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宁县龙门店银矿床特征研究

2013-07-19 01:56柴明明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21期
关键词:斜长石方铅矿片麻岩

柴明明

洛宁金龙矿业有限公司

1 区域地质特征

河南省洛宁龙门店银矿床位于豫西熊耳山北坡,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南缘、华熊台隆熊耳山隆断区、崤山~鲁山拱褶断束中部、龙脖~花山背斜核部。区域古老变质岩系发育,出露太古宇太华群深变质岩和中元古界熊耳群以安山岩~流纹岩为主体的火山岩系;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强烈,岩浆活动以燕山期酸性岩最为发育,并与本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构造活动频繁、强烈,NE~NNE向断裂规模较大,沿断裂分布一系列银金多金属矿床(点)。

含矿构造带在平面上呈等间距分布,自西而东依次为①蒿坪沟~沙沟含矿构造带;②龙王庙~岳坪沟含矿构造带;③上宫~八百坡含矿构造带;④青岗坪~大木厂含矿构造带。

龙门店银矿区北与铁炉坪大型银矿床毗邻,二者同处于龙王庙~岳坪沟北东向构造带上,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相似的矿床地质特征,表明该区亦具有中~大型银矿的找矿潜力。详见洛宁龙门店银矿区域地简图(图1)。

图1 龙门店银矿区域地简图(据报告改编)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地层主要为太古宇太华群和中元古界熊耳群,少量第四系地层分布在沟谷中。

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2.1.1 太古宇太华群 (Arth):由一套中深程度的片麻岩及少量混合片麻岩组成。根据暗色矿物的种类、结构构造的不同,从下至上依次将其划分为草沟组、石板沟组、龙潭沟组、段沟组及岔上组,矿区地层主要为龙潭沟组和段沟组。

龙潭沟组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北部,出露面积较小;段沟组为矿区主要地层。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及西北部,约占矿区面积一半。

岩性以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夹酸性火山岩和少量泥质沉积岩,普遍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变质而成,主要表现钾、钠、硅的交代和保留完好的交代结构。

角闪斜长片麻岩:是矿区主要岩性组成部分。岩石呈浅灰色,片麻状构造,鳞片纤维粒状变晶结构,少部分具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或变余碎屑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主要矿物成份有斜长石(30%~70%)、普通角闪石(15%~40%)、石英(一般小于15%)及黑云母(少于15%)。微量矿物有黄铁矿、磷灰石、锆石、石榴石等。

黑云斜长片麻岩:是矿区内主要岩性之一。岩石呈灰色、灰绿色,片麻状构造,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矿物斜长石(30%~70%)、黑云母(15%~40%)、石英(10%~20%);次要矿物有普通角闪石、微斜长石、石榴石等;微量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锆石、榍石等。

2.1.2 中元古界熊耳群(Chx):熊耳群是广泛分布于豫西的火山岩系。为一套中基性~中酸性火山熔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熔岩,局部见火山碎屑岩及沉积岩夹层,它以不整合或断层覆盖于太华群变质岩之上。划分为许山组、鸡蛋坪组及马家河组等,岩性主要有玄武质安山岩、安山岩、安山玢岩、流纹斑岩局部夹少量安山岩和薄层凝灰岩及英安斑岩、安山质角砾枕状熔岩等。

2.1.3 第四系(Q):由砾石、砂、亚砂土、砂质黏土组成。分布于河流、沟谷中。

2.2 构造

区内构造主要为滑脱拆离断层及其次生的北东向断裂,褶皱不发育,地层呈单斜形态,总体倾向南,倾角15°~40°。

本区滑脱拆离断层带走向北东,倾角20°~35°,太华群与熊耳群不整合面被拆离断层的片理化带所代替,组成绿泥石片理化带的岩石既有灰绿色安山岩、杏仁状、气孔状构造的安山岩,又有闪长玢岩、含砾砂岩及火山熔结角砾岩。

