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学生独立思考与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3-07-13 02:31林秀萍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阿玲五壮士小象

林秀萍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解疑,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并不是很多的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那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质疑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一些初浅看法。

一、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质疑

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疑点,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要教育并引导学生大胆地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提出来,并告诉学生勇于提问是聪明好学的表现。当然,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许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和深度,而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异常的简单、琐碎甚至凌乱。作为教师的我们在遭遇这样的情况时,首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至少我们的学生独立动脑筋思考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聪明的教师,不仅善于鼓励和激励孩子,更会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多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耐心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其求异思维能力。例如,笔者在《会摇尾巴的狼》课堂教学进入尾声时,请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掉进陷井垂死挣扎的狼结局会是什么样,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罪该万死的狼不是被猎人打死就是被猎人剥皮。这时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告诉大家他的想法是把大灰狼送到自然保护区去,因为它是野生动物,应该被当作人类的朋友而加以保护。这个答案显然与课文主旨相违背,但我理智地把答辩权交给了学生,经过激烈讨论,许多人受到这一条思路启迪,得到一次环保教育的洗礼,大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提问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人是活的,而教材是死的”人的创造性是无限的,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在一堂公开课上,一个学生读过《可爱的草塘》后质疑:从全文看,草塘是非常可爱的,那作者又为什么在开始时觉得北大荒没意思呢?草塘的可爱又体现在哪?该课的执教老师抓住了这个学生提出的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而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浓厚的、情绪是高涨的、气氛是热烈的,课堂里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该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

二、教师应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途径

由于个人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的质量必定高低不同,因此在独立思考和质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

1.在预习后思考质疑。每篇课文教学前,笔者都会布置学生先预习,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的词句动用、句式表达、篇章结构等方面去深思、生疑,并将疑问记下来,自己试着解答。如学生在预习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蟋蟀的住宅》后提出疑问:①蟋蟀的住宅是怎样的?蟋蟀又是怎样建造住宅的?课文为什么要先介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内容去提问,提出了别人难以觉察的问题,总得有深度,有独立的见解。我很高兴地当场给予肯定、表扬;②蟋蟀为什么会建造住宅呢?它干嘛要建造住宅?蟋蟀是哺乳动物吗?这些问题虽然离课文中心内容较远,但我惊喜地发现,这些问题是出自那些平时“金口难开”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实践训练,他们也不聋不哑了,也“动”起来了,我先是“狠狠”地表扬了他们,使这些差生树立自学的信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欲望,之后又引导他们怎样围绕课文中心正确质疑。

2.在课中深入思考质疑。教师在交流研讨中营造一种民主氛围,让学生交流观摩“作品”,交流宣读作文,交流看法和思想情感体验等等,在交流汇报中,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如在听一位教师上《曼谷的小象》这课时,在学生明白了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并把车身上的污泥洗干净后,教师让学生再读课文,提出疑问。有位同学提出这课题目为什么只写小象,没写阿玲呢?要是没有阿玲的指挥,小象也不会做这件事。阿玲是主要的,题目应该叫“曼谷的阿玲”。这个可热闹了,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已的高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学效果很好。

3.在课后延伸思考质疑。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后,我总是留一定时间,启发他们从课文思想内容、谋篇布局再次质疑,乃至于给没有结尾的故事性课文写续篇。因为这是在分析课文后,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基本理解,通过质疑能开拓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并挖掘出创造性的因素。如教学完《狼牙山五壮士》这课时,我让学生进行质疑,有一位学生质疑道: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难道他们真的没有路可走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各个小组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同学认为五壮士无路可走了,理由是五壮士已经没有弹药,就连石头也砸光了,敌人大兵压“近”,后面又是悬崖,已经没有出路了。也有一些同学认为五壮士有路可走,理由是他们可以向敌人投降。我充分肯定了这两种观点的同学有认真思考问题,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对文章理解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五壮士面对敌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爱国英雄气概更加敬佩。

总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需要教师营造和谐良好的质疑氛围,鼓励学生质疑,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成为创造型人才。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阿玲五壮士小象
对话“你我他”:深度解读《狼牙山五壮士》之魂
小象去报名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暨《狼牙山五壮士》公映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南瓜马车的午夜
善良的小象
一件情侣衫
真正的高手
妙对
没有距离的友情难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