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人银行的艺术品投资之路

2013-07-18 07:47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艺术品银行艺术

张 隽

随着传统财富管理概念的普及,普通投资者开始参与到投资理财中,而对于经济上先富裕起来的高净值客户,银行需要提供的是更加特色鲜明的服务。俗话说“盛世收藏”,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的持续繁荣与财富阶层的不断扩大促进了艺术品收藏市场快速成长,成为继证券和房地产之后的又一投资热点,自然也成为投资者在构建资产组合时颇具吸引力的选择。况且,艺术品投资具有异于传统意义理财产品的优势,艺术品的价格变化往往更遵循其内在价值,受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较小。将艺术品投资纳入资产管理中,有利于完善资产配置结构,分散投资风险。对私人银行而言,为高净值客户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分散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也为银行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A银行某分行在2011-2015年的发展战略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进入艺术收藏投资等微资本占用的非银行业务领域,以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和盈利路径,破解同质化竞争的困扰。

一、国外艺术银行发展状况

在国外,投资者将艺术品引入资产组合中已经有近40年历史。1974年,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为规避通货膨胀,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基金管理者将其每年流动资金的5%左右用于构建艺术品投资组合。这也是国际艺术品投资历史上第一只艺术品投资基金。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繁荣发展和艺术品投资基金的良好表现,吸引了诸多基金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艺术品纳入其资产组合中或提供与艺术品投资有关的服务。

事实上,世界上历史最久和规模最大的银行,如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巴黎银行、荷兰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都有相当完整的艺术银行部和一整套的从鉴定、收藏到保管、信托的服务系统,银行在艺术家、艺术商人和经济界顾客之间斡旋,帮助经理谋划,并将合适的艺术家或艺术品介绍给企业和私人买主,“管了这辈子,还管下辈子”,这就是所谓的“画能保三朝,富可过三代”。

以曾经被欧洲货币杂志社(Euromoney)评为“世界最佳艺术银行”的瑞银集团(1998年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合并为瑞银集团)为例。瑞银集团在提供艺术品投资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其服务内容也是最完整的。瑞银集团的艺术银行业务包括艺术市场信息研究、艺术品的鉴定和估价、艺术品的保全和运输建议、艺术品的代理买卖、收藏策略、遗产规划和艺术品的修复等,同时自身也参与艺术品投资和交易。瑞银集团艺术银行的重要优势在于艺术银行业务与艺术收藏体系相得益彰,而其艺术银行的广泛声誉,也得益于瑞银集团艺术收藏体系的存在以及艺术赞助等活动带来的客户信任。瑞银集团的收藏体系,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无疑对其现有和潜在客户都有一定的号召力。与瑞银集团的艺术银行业务相比,德意志银行的艺术银行业务显得低调得多。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机构收藏者之一,德意志银行的艺术银行业务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一是收藏体系规划,即新收藏的建立或现有收藏的拓展;二是价值保存,当客户希望保有现存的艺术收藏或者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时,德意志银行为其提供价值评估、鉴定和相关文件;三是未来规划,当客户继承了一批艺术品和古董时,德意志银行可以为其提供各种可选择的发展建议,包括巩固遗产所得、拆分遗产以达到价值最大化等;四是收藏管理,当客户苦于收藏管理过于耗费时间时,德意志银行为其提供专家帮助,包括确立收藏观念和艺术市场运营建议,也可以提供实际的操作,代理客户的收藏管理。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的艺术收藏也可谓闻名于世,其主要从事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目前的收藏规模已经多达3万件。摩根大通利用其在艺术品收藏中的规模优势来影响艺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方向。它对当代艺术市场的重要影响力使其在为客户提供艺术品投资理财服务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显然,作为从事“艺术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对艺术市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商业银行的客户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从鉴定、收藏和保管到贷款、抵押和信托等一系列“后顾之忧”。这些瓶颈性的问题一旦得以解决,艺术市场的参与者必将大量增加。

二、我国银行业艺术品投资现状及发展瓶颈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中国艺术品市场起步虽晚,发展却可谓迅速。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质的飞跃,交易规模在十年中完成了从数十亿元到千亿元的跨越。根据我国文化部发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20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694亿元,比2009年增长41%,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首次超越英国上升至全球第二位。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年增长24%,占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达30%,名列世界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2年的数字虽然尚未出台,但预计总规模会超过3000亿元。由此可见,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地位迅速提升并得以巩固,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艺术品第一市场。

(一)我国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现状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与高回报率,自然逃不过银行的灵敏嗅觉。而一个成熟的艺术品市场,本身也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只有当金融与艺术对接的时候,才是艺术品市场成熟的开端。作为舶来品的中国本土私人银行业务,虽然距今仅有5个年头,但在国内市场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私人银行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如提供专属理财产品,为外汇、股票、大宗商品等投资品种提供操作建议等资产配置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传统的资产投资方式,如房产、名表、豪车、黄金等俨然已无新意,开拓新的资产投资渠道成为私人银行专为高净值客户服务的首要任务。近年来火热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正好契合了私人银行开拓新市场的要求。由于艺术品背后蕴含的特殊的文化属性,加之高净值人群本身对于精神层次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追求,使得当下艺术品投资与私人银行之间的“联姻”更显得顺理成章。

