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乐新的京剧人生
——记南京市京剧团梅花奖得主,武旦、刀马旦演员范乐新

2013-07-03 08:29向端
剧影月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穆桂英南京市京剧

■向端

一个沉静而有活力的范乐新走来,她的穿着也许不算太“酷”,但她的平和、她的朴实、她的谦逊却潜藏着一种美。有人称她是京剧舞台上的巾帼英雄,穆桂英、樊梨花、扈三娘等等古代女性,借着她的身姿,活灵活现地闪现在舞台中央,使观众在飒爽英姿的武旦表演艺术中陶醉一番……

童年是用来快乐的

范乐新在河北雄县上小学的时候,村里的一位60多岁的赵老师教小孩练功,也不收孩子的学费。她觉得新鲜、好玩,她特别喜欢跟孩子们一起翻跟头、练武功。殊不知这个九岁的的娃娃并不是在练功房里练功,而是在露天的土地上!她光着脚丫子,翻个不停。土地硬硬的,她每天都扛着一把铁锹去,把土刨刨松,再洒上一点点水,土地就变得稍微松软些,在地面上翻跟头,就不会伤着她幼小的身板儿了。那时候,望着太阳歌唱,伴着小朋友的欢闹随意地翻舞,就是她最美的梦。连续五年这样边玩、边练功,茁壮成长起来。天真烂漫的童年就这样快乐地度过了。1985年她凭着一身扎实的基本功,被锦州戏曲学校择优录取。不过十四岁的她,还稀里糊涂的,压根儿不知道京剧是怎么回事儿。

青春是用来寻梦的

相逢何必曾相识——从东北黑土地走出来的范乐新,第一次和白娘子握手,只有十五岁。她学的第一出戏就是《白蛇传·盗仙草》。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呵——那“三张半台蛮”的硬功夫,也没难倒她。——她扮演的白娘子,为救心爱的许仙,不顾艰难险阻,攀上仙山盗取灵芝草。范乐新有扎实的幼功,运用一连串的跌扑、翻滚表现白娘子的跋涉之旅,她在三张半高台下腰、口咬灵芝草,再从台子上三级跳,纵身猛翻下来,瞬间落地亮相。幽怨无奈的爱歌、寒光刺目的双剑、婀娜变幻的舞姿,不经意间让神仙感动了,她也让观众感动了。无论在哪个城市演出,这惊心动魄的戏,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经久不息的呼喊声!

范乐新在戏校的时候就很走红,是一颗耀眼的童星。1988年她扮演新编剧目《双蛇夺仙草》中的白娘子,荣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中央电视台为此拍摄了专题片《童星们的世界》向全国播放。1990年从锦州戏校毕业分配到锦州市京剧团后,得到施展艺术才华的机会,1995年主演的《盗仙草》和《女杀四门》荣获辽宁省第五届戏剧“玫瑰奖”。1998年作为特殊艺术人才,被南京市文化系统引进,与爱人郭贺军一同调入南京市京剧团。次年成功地举办专场演出,为专家和观众所看好。她历年获得各种赛事的奖项数不胜数。

范乐新经常说:“演武旦、刀马旦,就必须吃苦、勤于苦练,才能学好艺术。”她自幼坚持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每日闻鸡起舞,刻苦练功,进行着近乎严酷的训练,所以锤炼出一身绝技。她擅长以技演艺、以武传情、以技塑造人物。武旦表演艺术的独特风采——敏捷、帅气、刚劲、稳健、娇媚、柔美等等,都融化在她的艺术血脉里。从艺二十多年来,塑造了二十多个婀娜多姿、鲜活灵动的舞台人物形象。她擅演《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三请樊梨花》、《虹霓关》、《虹桥赠珠》、《挡马》、《天女散花》、《女杀四门》、《盗库银》、《十三妹》、《张四姐下凡》、《竹林记》、《取金陵》、《扈家庄》、《小放牛》等等既吃功又深受观众欢迎的传统剧目。她不仅在宽敞明亮的大舞台演出能洒得开、舞得美,而且无论舞台条件多么简陋、多么狭小,演出时也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爱情是用来同行的

成功的女人背后站着一个男人,而在范乐新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和她“打来打去”的男人。——生命中的不期而遇,范乐新与武生演员郭贺军青梅竹马、相互激励、携手共进,25岁顺理成章地喜结连理。小俩口在舞台上交锋,而在练功、排戏的时候,郭贺军是站在最高一层台子上扔枪给她的人,也是她手中刀斧的“众矢之的”。这可是信任度最高的对手啊!武戏演员经常有伤痛,有一次范乐新的脚趾盖都掀翻了,疼得钻心,郭贺军精心照料妻子。夫妻俩互相体贴、和和美美,为了生活从来没拌过嘴,可是为了艺术、为了塑造人物,经常“吵架”,各自的艺术见解不同,吵得不可开交。直到两人意见统一了,又重新“打”了起来。他们俩主演《三请樊梨花》珠联璧合,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自己是在戏里还是在戏外。在郭贺军的眼里,妻子是美人中的美人;在范乐新的眼里,丈夫是好汉中的好汉。夫妻俩在南京市文化局分配的64平米毛坯房里一住就是十几年,直到一年前才装修了。他俩永远象展翅的大鹏,比翼齐飞,同甘共苦。

