带环绕包扎患肢14 d,术后鼓励患者活动下肢,夜间抬高患肢,48 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术后7~9 d拆除腹股沟处缝线,2周后剪去7号丝线,抽除尼龙线。可吸收线仅剪去皮外线节即可。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操作复杂程度、溃疡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肢水肿、瘀血、深静脉血栓形、切口延期愈合)及瘢痕程度等。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2 结果

所有病例的曲张静脉基本完全消除。传统手术组出现深静脉血栓2例,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口服华法林治愈。PCC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溃疡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复杂程度、瘢痕程度等指标优于传统组。见表1。

表1 传统组与PCCS组观察指标对比

3 讨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静脉剥脱术是传统的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疗效确切。但该术式存在明显的弊端: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皮下淤血、刀口愈合不良而致裂开机会较多,下肢瘢痕明显,影响美观等缺点。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和创伤,减轻手术后的瘢痕形成,改善美观效果,外科医生对该术式进行了各种改良和尝试,如硬化剂注射、电凝术[4]、激光静脉腔内治疗[5]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皮下环缝术(Percutaneous Continuous Circumsuture,PCCS)[6]也是人们尝试的方法之一。但具体操作方法上稍有不同的差别和改良。近年来该院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皮下环缝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应用的是尼龙线及可吸收线,取得了明显疗效。采用尼龙线的原因是该线光滑,抗拉力强,术中连续环状缝合后抽紧效果好,且易于术后抽除;但术后在抽除该种缝线时,仍有少数出现缝线断裂而遗留于皮下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不予处理,据临床观察患者无不适,也不影响疗效。期间该院也采用了可吸收线进行该种术式,术后可不予抽除缝线,但皮外线结应予剪除,效果相同。应用皮下环缝术小腿皮肤无切口,美容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易行,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适用于大隐静脉与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合并小腿溃疡的各种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其治疗原理为通过连续皮下环状缝合,完全闭合曲张静脉,使曲张的静脉壁闭合、纤维化,而达到治疗目的。从该临床研究明显看出,PCCS在多个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且无需特殊手术设备,手术创面小,操作简单,效果好,手术技术易为医生掌握,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李玉新.100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92-93.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0-890.

[3]成伟,吴章敏,唐小斌,等.标准大隐静脉剥脱术技术改进(附336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4):335-336.

[4]谷建军.高位结扎加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1-32.

[5]王献章,马利,苗瑞蓉.静脉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63 例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20-21.

[6]殷恒讳,王深明,叶财盛,等.两种微创方式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10(26):772-773.

猜你喜欢
尼龙线单纯性皮下
打结装置中α环成形机构的仿生设计与分析*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可调节缝线缝合巩膜瓣在小梁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南极鱼咬钩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