私人银行参与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方式,银行直接购买具有投资潜力和增值空间的艺术品作为收藏或投资,同时接受艺术品作为信贷融资抵押。二是间接方式,将艺术品的投资交易纳入理财产品中,私人银行作为第三方不直接参与艺术品的交易买卖。由于直接方式要求私人银行具有较高的艺术品鉴赏能力,而国内私人银行在这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间接方式是当前国内私人银行涉足艺术品领域采用的主要模式。

2007年6月18日,中国民生银行面向银行存款额在800万-1000万元的高资产净值人士发行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l号”产品第1期,成为第一家涉猎艺术品投资的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该产品由民生银行、信托公司与艺术咨询公司三方构成,主旨是购藏中国近现代水墨画、油画作品,民生银行负责该产品的投资决策和资金保管。该项目以100万元为投资起点,投资期限2年,预期年收益率0-18%。由于销售火爆,仅用一个工作日就完成募集作业。2007年7月18日销售第2期,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也仅在8小时后完成追募。全球金融危机并不影响“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的业绩,2009年7月,投资该产品的税后净收益达25.5%,远远高于一般的基金收益。2010年,民生银行又推出了“非凡资产管理——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起点金额50万元,理财期限为3年,募集资金仍按照一定的比例投资于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艺术品和少量的古代书画作品。该类产品基本属于直接投资,产品的到期收益取决于所投资艺术品的价格变化。

相较之下,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更像是打着艺术品投资的旗号进行信托融资。该计划由投资顾问保利文化选定一批藏家手中的当代著名画作作为投资标的,并进行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计划的募集资金规模,主要用于购买数名著名画家画作的收益权,投资者能享受到7%的预期年收益。藏家可以根据约定对这批艺术品进行回购,并向投资者支付相当于当初定价7%的费用。否则,将对作品进行拍卖以确定藏家和投资者的最终收益。此类产品更像是以艺术品作抵押向投资者进行融资。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推出的“艺术品赏鉴计划”则是类期权的艺术品投资产品。投资者从银行提供的艺术品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交付一定保证金,即可拥有为期1年的独享鉴赏权益。1年内,若该艺术品升值,投资者可随时以原约定价格购入。若要退还艺术品,则需支付2%的管理费方可拿回保证金。

近年来,上海公共艺术银行、上海证大艺术银行、香港抱趣堂艺术投资财务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墙文化艺术中心和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艺术财富理财中心等专业艺术银行及商业银行下属艺术银行业务部门的纷纷成立,标志着我国艺术银行逐渐进入发展期。单从资金量衡量,与每年数百亿元的银行其他理财项目相比,艺术银行微不足道,但作为高端客户的“招牌”,艺术品投资必将成为未来私人银行的必争市场。

(二)制约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金融产业化的瓶颈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金融机构仍未全面介入艺术品投资市场,花旗、渣打等国际知名银行也均因风险难以评估,没有实质进入内地艺术品市场,这与国内艺术品大受追捧的大环境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受到了流动性、定价、经验、公众认知以及政府管理等方面的制约。

1.流动性是遏制艺术品投资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发达国家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已经建立起从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媒体、画廊、拍卖行、收藏家到美术馆一整套可以保证流动性的机制。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刚刚起步,整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尚未完全打通,降低了艺术品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制约金融机构投资艺术品市场的热情。

2.艺术品定价难,也是困扰金融机构投资艺术品的另一大原因。艺术品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每件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价格评估难以标准化,其价值的衡量标准较股票、房地产困难得多。我国艺术品的一级、二级市场畸形发展,也加剧了艺术品定价的难度。直到目前为止,国内仍无绝对权威的评估机构,主要是通过上海、深圳、天津、郑州设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交易平台。

3.投资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经验不足。国内银行界对艺术品投资早有想法,可是由于经验不足,该市场还未得到充分挖掘。作为国内银行界的两大主体,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在投资我国艺术品市场时各有各的软肋。艺术品投资及咨询服务,需要相当专业技术人员,包括艺术家选择、作品真伪鉴定、艺术品保存等,中资银行在此领域经验不足,故较少涉及。外资银行虽然在艺术品投资方面起步较早,但由于缺乏中国市场投资经验,所以也很少涉足该领域。目前,国内严重缺乏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艺术经纪人,使得两者的软肋都无法得到及时弥补。如果艺术经纪人队伍人数和素质明显提高,金融界大举进入艺术品投资也就指日可待。

