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对桡动脉穿刺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3-07-07 15:13王春生王凤翠王海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6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前臂

王春生 王凤翠 王海波 孙 莉 付 刚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吉林 吉林 130021)

替罗非班对桡动脉穿刺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观察

王春生 王凤翠 王海波 孙 莉 付 刚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吉林 吉林 130021)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替罗非班(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选502名行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一组术后泵入替罗非班,另一组不泵入替罗非班,观察2组患者桡动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泵入替罗非班组患者桡动脉发生前臂疼痛不适或血肿的比例升高,桡动脉闭塞与痉挛的发生比例减低,其他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替罗非班可以增加患者桡动脉出血渗出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其强效抗血小板作用有关。

冠心病;介入治疗;桡动脉穿刺;替罗非班;TRI

替罗非班是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临床上常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联合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PCI术的患者,加强抗血小板作用,防止血栓形成。但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出血,包括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穿刺部位出血等。

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TRI)近10年来开展的越来越多,比较经股动脉途径其优点有减少穿刺并发症,术后不必制动,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减少住院时间,患者更易接受,不影响积极抗凝治疗(如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但经桡动脉途径也有并发症包括前臂疼痛不适或血肿,上肢动脉痉挛及闭塞,骨筋膜室综合征,假性动脉瘤,穿刺点出血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为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20日在我院经过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共502人,男性257人,女性245人,临床诊断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均由桡动脉途径行PCI术成功,入选患者均未发生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1.2 方法

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251人,一组患者术后按常规剂量泵入替罗非班,另一组不泵入替罗非班,观察2组患者发生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区别。观察时间为1周,术者均为同一名医师,穿刺方法均为Seldiger法,统一使用日本泰尔冒桡动脉穿刺鞘管,术前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术中应用肝素10000u。术后使用TR BAND止血器止血。

1.3 观察指标

有否发生桡动脉穿刺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的类别(包括前臂疼痛不适或血肿、上肢动脉闭塞、骨筋膜室综合征、假性动脉瘤、穿刺点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前臂疼痛不适或血肿:替罗非班组前臂血肿发生率为5.8%,前臂不适疼痛发生率为6.2%;非替罗非班组前臂血肿发生率为0.4%,前臂不适疼痛发生率为0.5%。

2.2 桡动脉闭塞:替罗非班组发生率为0%,非替罗非班组发生率为1.8%。

2.3 骨筋膜室综合征;两组均未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2.4 假性动脉瘤:替罗非班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1.8%,非替罗非班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0%。

2.5 穿刺点出血:替罗非班组发生率为8.4%,非替罗非班组发生率为1.8%。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从表1中可见前臂不适、血肿、穿刺点出血并发症在替罗非班组明显高于非替罗非班组,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性。

3 讨 论

近十多年来,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冠心病介入诊治风靡全球,很多临床试验证明: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1-4]。这给患者和医师带来很大的益处,但是由于桡动脉血管细,血管壁肾上腺能受体分布较多,介入医师技术水平及各种型号的手术器械特别是导丝和较硬的指引导管等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出现。

在该临床观察的结果中可以发现,患者在替罗非班组桡动脉出血渗出性并发症的发生较非替罗非班组明显增高[5-6]。这些并发症的出现除了手术操作中导丝穿出动脉外,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因为血管受器械的刺激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加之替罗非班的抗血小板效果,导致局部血管血液外渗发生并发症。同理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可能与替罗非班的抗血小板作用,穿刺点不易愈合有关,这也是穿刺点易于出血的原因。桡动脉闭塞多因穿刺点瘢痕过度增生,血栓过度形成,加之血管内皮的粥样硬化过重所致,替罗非班有抗血小板的作用,可以减少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7-8]。

基于以上的经验和基础,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经验:在预计可能存在复杂病变,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患者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中,可能要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在桡动脉穿刺及手术的操作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发生上诉并发症的可能。

[1] Fu XH,Hao QQ,Jia XW,et al.Effect of tirofiban plus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on primary 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via transradial approach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hin Med J (Engl),2008,121(6):522-527.

[2] Dirksen MT,Ronner E,Laarman GJ,et al.Early discharge is feasible follow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transradial stent implantation under platelet glycoprotein IIb/IIIa receptor blockade.Results of the AGGRASTENT Trial[J]. J Invasive Cardiol,2005,17(10):512-517.

[3] Yip HK,Chen MC,Chang HW,et al.Transradial application of PercuSurge GuardWire device dur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of infarct-related artery with high-burden thrombus formation[J].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04 Apr;61(4):503-11.

[4] Yip HK,Wu CJ,Chang HW,et al.Effect of the PercuSurge GuardWire device on the integrity of microvasculature and clinical outcomes during primary 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m J Cardiol,2003 ,92(11):1331-1335.

[5] 肖泽兰.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8(14):127.

[6] 肖爱萍.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护理观察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17(12):23-24.

[7] 王伟.1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成形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3):7-8.

[8] 袁萍,王新丽,李志宏.盐酸替罗非班在PCI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51-52.

R541.4

B

1671-8194(2013)16-0277-02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前臂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鱼价连涨3周,广东鱼贩直接“杀”到海南塘头抢鱼,罗非鱼的春天即将到来了吗?
棉桶更换机器人前臂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
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诊治流程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