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记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作曲斯琴朝克图

2013-06-28 09:59文|边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作曲内蒙古草原

文|边 冀

斯琴朝克图,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曲系主任,内蒙古自治区青联常委。代表作品《蓝色的蒙古高原》、《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斯琴朝克图,1969年12月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是家中兄妹7 人中最小的孩子。那时,斯琴朝克图家周围是一片一人多高的青草地,风一吹过,便会显出一条小径,那是他每天上学要步行十几公里的路。往返途中,为了解闷也为了壮胆,他就不停地唱歌。那时他哼唱的多半是民歌,还能唱上一两首长调。日子长了,邻里们都熟悉了他的歌声,喜欢听他唱歌,他也越来越享受到歌声带给他的快乐与满足感。渐渐地,斯琴朝克图不仅爱上了歌曲,也迷恋上了作曲。

斯琴朝克图一边放牧一边学习,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他说:“我是牧民家的孩子,上学较晚,都说笨鸟先飞,我这只笨鸟起飞晚了,所以必须多拍打翅膀,才能飞得更高。”刻苦好学的他在19岁时如愿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那时,他几乎一句汉语都不会讲。直到22岁时,有了汉语环境,他才开始学习说汉语。“我是我们嘎查里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我有责任给家乡的师弟师妹们做个表率,也让天堂的妈妈感到欣慰。”斯琴朝克图骄傲地说。

高中毕业那年,他写了一首毕业歌曲《共同的太阳》,这首蒙古语歌曲不经意间在同学间传唱开了。这是斯琴朝克图的第一首创作歌曲,那年他只有18岁。

大学毕业那年,斯琴朝克图又写了一首毕业歌曲《23岁的站台》,这首歌把即将毕业的学子们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融为一体,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共鸣,很快在内蒙古各大学传开并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斯琴朝克图说,难舍难分的毕业情结,如今回想起来都让人备感亲切。也许正是那片诚挚的留恋、那种难以重现的单纯和真情化作了动力,让他有了创作灵感。

1992年大学毕业后,由于成绩突出,斯琴朝克图被内蒙古师范大学留校任教。他并没有因工作稳定自满自足,而是一边教学一边创作。为了在音乐的路上走得更远,毕业后10年间曾4次赴北京学习。说起求学深造之路,斯琴朝克图这样回忆:“第一、二次是在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作曲专业课程,第三次是攻读中央民族大学作曲专业硕士,第四次是攻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博士。一次次离开舒适的家,住进狭窄的学生宿舍;一次次离开爱妻和孩子,寒窗苦读,回想起来,有快乐也有一种对家人、对孩子、对妻子的深深愧疚。那些快乐的旋律中,也有着淡淡的惆怅,那种只有我的内心才能听辨出的惆怅。10年的光阴,让我体会了岁月的沧桑,也让我在琴键上不断触摸到了音乐的年轻。我在歌曲中尽情抒发了对亲人、对朋友、对恩人的赤诚感激,以及对家乡的深情眷恋。也因此,我的一些歌曲在社会上广为传唱,并获得各种奖项。这一切都来源于亲情和友情赋予我的深深感动,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斯琴朝克图2002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作曲家张朝教授,2005年7月毕业并获得作曲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唐建平博士,2010年7月毕业并获得作曲专业博士学位,成为自治区作曲专业第一个博士。

斯琴朝克图多年来一直从事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与创作,创作风格多元化。他在音乐创作中,继承了蒙古族音乐豪迈奔放、深情舒缓、细腻婉转的传统,结合现代音乐的张力和多元化因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蓝色的蒙古高原》写于1997年冬天,是斯琴朝克图第一次进京求学的收获,诞生于中国音乐学院琴房。第一次出远门,汉语也不流利,进修的路非常艰难。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他在琴键上呼唤着遥远的温暖,目光里尽是家乡最美的季节的景色。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家乡,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他顿时感觉到,这才是从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旋律,是对家乡的深情诉说。于是,他反复地唱着,不觉泪流满面。当他离开琴房时,已经不需要记下乐谱,而是把它深深地铭刻在心里了。几天后,他找来好友乌·纳钦,请他填了词,然后又找到著名歌唱家德德玛老师,请她唱这首歌曲。一个月后,德德玛老师便录好蒙汉两版,并在1998年内蒙古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蒙汉双语推出,大获成功,继而在社会上广为传唱。2002年,他的家乡赤峰市巴林右旗人代会投票通过,将这首歌曲定为巴林右旗旗歌。

2001年秋天,斯琴朝克图接到一封来自辽宁的信,里面装着一沓歌词,寄信人是杨艳蕾。他翻阅歌词,突然见到“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几个字,顿时眼前一亮。他觉得,这几个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热爱草原的蒙古族和各族同胞的共同心声,表达了他们对内蒙古草原的向往和热恋。当时,恰巧有一位朋友建议他写一首比较上口的三拍子歌曲,于是,他当即为这首歌词谱曲,一气呵成。后来,《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由著名歌星齐峰、凤凰传奇等演唱,传播到大江南北,再次证明了他的音乐才华。“山是山,水是水,那样的纯,那样的净。让我至今还在寻找真正与之相匹配的音符。牧场上,羊群、牛群、马群吃着草,间隙里还有起起落落的白鹤,像幻境,更像清晰可辨的旋律,让我神往”。斯琴朝克图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作灵感。

