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传播引起的鸡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3-07-19 07:57牛晋国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鱼粉种鸡白痢

徐 芳 ,降 磊 ,牛晋国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鸡急性或慢性传染病[1],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多个省市都不同程度存在[2],山西省的感染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3]。该病既可以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2011年4—5月晋中市某种鸡场送出的商品代雏鸡,发生以下白色痢、糊肛为特征的疾病,经调查,该病是由父母代种鸡采食被鱼粉污染的饲料,垂直传播引起的。父母代种鸡感染该病后,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这些种鸡下的种蛋孵化后会引起孵化率下降、商品代雏鸡发病。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调查诊断,现将本次垂直传播引起的鸡沙门氏菌病的诊断调查做一报道。

1 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病情况

2011年3—4月晋中市某种鸡场孵化室出现死胚增加,孵化率突然不明原因下降10%左右,孵化操作流程与前几批没有明显不同,孵化场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孵化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孵化场3批种蛋孵化情况

由表1可知,孵化出的商品代海兰褐蛋雏鸡3批累计19 800羽,分发给14个养殖场雏鸡全部发病,从5日龄开始出现死亡,在7—9日龄出现死亡高峰;开始发病的养殖户用恩诺沙星和电解多维饮水,并没有迅速控制,后经实验室药敏试验改用氧氟沙星饮水,随后养殖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12日龄基本好转,发病死亡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14个养殖场发病情况

2 临床症状

14个孵化场的死胚数、弱雏数增加,孵化率降低;养殖场最早出现死亡的雏鸡基本无明显前兆,随着死亡数增多,鸡群出现精神不振,缩颈嗜睡,采食下降,可见拉白色糊状稀粪,并出现糊肛现象,极个别鸡出现向前冲、突然摔倒死亡现象,未发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的雏鸡42只,呼吸道基本正常,5/42气管有黏液;42/42消化道和内脏器官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充血、肿胀,有卡他性炎症,盲肠内有白色干酪样凝块,泄殖腔有白色稀粪。肝脏和脾脏肿大、出血,伴有白色坏死灶,心包积液,偶有粘连。

4 实验室诊断[4]

4.1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

采集的病料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37℃恒温培养24 h后,选择灰白色的疑似菌落进一步进行纯培养,可形成直径约2~3 mm的圆形、光滑、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稍圆的革兰氏阴性细长杆菌,符合沙门氏菌的形态。

4.2 生化试验[5]

用接种针挑取纯培养物,接种于各种生化试验管中,37℃培养24 h。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疑似菌菌株,对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均发酵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不发酵肌醇,不产生H2S、吲哚,均符合沙门氏菌的特性。

4.3 致病性试验

取0.1 mL含1 000个细菌的菌液,颈皮下注射感染1日龄健康雏鸡,48 h后全部死亡,剖检可见前面所述症状,并从肝脏中分离到与接种菌相同的细菌,而对照组的雏鸡全部健康存活。结果表明,接种菌对雏鸡具有致病性,与鸡沙门氏菌的致病性一致。

4.4 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药敏纸片法,将纯培养物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供试药物12种,以抑菌环的直径来判定被检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结果列于表3。

表3 12种药物的抑菌圈直径 mm

结果表明,该菌对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高敏,可以用于本病的治疗,而对经常使用的药物,如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土霉素等已经产生了耐药性,这与近年来的一些相关报道一致[6-7],同时也与一些报道不一致[8]。说明不同地区沙门氏菌的不同菌株耐药程度不同。

5 病因分析

通过对病死鸡进行实验室一系列诊断,确诊引起此次发病的病原为沙门氏菌。此种鸡场近期连续孵化出的3批雏鸡送14个养殖场养殖,雏鸡发病率达100%,而前几批并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故怀疑为孵化场或者种蛋感染。经调查,种鸡场在种鸡开产前曾经做过鸡白痢的检测,没有发现阳性的鸡,近期也没有引种。取饲料样品,送实验室经培养发现含有本菌。经调查,饲料厂新进一批鱼粉,抽样送实验室检查发现含有本菌,因此,确认该病来源于这批鱼粉。