屡次为了参赛、为了剧团的各类演出,范乐新先后三次果断地放弃了做母亲的机会,直到结婚11年后,36岁的她才要小孩。孩子幼小时托付给远在河北农村的父母、婆婆照看,稍大一些就接到身边。一个武旦演员,要比唱文戏的演员辛苦得多,她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但是她的收入却不与付出成正比。孩子在南京是两口子自己“放羊式”拖大的。无论是去练功房、排练场还是剧场,都带在身边。剧团经常下乡演出,一演就是十几天,他们也得带着孩子去。农村的观众喜欢看武打戏,范乐新和郭贺军都是下乡演出剧目的主力军。范乐新扮演的江湖侠女、神仙、武将一类角色,要表演刀枪剑斧、要打出手,一场戏演下来,她的脚趾甲都是紫的啊!

演出一结束,范乐新就东找西寻。莫非她遗漏了什么?莫非她在寻找浴血的太阳?不不不,她在找她的儿子!她在台上演出从来也没用一秒钟想过孩子,此时散了戏,她就得找遍后台的犄角旮旯。也不知这孩子跟谁去玩了?或者在哪只衣箱上睡着了?等她找到好动、顽皮的儿子,见他满身、满脸的灰,那么邋遢,赶紧脱下儿子身上的脏衣服、深夜到河边去洗;郭贺军则忙着给孩子洗漱、安排孩子睡觉。现在八岁的孩子,很懂事,脖子上挂着家门钥匙,已经能够生活自理了,这是范乐新、郭贺军夫妻俩的一种精神慰籍呵!

终生难忘的谢幕

范乐新握着白娘子的手,和樊梨花对话,与穆桂英叫板,走向世界各地的大舞台,她仿佛象天女一样,把京剧之花散到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智利和中国的台湾、香港,让外国和境外观众见识中国京剧蕴藏的如此深厚的古典美。老外虽然听不懂中文,可是她的辗转腾挪、她的高空绝技,是那么神奇、那么美妙,又那么高不可攀。就这么看得眼花缭乱的,最后发出的一声全然是叹服!明明白白的文化译码,使老外们看得如醉如痴:“她是中国的爱神啊!”在世界各地、在不同文化的撞击中,她看到一个内心强大的自己,也看到心中的祖国!

让范乐新最难以忘怀的,是2013年3月受文化部委派赴南美洲智利作文化交流的十四天演出。演出《穆桂英大战洪州》场面非常火爆,谢幕时,老外挥舞着节目单拥到台口热烈鼓掌、高声呐喊,后来一群一群的观众纷纷拥上舞台,和演员们合影。范乐新的戏份很重,演出一场体力消耗怠尽,但是看到外国观众如此喜欢我们的国粹,就耐心地满足每一位观众的要求。有的是用照相机,有的用DV、有的用手机拍照,她都逐一答应,微笑地和观众合影,直到团里的其他演员都卸完妆了,她仍然在礼赞、包围之中,南京市京剧团的蔡继伟团长看在眼里,都不忍心地劝她别拍了,催促她快到后台去卸妆吧,可是范乐新却激动地说:“也许这些外国人一生只看这一次京剧,所以只要有一个观众提出要求,我都答应和他们合影。”这次谢幕长达50分钟之久!她在智利演出,当地刮起了中国京剧旋风,当地报纸在重要版面连续刊登出大幅的照片和评论文章,表达了南美观众对中国京剧的赞誉!她的眼框湿润了、内心湿润了……她由衷地感到:从事京剧表演事业,真好!真光荣!

