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2013-07-13 02:31方小珊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孟浩然漓江李白

方小珊

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是连接教师、文本、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催化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灵魂,强化学生情感就必须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读书明理。因此,做好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才更有生命力。

一、情境“诱”情,激发情感

感受具体的情境,可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教学条件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从而引发学生充分感受意境。如学习《桥》一文,领略老汉地大无畏气概,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教学的重难点。课伊始播放歌曲《为了谁》,大屏幕上出示1998年抗洪救灾的激动人心的画面,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描绘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哪个险情万分、扣人心弦的情境中,叩击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心里自然而然产生对老汉的敬佩之情。又如教学《火烧圆明园》时,课文中年代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画面,用直观的画面极其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对清政府的无能感到愤慨,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铺平道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材的特点,通过对语言文字内涵情感的渲染,为激发学生情感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才能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咬字“悟”情,挖掘情感

情感是生命主体的内在体验,具有自我投入的性质,不能给予,不能灌输。因而,阅读教学中情感的交融、生成,陶冶与提升,都须由学生自身的体验来实现和完成。而这种对文本的自我情感体验很多时候可以从一个字中提炼而来,如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笔者让学生在读通读顺读懂古诗的基础上,找一找诗句中的哪个字最能引领全诗的情感,学生很快找出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诗句中的“孤”字,我抓住这一契机,相机引导:这时长江里不只是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的理解出乎意料。

生:一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生:一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无限敬仰之情:

生:一个“孤”字也完全可以看出大诗人李白推敲词语的非凡功力;

生:一个“孤”字充分体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情意之深,以至于离别之后诗人油然独感……

面对着学生这么深入的解读,还有什么比这一字牵全诗更能诠释情感的,我知道过多时毫无作用,于是我作了品读过渡:是啊,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把这依赖别之情读出来吧。这首古诗蕴含着较为深刻的情感因素,要想深入地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读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融读、悟、说为一体,增加学生和诗中人物直接接触的机会,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从而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留下美好的情感痕迹。

三、想象“释”情,升华情感

学生阅读文章引发的情感是间接的,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不能直接传给读者,只能通过语言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透过语言文字理解作者的情感呢?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开想象,善于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去填补文字符号的情感内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鉴赏词句,有目的地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去想象教材描绘的情境。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笔者通过课件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

四、诵读“咏”情,抒发情感

心灵升华的产物,其浓烈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特定的语言总是表达特定的感情,课文中重点词句总是凝结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集中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倾向,教学中,应重视语句的教学,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领悟文中的美感,首先就是指导学生读。读是教师经常使用的诱发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它要求教师在动用朗读手段时把握语调、节奏以声传情。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壮物的佳作,语言优美,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可引导学生抓住“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带动全篇课文的学习,围绕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物美、情感美,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里一场无瑕的翡翠。”这个排比句节奏快,把漓江水的独特之处描写得惟妙惟肖,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景美”、“情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学生品读时就能读出韵味,抒发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孟浩然漓江李白
漓江真美
诗仙李白的归宿
漓江之美
春晓
还我们美丽的漓江
漓江夕色
春晓
倒下的那一刻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