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3-07-16 07:11李霄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消化性螺杆菌胃溃疡

李霄峰

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年人,胃溃疡多发于中老年人,均为临床常见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造成消化性溃疡延迟愈合、临床复发以及癌变的重要因素之一[1-2]。因此,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同时进行Hp根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 (38.1±11.2) 岁;其中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复合型溃疡11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5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18~63岁,平均 (38.2±11.5)岁;其中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复合型溃疡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溃疡类型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奥美拉唑为抗酸药物,20mg/次,共治疗14d;枸橼酸铋钾胶囊2粒,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Hp根除治疗,阿莫西林1000mg,2次/d口服;甲硝唑0.4g,2次/d口服。均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时间、胃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后18个月内临床复发率和平均治疗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胃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用药时间、平均治疗费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停药后18个月内临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Hp感染、药物因素、心理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我国居民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称为促成消化性溃疡高发的重要因素。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健康人群Hp感染率达到40%以上[2],而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率甚至在90%以上。三联疗法是根除Hp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案,用药方案合理,根除治疗效率较高,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3]。

本研究资料显示,经过Hp根除治疗,观察组患者胃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和停药18内临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平均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进行Hp根除治疗可有效缩短消化性溃疡治疗时间、降低临床复发率,应列为首选治疗方案。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1 方军,杜奕奇,宋志强,等.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疗效影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8):433-437.

2 蒋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2998例临床分析 [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869-2870.

3 赵春林,李仙琼.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7):3-4.

猜你喜欢
消化性螺杆菌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