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散叶烘烤打捆装烟方式的烘烤效果研究

2013-07-15 09:28杨婧杜德强颜杭袁佳
关键词:散叶烤房用工

杨婧,杜德强,颜杭,袁佳

(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遵义市烟草公司遵义县分公司,贵州 遵义 563000)

现代烟草农业要求,必须改进习惯性的挂竿烘烤方法,加大专业化烘烤进程。前人在探索、推广和普及散叶烘烤技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散叶烘烤技术推广体系[1–5],但在装烟方式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在遭受干旱的烟区,存在受旱烟叶烘烤难、烤后青片多、挂灰多等问题。为解决好干旱条件下的烟叶烘烤困难,笔者以遵义县种植的南江三号为材料,研究了散叶烘烤打捆装烟方式的烘烤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试验于2013年在遵义市烟草公司遵义县分公司尚嵇基地单元新民烘烤工场进行。供试品种为南江三号,中部烟叶,烘烤设备为2.7 m×8 m 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2 座。

1.2 方 法

试验设2 个处理。散叶堆放方式(处理Ⅰ):将烟叶按照叶尖朝上、叶基朝下的方式堆放在分风板上,一共堆放3 层,各层堆放方向和均匀度保持一致,密度以自然堆紧为宜,堆放角度为85°~90°,每层烟叶装满,不留缝隙[2]。散叶打捆堆放方式(处理Ⅱ):将采摘鲜烟叶进行分类,同质打成5 kg 左右的小捆,打捆时注意要打在距叶尖三分之一处,打捆绳长1.5 m,宽0.05 m,捆间松紧适度和松紧一致,再将打好捆的烟叶逐捆堆放在分风板上,堆放要求同处理Ⅰ。试验烟叶的品种、营养条件、部位、成熟度要均衡一致,以15~16 叶位代表中部叶。取样时以点火前到烘烤结束,每12 h 测定一次烟叶含水量和鲜干比,烟叶出炕后取各处理C3F 烟叶1 kg,测定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装烟数量

由表1 可知,鲜烟叶装烟量方面,散叶打捆堆放装烟方式的装烟容量较大,为5 897.2 kg 鲜烟,较散叶堆放方式多612.5 kg 鲜烟;初烤干烟方面,散叶堆放装烟方式烤后干烟量较大,为728.5 kg,较散叶打捆堆放装烟方式多出85.8 kg;鲜干比方面,散叶打捆堆放装烟方式的鲜干比较低,为8.09,较散叶堆放装烟方式低0.13。

表1 不同处理装烟数量对比

2.2 不同处理用工量

本试验在烘烤和回潮2 个环节是采用的同一工艺和操作模式,因此仅从打捆、上炕、下炕3 个环节来进行用工量的比较。从表2 可以看出,散叶打捆堆放装烟方式较散叶堆放方式多出了打捆这一环节,整体用工量较高,较散叶堆放装烟方式多出0.3 个工,其中打捆环节多1 个工,上炕环节减少0.5 个工,下炕环节减少0.2 个工。

表2 不同处理用工量对比

2.3 不同处理能耗

从表3 来看,散叶打捆堆放装烟方式在总耗煤量和总耗电量方面较高,每炕耗煤量为874.63 kg,每炕耗电量为329.68 度,分别较散叶堆放方式高出109.82 kg 和21.19 度。再结合初烤干烟量,测算到每公斤干烟散叶打捆堆放方式的耗煤量为1.2 kg,较散叶堆放增加0.01 kg,耗电量为0.45 度,较散叶堆放减少0.03 度。综合测算,散叶打捆堆放装烟方式的烘烤能耗成本为1.05 元/kg 干烟,较散叶堆放装烟方式减少0.01 元。

表3 不同处理能耗对比

2.4 不同处理每公斤干烟烘烤成本

从表4 来看,散叶打捆堆放装烟方式的每公斤干烟用工成本和能耗成本都较低,分别为0.24 元和1.05 元,较散叶堆放方式均减少0.01 元,总体测算下来,散叶打捆堆放方式的烘烤成本为1.29 元,较散叶堆放方式减少0.02 元。

表4 不同处理每公斤干烟烘烤成本对比 元/kg

2.5 不同处理初烤烟叶经济性状

从表5 来看,散叶打捆堆放方式在上等烟率、桔黄烟率、单叶重和收购均价等4 个方面都较高,分别为59.22%、88.24%、9.76 g、24.68 元/kg,分别较散叶堆放方式高出1.85%、2.42%、0.25 g 和0.31元/kg;青杂烟率方面,散叶打捆堆放方式较低,为2.75%,较散叶堆放方式减少2.38 个百分点。

表5 不同处理初烤烟叶经济性状对比

3 结论与讨论

1) 通过散叶打捆后再进行装烟烘烤的方式,较不打捆的散叶堆放方式增加14.36%的鲜烟容量,能够提高烤房有效容量,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部分投入。

2) 由于散叶打捆堆放方式增加了上炕前打捆这一环节,用工量有所增加,但通过打捆,使得后续的上炕和下炕两个环节操作更简便,上炕和下炕环节较散叶堆放方式共减少0.7 个用工。在烘烤能耗方面,散叶打捆堆放的总体耗煤量和耗电量均略高于散叶堆放方式,但由于烤房容量增加,测算到每公斤干烟上的用工成本和能耗成本反而比散叶堆放方式有所减少。总体来说,散叶打捆堆放方式更能节省用工和能耗成本,从而节约了烘烤成本,起到减工降本的作用。

3) 散叶打捆堆放方式能有效的增加捆内密度,有利于烟叶水分含量的保持,特别是结合水的保持,能很好解决受旱烟叶在变黄阶段水分不足,变黄困难、易烤青的问题,烤后烟叶的上等烟率、桔黄烟率均有所提高,收张度好,特别是青杂烟率大幅降低

4) 散叶打捆堆放方式是建立在散叶烘烤技术上的装烟方式改进,点火至回潮阶段与散叶烘烤基本一致,易于掌握和广泛推广应用。

[1]蒋笃忠,唐绅,成勍松,等.烤烟散叶堆积式烘烤技术研究Ⅰ—不同堆积方式的烘烤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435–438

[2]罗勇,李明海,李智勇,等.烤烟散叶堆积气流上升式烤房结构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5(1).

[3]宫长荣,潘建斌,宋朝鹏.我国烟叶烘烤设备的演变与研究进展[J].烟草科技,2005(11):34–37.

[4]谢已书,冯勇刚,田必文,等.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6):9–10.

[5]谭雪庆,张正林,刘方贵,等.散叶密集烘烤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3–20.

猜你喜欢
散叶烤房用工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不同进风速度对散叶烘烤装烟室温度分布影响研究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不同能源烤房对烟叶的烘烤效果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不同能源类型烤房对烟叶品质、经济效益及能耗情况的影响
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效益研究
云烟-12型四层密集烤房的烘烤性能及其烘烤效果
烟叶散叶收购调拨应用情况及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