范乐新的求索

继承古典戏曲之精髓,根据自己学到的美学观点,展现武旦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是范乐新孜孜不倦的追求。她师从武建文、谯翠蓉、陈正薇、梁国英、李砚萍、刘琪、宋丹菊、刘秀荣、谢锐青、胡锦芳等名家。2004年又考入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深造。《美学》、《戏曲史论》这些从未触摸过的知识,展开了一个崭新、神奇的世界。她不禁感慨道:一个以表现真善美为己任的演员,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以她对京剧的锺爱向未知的理论“求爱”,于是,她修长的身影奔波于南京、北京之间,她的情感、理智奔忙于学习、演出之中,开始了坐火车上学的生活,也开始了浓浓淡淡的摸索之路。寻找艺术灵感,她对已往饰演过的那些角色有了新的彻悟。

继承传统,激荡着范乐新对京剧艺术的深深热爱,她力争做到独具一格、有所建树。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刘秀荣老师亲授、由她领衔主演的传统戏《穆桂英大战洪州》,是她近年主攻的剧目,也成为她冲刺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重头戏。她扮演穆桂英,从青衣、花旦到刀马旦、武旦,人物的唱、念、做、打戏份很多,表演十分繁重,对她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和挑战。

虽是武旦演员,但是在唱功方面也狠下功夫,所以她扮演的穆桂英一出场的大段唱腔,就把声腔字字句句送到家,有力度、有气势、感情充沛,显示了她能胜任青衣的唱!穆桂英内唱〖导板〗,具有高亢悠扬、节奏丰富的特点。直到激情四溢的快板一气呵成,很有感染力。更有〖南梆子〗的高难度唱腔,她也驾驭得非常贴切。不仅唱腔有优雅飘逸的古典戏曲传统风格,身段亦合情合理。上下双翻花、转身云手水袖、大圆场等几组的水袖表演手法,都具有青衣的稳重端庄之态。流动的线条、变幻的身姿、悠扬的旋律,展示了穆桂英“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激将”一场,又在花旦应工的京白、韵白“风绞雪念白”中,锐意创新:她拓开了动作的幅度、强化了语气的柔婉程度,结合美妙的“指法”、把一个俏皮、活泼、机灵的青年穆桂英演得入木三分。“责夫”一场的表演,既有传统女性的贤淑,又有现代女性的果敢,诙谐中显现正气,趣味中透着哲理。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大大增强了这段戏的喜剧气氛。

在武场的“战洪州”高潮戏中,成就了穆桂英这一角色的完美塑造。她身扎大靠,英姿飒爽,呈现了京剧武旦艺术的美妙绝伦。精心设计的武打场面,颇能发挥和施展她的表演技艺。不但有耍刀花、走碎步、对打、满台飞枪的身段表演和艺术造型,而且还要边舞边打。真如彩凤翔舞、飞花飘逸!是舞,也是诗,凝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营造了健舞矫健刚劲、开打优美炫动的舞台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震撼,在观众的视觉中激荡起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她创造出一个不同凡响、光彩照人的穆桂英形象,把《穆桂英大战洪州》打造成一部弘扬民族文化、为观众所喜爱的佳作。

2013年4月23日,她参加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角逐,江苏省戏剧家协会黄霞芬主席、南京市文联副主席陶琪赴杭州督阵。范乐新凭借在《穆桂英大战洪州》中的精湛演技,喜摘梅花,这是南京市京剧团建团50年来首次获得梅花奖,也是南京市时隔15年后的第二朵梅花。颁奖晚会于5月20日在成都举行,南京市文化集团谢董事长还特派记者现场采访、报道。范乐新身着一袭红梅花的旗袍走上了红地毯!她手捧梅花盘,掠过心头的是欣喜与激动,感谢与感恩……她说,摘梅成功,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誉,而是省市各级领导的精心栽培、各兄弟院团的大力协助、全团同志们共同努力的成果。蔡继伟团长为了今番冲刺梅花奖,日以继夜地忙碌很长时间,已经把甲状腺的手术一推再推,至今没有去医院……

2013年6月3日由南京市文联、南京市文广新局、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南京市戏剧家协会、民进南京市委在南京人民大会堂紫金厅隆重举办了《范乐新京剧表演艺术研讨会》。中国文联、剧协等十多位专家做了精彩、精辟的现场和书面发言,对范乐新的艺术成就、表演风格和高尚艺德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民进南京市委主委陈华激动地表达了祝贺,并说南京戏曲界的两朵梅花陶琪和范乐新都开在民进,这是民进的光荣,要号召南京2000多位民进会员开展学习范乐新同志的活动!

范乐新又走进明亮而喧闹的排练厅,她练完功,一边抹去额头的汗珠、散开湿漉漉的头发,一边环视镜子里自己塑造的人物,有一点喜悦,她还想继续探寻下去。和京剧永相厮守的期许,十几年来就是这样伴随着她的唱念做打、承载着她的酸甜苦辣。已经抒写下一页页辉煌的范乐新,一直保持着追求上进、努力拼搏、臻于完美的心态。作为一名甘守清贫的京剧演员,她将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前景!

猜你喜欢
穆桂英南京市京剧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刘辉
挖藕
南京市长
挂帅不合适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婺剧《穆桂英》海报
杨六郎如何“智聘”穆桂英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