6 治疗措施

确诊后马上停喂含有该鱼粉的饲料,改换无鱼粉的全价日粮,并选取高敏药物氧氟沙星进行饮水,对种鸡场、孵化室进行严格而彻底的消毒。在治疗期间,停止采集种蛋。治疗后要对种鸡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查,发现阳性的鸡,立即淘汰。对14个养殖场也采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所造成的损失由种鸡场给予相应的补偿,而饲料厂应该承担种鸡场的损失赔偿。

7 预防措施

目前对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治,就我国的蛋鸡饲养模式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集约化欠佳的养殖场,很难通过检疫净化的方式进行防控。该病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免疫预防办法,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9]。

7.1 切断传播途径

本次感染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的根源还在种鸡场,种鸡场虽然做了鸡沙门氏菌的净化,但没有把好饲料关,饲料场没有把好原料关,没有做好鱼粉沙门氏菌的检测。因此,作为养殖场必须把好引种关,从确保无沙门氏菌污染的种鸡场引种;其次要把好饲料关,即不能让带有沙门氏菌的饲料、雏鸡流入鸡场。该菌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因此,平时要做好消毒工作,严禁带有病菌的传染源进入养殖场。

7.2 加强饲养管理

要防止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必须预防第一,重视鸡沙门氏菌的检疫,建立检疫淘汰制度和相应的饲养管理净化措施;同时,也要做好养殖场的环境控制工作,如饲养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通风等;饲喂全价日粮,减少应激,提高雏鸡的抵抗力。

7.3 合理的药物预防

近年来,由于药物的不断使用,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常用药物氟哌酸和四环素,耐药性已经超过了80%[10-11]。因此,发生该病的鸡场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防治。而作为预防不应该使用大量抗生素,否则非但起不到防治沙门氏菌的作用,反而会造成该菌耐药性的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可以预防鸡沙门氏菌的发生[12-13],中草药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14-15]。因此,微生态制剂与敏感药物的联合使用已经成为预防鸡沙门氏菌病越来越重要的方式。

[1]吴清民.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67-169.

[2]常泽军,杜顺丰,李鹤飞.肉鸡[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社,2004:138-162.

[3]薛俊龙,田林君,张国权,等.山西省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9):58-62.

[4]廖延雄.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5]RE布坎南.细菌鉴定手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392-442.

[6]孙彬,徐益斌,徐连均.雏鸡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J].北京农业,2008(30):32-34.

[7]祁从春,李琦,居元照,等.雏鸡沙门氏菌的诊断[J].中国家禽,2008,30(7):45-46.

[8]邓树轩,叶朗光.东莞地区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1):110-111.

[9]刘晓东,申兆堂,史红英.浅谈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发生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治[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8):53-54.

[10]杨晓辉,杨增岐.陕西关中地区鸡白痢现状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08,29(9):103-105.

[11]仇莉,缪晓斌,贲巧云,等.江苏东台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分析[J].兽医导刊,2009,14(4):39-40.

[12]薛俊龙,王国艳,张伟业,等.微生态制剂预防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应用技术研究 [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9):38-41.

[13]周望平,肖兵南,何芳.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雏鸡实验性感染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预防实验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19(5):437-438.

[14]陈宏智,魏明奎,吴炽德.成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病理学诊断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2006(6):110-111.

[15]莫俊成,吴兵.复方中药提取物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家禽,2007,29(2):27-28.

猜你喜欢
鱼粉种鸡白痢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鱼粉普遍上涨100~200元/吨,背后“推手”是什么?
疯狂!直击鱼粉飙涨,与国外鱼粉市场缘何倒挂?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鱼粉:秘鲁A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市场稳定为主
鱼粉:秘鲁B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价格下滑
鸡白痢的防控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