《佛心的阿妈》写于2000年秋天,是斯琴朝克图第二次进京求学时的收获。当时,乌·纳钦把写好的蒙文词交给斯琴朝克图时说,歌词里描写了一位饱经沧桑的慈祥阿妈,抒发了他对祖母的思念。斯琴朝克图反复读着这首词,目光里渐渐浮现出自己的母亲那慈祥的面容。母亲在他14岁那年就去世了,在他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悲痛和思念。这首歌词勾起他心中珍藏的关于母亲的那些记忆片段,让他的手不由自主地伸向琴键,深情地唱出了一首旋律。可以说,他和词作者的情感从不同角度重合在这首歌曲上了。后来,于2005年由著名歌唱家腾格尔演唱,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2005年的冬天,斯琴朝克图看到了一部以上海三千孤儿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三千孤儿”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困难时期被送到内蒙古由牧民家庭领养的内地孤儿。这些孤儿与牧民养母养父和兄弟姐妹建立了深厚感情,有了温暖的家和幸福的人生。这些城里的汉族孩子来到草原,既是他们的无奈,也是他们的幸运。多少年过去了,这“三千孤儿”都已成了草原上不折不扣的蒙古族孩子,但已经远离的骨肉亲情依然珍藏在他们的心中。他们怀念已故的父母,思念着故乡上海,在草原广阔的云天下放飞自己的心,寻觅着那个永驻亲情的故土。看着电视剧,斯琴朝克图被那些牧民阿爸、额吉无私的爱打动,被那些孩子们不倦的思念感动,很快写下《心之寻》的旋律,然后找来好友那森填词。2006年内蒙古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蒙古国著名歌手斯日其玛演唱了这首歌,很快,这首歌和那份感动在区内外广泛传播开来。

斯琴朝克图至今已创作700多首蒙汉歌曲、三部交响曲:《腾格里回想》《草原回想》和《草原节奏》。新专辑《天边的故乡》也即将面世。

2005年,斯琴朝克图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演播厅举办了个人作品演唱会,与他合作的是德德玛、腾格尔、凤凰传奇、吉祥三宝、齐峰、杨洪基、胡松华、阎维文、戴玉强、廖昌永、黑鸭子合唱、拉苏荣、额尔古纳组合等著名歌唱家及当红歌唱组合,堪称音乐盛宴。

2010年8月19日晚,斯琴朝克图个人作品歌舞晚会——《心中的故乡》在赤峰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晚会是由赤峰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而精心准备的。演出前,斯琴朝克图受到自治区领导的亲切接见,他在音乐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得到充分肯定。

有了名气的斯琴朝克图从不趾高气扬,而是非常的平易近人,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亲人,没有忘记童年艰苦的生活和一路走来奋斗的不易。创作和教学之余,他还醉心于公益事业。2005年,他把自己的全部奖金——16万元捐给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还在朋友中间奔走,募集到一笔可观的经费用于母校的人才培养。在他的资助下,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不负众望,一举获得第四届奥林匹克国际合唱大赛金银双奖。

从家乡走出多年,斯琴朝克图依然记得儿时到镇里上学途经的那条小路,那也是嘎查所有牧民们拉草、购买生活用品和买卖牲畜的必经之路。那条路崎岖难行,下过雨雪后更是无法行走,遇到雪大白灾时,很多牧民一个多月都出不去,连最必需的青菜咸盐等日常用品都买不上。儿时的斯琴朝克图就常想,长大以后一定要修一条柏油马路,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出行不再艰难。2006年,他奔波了将近一年,终于筹到了修路的经费,2007年,家乡那条泥泞的土路已经被崭新的柏油路所替代。牧民们欣喜不已,不少人要送羊给他,他都婉言谢绝了,只是淡然地说:“那是我和家乡的一个约定。”

多年的辛勤创作收获了丰硕的果实——由斯琴朝克图担任音乐总监以及作曲的2006、2011年内蒙古电视台春节晚会分别获得广电部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的大型舞蹈《塔林碧斯贵》在全国舞蹈最高奖“荷花杯”与“桃李杯”比赛中分别获得银奖,并获自治区首届舞蹈比赛一等奖、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杂技(柔术)《乌仁诺格拉》获全国杂技最高奖“银狮杯”银奖。歌曲作品《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入选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综艺晚会。

斯琴朝克图除了身为国家一级作曲、教授,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艺术创作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以外,还担任着内蒙古慈善总会常务理事等社会团体职务。2007年荣获全国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1年荣获中宣部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奖章;201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还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层人选、“第三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杰出奖”获得者、自治区“第二届五四奖章”获得者。斯琴朝克图说:“职务和荣誉只会给我带来动力,让我更加坚定回报社会的决心,我一定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不到生命最后一刻,决不会停下音乐创作的脚步。”

猜你喜欢
作曲内蒙古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逐梦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邀你来我家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George Gershwin
伍光辉作曲三首
闫锡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