北东向断裂:一般表现为构造蚀变带,破碎带内构造岩主要为蚀变碎裂岩,偶有构造角砾岩或糜棱岩。常见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钾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方铅矿化、黄铜矿化、孔雀石化、高岭土化等。多呈舒缓波状延伸,有分支复合和膨缩现象,总体以NE-NNE走向为主,倾向NW,倾角20~80度,变化范围较大。出露长度一般500m~1500m,最长已有2400 m,厚度1m~8 m,局部可达20余米。本区矿体即赋存于此类构造中。

破碎带围岩为斜长角闪片麻岩,局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或斜长角闪岩,均有不同程度的蚀变作用,主要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等。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是区域规模最大的一次岩浆活动,按岩体的大小和岩相分为两类:深成相重熔型花岗岩岩基(花山岩体、金山庙岩体和五丈山岩体等)和浅成相同熔型花岗斑岩类小岩体及其伴生的隐爆角砾岩体(筒)等,对本区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矿区岩浆岩以中元古代安山岩类为主,另有辉绿岩脉、超镁铁质岩等出露。广泛而强烈的岩浆活动,是本区矿床形成的重要热动力条件和热液来源。

2.3.1 安山岩类

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安山岩,主要由斜长石和极少量正长石或石英组成,斑晶是中性斜长石,深色矿物有辉石、角闪石,基质为隐晶质。

2.3.2 辉绿岩

辉绿岩体位于圪了沟口附近太华群地层中,主要呈岩墙状,近于直立。岩石呈绿色、黄绿色,辉绿结构、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普通辉石、斜长石,次生矿物为绢云母、黝帘石、角闪石、黑云母。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和辉石。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含量多在5%~10%,分布不均匀,多已绢云母化、黝帘石化,辉石多已角闪石化。副矿物有钛铁矿、白铁矿、磁铁矿、磷灰石、榍石等。

2.3.3 超镁铁质岩

矿区内超镁铁质岩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圪了沟中,走向呈北东向,宽数十米,长百余米。呈岩株状,出露面积较小。岩石呈铁黑色,风化后为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角闪石,次要矿物为石英等,副矿物有帘石类、磁铁矿等。角闪石多为自形-半自形,粒径粗大。

详见洛宁龙门店银矿区地质简图(图1)。

图2 洛宁龙门店银矿区地质简图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矿区共发现矿脉6条,其中圈出具工业价值的矿体有4个,它们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

505-I号矿体:分布于505号脉西段,矿体赋存标高1145m~1480m,呈脉状,长900m,斜深250m,倾向宽度30m~200m,产状变化较大,0~9线一般倾向310°,倾角18°~30°,9线以西倾角变大,一般在30°~45°,厚度最大1.60m,最小0.57m,平均1.35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11%。银品位最高696.0×10-6,最低50.3×10-6,平均166.5×10-6。矿体品位变化系数89%。

505-Ⅱ号矿体:分布于505号脉东段,呈脉状,矿体赋存标高1115m~1150m。斜深约70m。长210m,宽度约60m,产状310°∠30°,厚度最大0.92m,最小0.69m,平均厚度0.77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19%。银品位最高295.0×10-6,最低94.3×10-6,平均162.3×10-6,矿体品位变化系数88%。

703-I号矿体:分布于703号脉,呈大透镜状,长480m,斜深约180m。矿体赋存标高890~1040m。产状:145°∠55°,厚度最大4.27m,最小3.50m,平均厚度3.98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39%。银品位最高210.6×10-6,最低98.5×10-6,平均173.1×10-6,矿体品位变化系数83%。

605-I号矿体:分布于605号脉,呈脉状,长250m,垂深约65m。矿体赋存标高1175m~1255m。斜深约80m。产状:130°∠55°,平均厚度1.00m,矿体厚度变化较小。银品位最高188.25×10-6,最低95.58×10-6,平均136.54×10-6,矿体品位变化系数58%。

