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生社区平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013-07-24 07:56张欣樊艳梅卢桌彬
学理论·中 2013年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

张欣 樊艳梅 卢桌彬

摘 要: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学生发展和素养提升的平台,其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着力探索当前高校学生社区的构建模式,梳理部分品牌活动,以求更加有效地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85-02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观念革新,借鉴香港、英国及美国的书院制住宿制度,在住宿学院尚未全面铺开的情况下,汕头大学提出“学生社区”新理念,重新认知和定位宿舍区功能,打破传统按院系或年级的住宿模式,践行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混合住宿模式,构建学生宿舍新模式,树立学生社区理念,强化学生社区氛围。

本文将结合汕头大学学生社区文化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大型系列项目活动的梳理来阐述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行模式及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区”是指有共同文化的居住于同一区域的人群。学生社区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的特定区域,它不同于高校学生公寓和学生宿舍区,它包含了学生公寓、学生宿舍区及附属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学生食堂、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及公寓、宿舍区的各种商业服务网点[1]。学生社区强调以学生宿舍为核心内容的学生住宿区域的规划、管理以及建设问题。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主要是指学生在个体宿舍、整个宿舍区域内共同生活、学习、思想交流、行为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社区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而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及灵魂[2]。学生社区不仅仅是生活起居的场所,还应成为学生素养提升的平台,更应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阵地,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建设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区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增强客观认识能力,完善自我批评、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3]。由此可以见,学生社区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学生发展和素养提升的平台。吴俊泉提出:“学生社区文化具有休闲娱乐作用、陶冶教育作用、凝聚融合作用、激发鼓励作用。”[4]

二、汕头大学建设校园文化平台推进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汕头大学提出“学生社区”新理念,重新认知和定位宿舍区功能,推出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并以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为校园文化平台,用品牌活动为支撑,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采取工作坊、名家讲堂等载体,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汕头大学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的校园文化平台下,有诸多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探索及实践,本文将对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模式进行阐述,并选取部分代表性活动进行梳理。

(一)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模式

在汕头大学,学生社区突破了院系、年级的划分的限制,以宿舍区为单位构建社区理念。为探索学生社区工作模式并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融入其中,汕头大学推出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并以此为校园文化平台,大力推进学生社区文化建设。

以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为校园文化平台,下面包括学生处统筹系列活动、宿舍区辅导员办公室统筹系列活动、辅导员立项系列活动、学生立项系列活动等五大模块。其中,辅导员立项活动,以工作组的方式进行立项申请,突破了原来院系辅导员的概念,整合校内人才,从社区学生的需求出发,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进行项目申请、管理、执行及总结等。学生立项系列活动,旨在建立除传统的学生组织之外的活动平台,以学生自主申报、学校评审立项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平台,提供机会,让社区内更多学生通过策划和组织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及领袖能力。

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内容涉及健康、规划、学习、时间、人际、情感等方面,为社区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提供全面支持,加强学生社区的教育培养功能。此外,还通过项目立项的形式,在社区文化平台下进行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培养新渠道。

(二)学生社区文化代表性活动分析

1.“思辨进行时”系列活动

为汲取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精髓,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空间,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掘潜在优势,发展思辨能力,培养大学生思辨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思辨进行时”系列活动包含思辨训练坊、思辨讲坛、思辨沙龙、思辨书友会等各项活动。思辨进行时之名家大讲堂·马鼎盛等活动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参与,也被校内外媒体广为报道,约有三千余人次参与该系列活动,有效的培养大学生思辨意识和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莘莘学子与大师对话,培养有效思维的能力。

2.大一新生修炼全攻略·生活篇

为帮助大一新生应对初入学的各种困扰、茫然等,特推出此项目,旨在帮助新生端正认识,走出误区,合理有效地分配时间,同时学习认知自我情绪以及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从而促使大一新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扩大人际交往半径,明确自己的方向,为大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此项活动采取了讲座、团体辅导、讨论交流和情景模拟表演等方式,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采取了全天培训,且室内室外活动相结合。此项活动促进和谐社区的构建,融洽社区氛围。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及能力

以社区文化大型系列项目活动为校园文化平台,构建了人文社区,开展系列活动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了艺术表演与鉴赏能力,培养了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构建了创新社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整合思维能力培养;构建了活力社区,进行了时间管理培训、领袖才能训练,情商提升训练;构建了和谐社区,培养沟通能力,进行情绪管理能力训练,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及能力。

(二)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通过学生立项系列活动,由学生自主申请,自由组队的形式参加,打破了专业的限制和院系的鸿沟,构建了除传统学生组织之外的新平台供学生锻炼及提升自己,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新渠道。

并且,社区文化活动(学生处统筹系列活动、宿舍区辅导员办公室系列活动、辅导员立项系列活动等)注重对学生的全方面培养,在活动内容、组织环节等各方面对学生能力培养给予全面支持,做好课堂外能力培养的延伸及深化,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渠道。

(三)实现学科交叉,形成开放性思维

在学生团队组建过程及学生参与活动中,强调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的背景的相互融合;在活动内容中,突出学科的交叉,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学科。混住模式让学生在打好本专业基础的同时,眼光不会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而是能够和更多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拓宽知识面,开阔思路,从而能更清楚地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也有助于学生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的交叉领域里,比较敏锐地提出那些有可能成为科学发展的生长点的课题,并能比较明确地论证课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实际的可行性等等。从而最终实现学科交叉,形成开放性思维。

参考文献:

[1]荆晓燕,谢怀敏,朱妍洁.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重庆与世界,2011,(28):52-60.

[2]李瑞.以品牌活动推进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为例[J].新西部,2011,(12):177-178.

[3]池忠军.简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其模式架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2(5):88-89.

[4]吴俊泉.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探析[J].高教研究,2001,(9):166-167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高校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