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科院校武术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皖北地区研究为例

2013-07-14 08:06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7期
关键词:皖北武术院校

陈 静

(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我国本科院校武术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皖北地区研究为例

陈 静

(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皖北地区本科院校武术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皖北地区本科院校武术教师队伍比较年轻,高层学历次的武术教师不多,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较小,非武术专业的教师比例偏多,专业武术教师偏少.

皖北;本科;大学生;武术;学习;现状

中华武术,溯其历史,源远流长,究其内容,博大精深,武术运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示出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和生存能力,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更是彰显出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高等院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办学层次,其无论在人数上,学生素质上及其他资源上的优势是其他层次类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推广与普及武术运动,促进全民健身,提高民族文化意识,高校都处于在前沿领先的位置.如何吸引调动大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充分认识武术项目健身价值和武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安徽省本科院校探索和改革武术项目教学方法,以提高公共武术课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喜爱并积极传承与发展中国武术项目,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开展了研究,希望通过调查能找到解决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参与积极性策略的设计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皖北地区8所本科院校:宿州学院、淮北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学院、蚌埠医学院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以皖北地区8所本科院校(宿州学院、淮北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学院、蚌埠医学院)武术项目教学为研究对象(体育专业除外).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博论文网、中国学术会议论文网、蚌埠学院、阜阳师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图书馆搜集了相关文献图书.

(2)问卷法.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出发,在调查的8所本科院校中,各随机抽取5名武术教师和100名学生,问卷发放与回收均采取现场操作的方式进行.其中,向8所本科院校发放教师问卷40份,回收40份,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为95%;向8所本科院校共发放学生问卷800份,回收781份,有效问卷702份,有效率为89.9%;能够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的两份问卷进行系统整理,并采用数据统计SPSS软件对其统计学处理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皖北地区本科院校武术教师年龄、性别、专业状况

《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说明教师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振兴教育的希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民族的希望重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于教师”.建设具有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正如胡锦涛主席指出的:“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通过对皖北地区8所本科院校武术教师的年龄、性别与专业水平调查,发现(表1):在所调查的38位武术教师中,63%的武术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40一50岁的武术教师占21%,51岁以上的武术教师占总体的16%.上述数字表明:安徽省皖北地区本科院校武术教师仍以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武术教师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有很大的优势,上课容易兴奋,与学生交流沟通几乎没有时代上的障碍,但他们教学经验的不足也是青年教师现阶段在武术项目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武术教师性别比例方面,38位武术教师中,有29位男教师,9位女教师,男女教师比例为3.22:1,男女教师性别比例与皖北地区本科院校的男女生比例基本吻合.38位武术教师中,专业武术教师仅为31.58%,非武术专业的武术教师竟然高达68.42%,可见,专业武术教师人数较少.非专业武术教师人数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项目教学质量,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毕竟非专业武术教师没有受到系统、全面的武术教育与训练,在动作规范程度、武术意识、武术项目教学等方面均有所欠缺.

表1 皖北地区8所本科院校武术教师年龄、性别、专业比例表

2.2 皖北地区本科院校武术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现状

图2 皖北地区8所本科院校武术教师学历结构图

图3 皖北地区8所本科院校武术教师职称结构图

从学历上来看,目前皖北地区8所本科院校本科学历的武术教师占大多数,共有27人,所占比例为71.0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武术教师仅有11人所占比例为28.95%.这与教育部于1999年11月12日下发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05年,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的要求相距甚远.

2.3 皖北地区本科院校武术教师对武术教学的认识分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过调查皖北地区8所本科院校武术教师对武术的认知比较全面,但从事武术教学任务的目的却存在较大差异,详见下表(含多重选择).

表2 武术教师担任武术教学的目的的调查表(N=38)

通过调查得知:从事武术教学的教师其从事教学的目的不同,除了武术专业的12位教师回答是自己的专业所在外,39.74%的教师认为,他们在武术教学任务的完成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身健康;有29.49%,武术教学的教师是为了从事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令人不解的是有那么多的教师想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在实际的武术教学中为什么没有实施呢?笔者认为,这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有关,更可能与目前高校缺少适宜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相关联.并且居然有11.54%的武术教师从事武术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己,这无论对提高武术教学发展、武术教学质量,还是弘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都是极为不利的,非常令人担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皖北地区本科院校武术教师队伍比较年轻,高层学历次的武术教师不多,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较小,非武术专业的教师比例偏多,专业武术教师偏少这是导致学生学习武术缺乏兴趣,武术教师重技术教学、忽视理论教学的重要原因.

3.2 建议

3.2.1 完善高校武术项目教学目标

使之满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五大目标要求.高校普及武术项目教学,建立常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体系,既可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目的,又能让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提高,武术学习不仅磨练学生毅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学到防身自卫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能力.

3.2.2 加大武术教师职称提升步伐

皖北地区本科院校武术任课教师在学历和职称方面虽然与国家相关要求相差不大,但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步伐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导致相当部分任课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教师本身对传统武术的理论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目前大学生都处于青春期,喜欢新鲜、刺激等事物,所以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加以改变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对武术项目的需求,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烦情绪.皖北地区本科院校应加强武术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武术业务水平,为武术在皖北地区本科院校中的开展与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3.2.3 加大教师引进与专业能力培训

加大专业师资引进力度,同时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教师在职学习和外出培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并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奖励改变部分教师认为科研,费时,费力,费钱的想法,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能够耐下心进行教学研究,提高皖北地区本科院校武术科研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思想,适应当代大学生对武术项目的需要,同时也提高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丰富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1〕骆红斌.本科院校武术项目教学改革初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0(1):36-38.

〔2〕杨啸原.试析武术教学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5):61-63.

〔3〕陈德平.普通高校武术教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3):23.

〔4〕王新雷,张晓丽.浅析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79-80.

G807

A

1673-260X(2013)09-0094-02

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SS201321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K2013B367)

猜你喜欢
皖北武术院校
摄影·美好安徽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武术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