综上所述,龙门店银矿区各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蚀变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形态属较简单型。经计算,各矿体厚度变化系数小于80%,属稳定型;品位变化系数小于100%,属均匀型。

3.2 矿石质量

3.2.1 矿物成份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辉银矿、银黝铜矿、自然银、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白铅矿、斑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斜长石、钾长石,其次有绢云母、黑云母、绿泥石、角闪石、萤石等。

自然银: 粒度一般0.01mm~0.05mm呈不规则状、细脉状单独产出,分布于矿石的孔洞或边缘,尤其紧贴次生石英晶体分布。

辉银矿:粒度一般0.02mm~0.08mm,呈鸡骨状分布于石英中或与方铅矿共生。

银黝铜矿:是矿石中分布最广泛的银矿物,粒度较粗,一般0.01mm~0.10mm。多呈不规则状产出在方铅矿、石英、方解石等细脉中。

银金矿:粒级为0.0015mm~0.074mm,呈不规则状产出在方铅矿、石英、方解石等细脉中。

方铅矿:一般有团块状、浸染状两种形式产出。粒度变化大,从0.1cm~1.5cm均有,集合体一般呈脉状、枝杈状充填在早期岩石的裂隙中,常与石英脉、方解石脉共存。氧化后形成白铅矿等次生矿物。

铜矿物:黄铜矿,常与方铅矿、银黝铜矿共生或互相镶嵌;黝铜矿,常与方铅矿、银黝铜矿密切共生;铜兰和孔雀石,主要呈针状、放射状、薄膜状沿裂隙处氧化充填。

黄铁矿:呈不规则状产在方铅矿或脉石矿物中,粒径一般0.02mm~0.05mm。

3.2.2 矿石结构、构造

3.2.2.1 矿石结构

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它形晶结构、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碎裂结构及填隙结构。

自形-它形晶结构:大部分金属矿物呈此类结构。

交代结构:黄铁矿被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铁矿交代,方铅矿交代闪锌矿。

交代残余结构:黄铁矿被磁铁矿交代,磁铁矿中有黄铁矿残余。

碎裂结构:早期矿物黄铁矿、方解石和石英等,受构造作用出现裂纹,后期矿脉或石英、方解石脉充填其中。

填隙结构:方铅矿脉或石英、方解石脉充填与早期破碎岩石裂隙之中。

3.2.2.2 矿石构造主要有:

浸染-稠密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黄铁矿、方铅矿等呈浸染状分布于脉石(石英等)中,部分呈稠密浸染状分布。

条带状构造:磁铁矿呈条带-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

破碎状构造:金属矿物裂纹发育,沿裂纹有氧化物产生。

另外还有角砾状、蜂窝状构造等。

3.3 矿石类型

3.3.1 自然类型

近地表矿石氧化程度较高,属氧化矿石。在矿体中深部,表现为混合矿石和少量原生矿石。没有做物相分析,准确分带情况不明。

3.3.2 工业类型

从矿体的矿石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特征来看,其工业类型为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型银矿石。

3.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矿体上下盘围岩主要为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局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近矿围岩为蚀变岩或蚀变片麻岩类,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围岩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褐铁矿)化等。所圈矿体内无夹石。

[1]范少军,马玉见等. 河南省洛宁县龙门店银矿详查报告. 内部交流,2008.

[2]赵金洲. 河南省洛宁县范庄银矿区普查报告. 内部交流,2012.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官方微信平台

微信号

ZCKJ1989

求关注

猜你喜欢
斜长石方铅矿片麻岩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示
某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亚硫酸钠在乙硫氮-方铅矿浮选体系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科科斯脊玄武岩斜长石矿物化学及地质意义
钾长石和斜长石主要特征及野外鉴定经验
密怀隆起
土石混合介质碎石性质对土壤入渗和产流过程影响
不同浓度水杨酸对斜长石溶解能力的研究
南大西洋洋中脊玄武岩中斜长石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不同种植条件下片麻岩新成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