4.公众对艺术品投资的认识不足,也制约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发展。受到金融工具以及交易市场的限制,目前国内私人银行对此类服务推广不力,造成公众对艺术品投资缺乏了解,认同感低。国际上,一件艺术品的投资周期一般在十年左右,国内投资者大多缺乏耐心。为了不让投资者心急,中国民生银行推出的“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投资期限仅为2年,此做法其实并不符合艺术品的投资规律。

5.艺术品属于文化产品,金融资本进入艺术品市场时,除需要经历一般金融性审批制外,还要牵涉文化部、宣传部等多个部门,操作难度很大,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积极性。

三、中国艺术金融市场面临的机遇

虽然存在诸多障碍,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积极因素正在为中国的艺术金融产业指向一个更为光明的前景。

2010年3月19日,中宣部、文化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九大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文件》(94号文),倡导各金融部门大力推进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对接,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自身特点的金融产品。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颁布,为金融业在包括艺术品投资在内的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同时,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育与壮大,在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态势下,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不断壮大与积累,市场不断泛生与发育。以诚信体系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秩序化、规范化运作的观念与认识须有相应的体系与制度来保障已初步成为共识。围绕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五大瓶颈而展开的攻坚将进一步深入推进:以资产评估及资产化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育与发展不断有所突破;以征信体系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与关注;以市场主体的发育与发展为核心的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已逐步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议事视野,其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以审美文化重建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环境建设也日益引起学界、政府及收藏界的热议与关注,如何构建既充分体现本民族审美情趣向又与面向世界的审美文化体系同步的市场发展体系,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目前的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正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根据统计资料来看,高收入阶层中有超过20%的人群有收藏艺术品的习惯,其中收藏品价值大约相当于其全部资产的5%。这意味着整个高收入阶层大约可以支付超过其财产1%的部分投入到艺术品收藏。假设全国个人储蓄总额16万亿元中有50%属于高收入阶层,则意味着至少每年800亿元资金在理论上是可以用于投资艺术品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看好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前景。

四、国内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策略及建议

国外的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已经发展成为相当成熟与完善的艺术银行,这对于近几年才兴起的国内私人银行来说,难以望其项背。诚然,国外成熟的艺术银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但是,国内的私人银行艺术品业务拓展一定要有本土化的特点,单凭概念的炒作只能是一时的噱头。如何完善实质性内容,保持长足发展,还是要有更符合自身特点的路径选择。

(一)做好客户的培育、定位与细分

国外原始资本积累所用的时间要几倍于国内,除了新富人群,国外资本财富的传承往往已经过了几代人。而国内的富裕阶层基本都是改革开放后通过自主创业才成长起来的,他们虽有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需求,但大都缺乏对艺术品鉴赏的眼力和经验。这就需要私人银行充分整合资源,加强与艺术品专业经营机构的合作,通过艺术品鉴赏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对艺术品的品鉴水平和投资技巧。而客户的定位与细分则是要求私人银行充分研究客户对艺术品投资的兴趣点,分清楚客户是热爱艺术的收藏家,还是追求利润的投资者,然后再根据客户的兴趣点,有的放矢,提供专业精致的服务,设计不同的产品,也为收藏家式的客户提供收藏品渠道资源,指导客户参与艺术品竞拍交易,代客户购买艺术品;为投资者型的客户遴选艺术品,提供艺术展览、艺术讲座等特色服务。

(二)努力打造完善的服务体系

艺术品投资是一种文化消费,在资产配置中属于高端附加服务,无论是消费初衷还是运作模式,都不同于纯粹的金融投资。而艺术品的价值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显现,所以从事艺术品投资需要耐得住寂寞,将投资重点放在艺术品的未来价值上。银行要不断地明确和完善艺术品服务的方向和策略,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同时,提高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从业人员的能力,打造合格的复合型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专家,强化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水平,避免因为业务“外包”而产生的风险,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掌控力。

(三)尽快构建艺术品量化估值定价体系

制约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来源于艺术品市场的不确定性,艺术品的真伪鉴定以及价值评估上。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品投资,都具有商品属性,最终还是要和货币画上等号。由于艺术品的估价缺乏客观的工具和参照,在进行艺术品投资产品设计时面临初始定价难题。此时,构建艺术品量化估值定价体系和风险控制系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构建艺术品量化估值定价体系,利用计量经济模型与现代统计方法对艺术品的价格、投资回报率等进行评估。如能将此体系构建成功并不断完善,私人银行和投资者对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在投资的时机、价格选择上将会有更大的把握,这对于私人银行设计高质量的艺术品投资产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直接投资艺术品市场

在私人银行充分熟悉艺术品市场后,也可着眼于被低估的未来有价值增长空间的艺术作品,尝试以其自有资本购买和投资艺术品,以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大型金融机构和投资资本的介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艺术品的价值和客户的买卖行为。此外,建立艺术家培育资助基金,也会对艺术品行业和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总而言之,我国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发展的道路还很长。如何在服务客户、创造利润、控制风险和推动艺术品投资发展之中找到平衡,是当前国内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领域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猜你喜欢
艺术品银行艺术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纸的艺术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